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侧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8 08:18: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文艺界、高等院校、文化科技公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主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汇聚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合力。

“一切文化遗产,一切古城古物,都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审美情趣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关。”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调研中发现,当下文旅开发热潮中,面对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由于文化认知的不足,很容易出现“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对此,阿来提出“大文化观”理念,在文化遗产保护上,要在充分考虑其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发挥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等各方力量,研究、整理地方历史文化,通过制度创新来转化文化成果、传承文化意义。

“大文化观”理念的实施离不开法律护航。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文化室原主任朱兵介绍,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修改成果集中体现在强化保护、规范管理、发挥价值功能、加强监督等方面,多处填补了法律空白,为新时代文物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推动着文化的创新和突破。5月22日至26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长信宫灯等18件国宝文物,通过数字技术精彩亮相河北展区,充分展现出燕赵大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

“数智技术打破时空之限,联接人机,贯通虚实,给文化的创作生产、呈现表达、传播宣介、教育传承等提供了新工具、新样态、新载体、新技术、新场景。”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举例:“它能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中一举冲顶,一方面是它身集中华文化的神韵,另一方面是它脚踩数智的‘风火轮’。”他建议,要促进文化建设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此推动文化创作生产流程创新。

“时代给了我一个绝好的机会,素人写作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好的状态。”因为诗歌视频《赶时间的人》,“外卖诗人”王计兵被众人所熟知。此次论坛上,他真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管被称作素人写作还是大众写作,王计兵都要求自己全心把作品写得更好,尽量不被各种标签影响,不对文学造成伤害。

从创意微短剧不断涌现,到网络文学IP跨界联动,再到数字浪潮下的全民创作,当下,新大众文艺蓬勃生长。新大众文艺新在哪里?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郝戎介绍,新大众文艺新在创作主体,新在交互性,新在科技赋能上。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文艺创作插上了翅膀,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推动多种新媒介深度融合,极大丰富了当下的文化生态。文艺工作者更应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新大众文艺共同体作用,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

如何在电影领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现代的表达方式,也成为论坛讨论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电影市场面临着短视频、微短剧等挑战,《哪吒2》《唐探1900》等的成功,印证了中国电影的强大韧性。

“观众对好电影的需求始终强烈。”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提出,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电影的“好看性”,而这需要从重视电影人才培养、重视电影科技等多方面入手。

西安数字怪兽创始人、《哪吒2》视效总监石超群则认为,要做出优秀的动画电影,采用专业分工、工业化创作流程是标准答案。如他所说,《哪吒2》制作过程中的空前合作,显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未来趋势,只有深度合作、兼容并包,才能让小到每部影片,大到整个电影业都达到最高战斗值。

编剧陈宇重点关注电影叙事角度的“好看”。他认为,优秀的电影叙事是一种精密的动力系统。这种叙事动力成为观众能否被感染的关键。他坦承,在短视频流行、AI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电影创作者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向外需要不断精进技术和手段,向内要持续探索情感和心灵,在自身的创作和时代与人民之间同频共振。只有如此,新主流电影才完成优秀的时代属性。”

说到历时五年创作的《志愿军》三部曲,导演陈凯歌感触颇深,他至今记得,在河北天漠地区搭建近百万平方米的野战工事和阵地的艰难,但也唯有此,才确保了战争场面的广阔和辽远。在他看来,时间意味着质量,宁愿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唯有尊重创作规律,才能有质量保证。

陈凯歌也鼓励所有创作者锐意创新:“电影行业总体质量提高取决于创新。艺术和技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最终都是对人性和人物的新表达。只有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中国电影才有未来。”(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韩 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明精神”传文心——开明文化论坛(2024·绍兴)侧记
...巷、乌篷船穿桥过岸,千年文脉藏于水乡小巷……当开明文化论坛来到浙江绍兴,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民进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了“双向奔赴”。不久前,由民进中央主办的开明文化论坛(2
2024-05-26 17:48:00
...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浸润。在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
2024-01-22 22:55:00
...,另一方面,坚持‘第二个结合’,扎根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中医思维,厚植文化自信。”交流会上,专家们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悟、话经验,一个个真知灼见奔涌而出,切中肯綮。“我们说
2023-08-09 07:27:00
本文转自:光明网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教育强国,职教何为?教育强国,教师何为?7月6日,科技、教育、产业、经济等社会各界院士专家、青年学者齐聚天津,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
2023-07-09 06:20:00
新华社深圳5月28日电 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会人士围绕“构建中国哲
2025-05-29 11:18: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光辉。“燕赵大地文脉昌盛、人才辈出,河北文学始终紧
2024-06-16 10:14:00
法治之光映照清朗网络空间——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启动仪式现场侧记
...将法治知识融入芦笙歌舞的智慧,生动诠释了"普法+民族文化"的创新实践。当前,乘着“全国网络普法行”的东风,以“六个一批”为抓手,以“六个强化”为目标,贵州正以数字普法行动倡议
2025-02-22 05:38:00
...新华网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 题:凝聚思想共识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综述新华社记者周科聚集最强大脑,发出文化强音。5月23日至24日,2024文化
2024-05-25 20:33:00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今天(5月27日)举行10场平行论坛。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主流媒体已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平台,需深
2025-05-28 09: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面团中捏出时代的面孔
郎佳子彧粪车操作工退伍老兵 国旗护卫队队员项羽在北京城,“面人郎”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近百年。“面人”是指用面团塑造人物的技艺
2025-11-06 15:13:00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表妹新租了一个房子,但门口经常被邻居堆满厨余垃圾,自己只是善意提醒了一句,没想到竟招来邻居全家殴打
2025-11-06 13:48:00
河南一学校给班级学生发50万元奖学金 校方回应:本学期共发放359万元 每个学生都会分到
大皖新闻讯 近日,河南开封市求实外国语学校在其官方视频号内发布了一条给班级学生发放50万元奖学金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11月6日
2025-11-06 13:44:00
从“1”到“10万+”,反诈“网课”开讲啦!
大河网讯 “总是要等受骗以后,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劝……”11月5日,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的舞台上,永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高思雨一段熟悉又带着俏皮改编的《童年》旋律
2025-11-06 13:39:00
河北银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信贷供给、精准服务、夯实基础等多维度发力,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努力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025-11-06 11:17:00
六安高效处置一起柴油泄露污染事故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上午,G312国道六安某宇混凝土搅拌站道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慎碰撞
2025-11-06 12:33:00
滕州市级索镇:匠心润校园 非遗焕新彩
鲁网11月5日讯非遗进校园,文脉永流传。11月5日,滕州市第十一中学热闹非凡,“匠心传承,感知非遗——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对话”级索镇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2025-11-06 09:17:00
为心灵“充充电” 菏泽博爱医院举办“拥抱自然的力量”职工心理关怀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洪常良)为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11月5日下午,菏泽博爱医院在门诊楼前白求恩广场
2025-11-06 08:43:00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滁萱)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025-11-06 07:47:00
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主办的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场对接活动近期在太原市展开
2025-11-06 07:11:00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来自英国的亲子游泳品牌“沃特宝贝”(WaterBa-bies)在西安的三家门店毫无征兆地突然闭店,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2025-11-06 07:18:00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