•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与北伐之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08:5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个世纪的香港地区推出了“古惑仔”系列的电影,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年轻人们纷纷模仿起电影中的人物,一时间掀起了一阵“古惑仔”热潮。

现代社会永远都不缺席古惑仔人群,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古惑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宋朝第一位古惑仔,他到底是谁呢?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与北伐之志

图片:“古惑仔”剧照

一、“古惑仔”的群体有哪些

“古惑仔”这个词来源于粤语,原义是狡猾精明,后来渐渐演变成对行为怪异的青少年群体的统称。在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大都市里,我们常常能看到混迹在街头的不良少年。

他们逃课或是辍学,追求怪异的服饰,为了镶满耳钉,还在耳朵上钻孔,为了彰显自己紧随潮流,将裤子剪地破烂不堪,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标签,那就是最重“义气”。为了维护团队小伙伴的安全和尊严,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自己的小命都可以豁出去。

这些人的行为举止非常古怪,动不动就生气动怒,还经常没有缘由地大笑。综上,像这种类型的青少年被人们统称为“问题少年”,可在广东及香港地区,这类少年又被称为“古惑仔”。

在大多数人眼中,“古惑仔”多少都带有一丝贬义的感觉,许多人将其用在不良青年、街头混混,或是辍学少年身上,据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古惑仔”的群体具备以下特点。

例如,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浮夸做作的行为,举止标新立异的打扮,冲动张扬的个性,无所谓的生活态度。

而这些“古惑仔”,恰好是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对象,他们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不仅抽烟喝酒,还打架斗殴,为了迎合所谓的“义气”而去改变自己。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与北伐之志

图片:不良少年剧照

二、生活滋润的辛弃疾

宋朝的古惑仔则是世人熟悉的辛弃疾,他之所以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是因为他做了许多厉害事,先来说说他的个人生活。

世人都觉得辛弃疾在南宋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其实,虽然辛弃疾经常在朝堂上被人歧视,但他的官运总体来说很不错。不仅做过提刑,掌管国家司法,还当过安抚使,掌管一方军政。除了地位和职务高外,辛弃疾的工资待遇也很好。

据说,他在浙东做安抚使的时候,朝廷不但赐了200亩良田给他,还每月补贴十一万钱,后来,辛弃疾是以“守龙图阁待制”的身份退休的,凭借这个职位,他一个月可以领到30万钱的退休金。

别以为南宋官员的待遇都很好,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辛弃疾的好运,例如我们的爱国诗人陆游,他在官场上沉浮到48岁,才做到夔州通判的位置,虽然职位不低,可薪水却少得可怜,再加上家里人口数量多,肩上的负担日益加重。

堂堂一位高官,却连生活质量都没办法保证,相比于老朋友陆游来说,辛弃疾的生活别提有多滋润了。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与北伐之志

图片:辛弃疾退休后剧照

许多人对辛弃疾的印象都停留在“爱国诗人”的层面,其实,作为中国古代诗坛上的一位文学大亨,辛弃疾的词里不只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斗争精神,还表现了生活的恬静与悠闲。

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中,辛弃疾描写了农村一家五口生活的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的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绘声绘色的农村风俗图,饱含了农村的风景与人情之美,表达了辛弃疾对农村平静、闲淡的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为我们展示了一家五口的生活环境,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矮小的茅草房里,旁边还有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小溪边还长满了茂密旺盛的青草,环境既清幽又秀丽。

接着,辛弃疾又用“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描绘了五口之家中那对年老的夫妻日常生活的场景。他们亲热地坐在一起,边喝酒边用方言聊天,生活格外得惬意和舒适。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与北伐之志

图片:一家人住在茅草房剧照

词的最后四句描写的是三个儿子的生活状态,大儿子是家中主要劳动力,因此承担到地里锄草的重任。二儿子的年纪较小一点,主要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如编鸡笼等,而三儿子正处于调皮的年纪,正无忧无虑地躺在小溪边剥莲蓬吃。

这是一首比较冷门的诗,虽然不比爱国诗词那样慷慨激昂,也道出了生活最美的样子,同样扣人心弦,没想到这位豪迈的英雄,也有这样铁汉柔情的一面。

从相类似描写田园风光的词作中可以发现,这位“大宋第一古惑仔”也向往普通人的生活,以及普通人的情感。其实,如果辛弃疾能够多审时度势一些,不要天天嚷着“北伐”,或许他在南渡的日子中,完全可以过得舒坦自在。

可即便是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亲情的眷顾,他也不曾忘记初心,不曾忘记北方已经沦陷的国土。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与北伐之志

图片:到地里锄草剧照

二、大宋第一古惑仔

除了生活以外,辛弃疾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他的军事能力,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吐槽他没有看清当前的形势,北伐并不是喊两句口号就可以完成的。

其实,辛弃疾与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书生有很大区别,他是真正上过战场的军人,亲眼见过北方的民情,因此,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度思考和调查所得出的。

辛弃疾认为,金人的国力也就六十年了,到时候,北方的劲敌会崛起,如果不抓紧机会,南宋就会和金人一起灭亡,没想到在辛弃疾说完预言之后的六十二年,金哀宗就直接死在蔡州了。

此外,辛弃疾还是一个有着长远眼光的谋略家,一心志在收复失地的辛弃疾一直在思索,如何打赢北伐这场战。后来,辛弃疾终于想到了打胜战的办法,那就是先攻占山东,再拿下河北,最后再一口气收复中原。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与北伐之志

图片:辛弃疾在军营剧照

那么,辛弃疾的这种打法到底靠不靠谱呢?由于统治者实在昏庸无能,导致这个打法一直未被证实过。不管怎么样,这种打法都比南宋的“开禧北伐”等要靠谱得多。

而几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采用了辛弃疾的战略,横扫了一整个中原,这是辛弃疾留给大明的一件礼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渡前,辛弃疾生活在金人统治下的济南
...国。在中国文学史上,能把这两者结合得最好的,莫过于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出生于济南历城四风闸。尽管辛弃疾的主要文学活
2024-04-08 14:18:00
辛弃疾的军事与政治才华,未实现的恢复中原之梦
...如虎的豪情壮志,也有宝马雕车香满路的脉脉柔情。他是辛弃疾,是南宋朝廷唯一的风骨,是滚滚狼烟里的一杆气节,一曲繁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
2023-12-03 08:59:00
辛弃疾:南宋的铁血诗人与民族英雄
他只是一个词人吗?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一生似乎总是与“词”这个字联系在一起。他谱写的词章,描绘了许多美好而凄凉的画面,抒发了无尽的落寞和怀念。似乎辛弃疾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并
2024-01-07 17:31:00
宋朝武将有多惨?辛弃疾单枪匹马闯金军营却不能上战场
一提起辛弃疾你想到的肯定都是他的诗词歌赋,然而被誉为豪放词集大成者的他,并不仅仅只会写诗作赋,相反他还是一位有勇有谋的超级战将。曾以五十人冲入五万大军之中,活捉叛徒并带回南宋都城
2023-06-26 11:36: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原来,他还有一个很少人知道的身份!辛
2025-02-22 22:33:00
辛弃疾独闯敌营擒拿叛贼,却难以实现北伐抗金之志
金戈铁马的辛弃疾,曾在22岁时独闯敌营擒拿叛贼,然而,为何他一生都被授予文职?这位英勇无畏的将军,明明表现出色,却始终没有迎来更高的军职。这一段看似矛盾的经历,是否蕴含着深刻的历
2024-02-22 05:06:00
辛弃疾:从抗金英雄到宋词巨匠的传奇人生
...在青史上所留下的才名远超过勇武之名,他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辛弃疾的影视形象。来源/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截图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山东历城(今济南)。这是靖康
2024-03-01 21:15:00
聊聊南宋第一战地诗人——辛弃疾
...。”堪称文武双全真男神。他便是南宋第一战地诗人——辛弃疾。含冤莫白岳王爷,报国无门辛弃疾说起武将,岳飞是当仁不让的宋朝第一人,一生之中四次从军,指挥作战超过百次,是名留青史的
2024-02-07 20:43:00
南宋北伐:韩侂胄的铁血与争议
...形成了严重威胁。正是在金国衰落的背景下,隐居多年的辛弃疾也上书请朝廷准备北伐。希望大宋能“安居虑危,任贤使能,修车马,备器械,使国家屹然有金汤万里之固”。时任南宋宰相韩侂胄也
2024-03-11 14: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