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548年,慕容绍宗“养寇自重”,放了侯景一条生路,导致江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数百年门阀大家族死于战乱,南朝走向衰亡。
慕容绍宗,鲜卑名将,足智多谋。清代学者郑观应认为,慕容绍宗、白起、吴起,都是一个档次的名将,国之柱石。
慕容绍宗以谋略见长,跟他的祖先太原王慕容恪一样,眼光独到,善用妙计。武悼天王冉闵大帝,就是被慕容恪干掉,用“车轮战”搞定。
起初,慕容绍宗追随表哥尔朱荣,在六镇边境厮杀,深得重用。529年,尔朱荣率兵南下勤王,发动河阴之变,把2千多宗室、文武公卿丢进黄河淹死。
慕容绍宗劝阻:“大王根基不稳,不要与公卿作对,以防不测。”尔朱荣不听,结果在大殿上被女婿孝庄帝刺死,身首异处。
尔朱荣被杀,尔朱家族起兵叛乱,将孝庄帝处死,激起了大乱。尔朱光控制不住局面,打算让高欢去山东,消灭敌军,慕容绍极力反对。
慕容绍宗:“高欢乃人中之龙,岂能授予他云雨呢?一旦得到六镇旧部,山东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尔朱光不听,还说慕容绍宗在间离自己与高欢的关系,便把他关起来。不久,高欢起兵“勤王”,灭了尔朱光,夺取朝廷大权。
尔朱家族兵败如山倒,慕容绍宗选择投降高欢。慕容绍宗名气很大,高欢很欣赏他,便授予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封索卢县公。
高欢赏赐不断,也经常请慕容绍宗喝酒,却没有重用他,很少让他带兵打仗。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即便高欢灰头土脸,也不用慕容绍宗。
高欢、宇文泰相互厮杀,以谋略著称的慕容绍宗被“雪藏”起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高欢想把慕容绍宗留给自己儿子,对付劲敌侯景。
547年,高欢奄奄一息,看到高澄一脸忧郁的样子,直言:“你是担心我死之后,搞不定侯景吧?”高澄点头,连连称是。
高欢:“侯景骁勇善战,又喜欢出奇谋,众将都不是他对手,只有慕容绍宗能跟他掰手腕。我之所以不用慕容绍宗,是想把他留给你。我死后,你就授予他大将。”
不得不说,高欢确实精明,慕容绍宗在高欢时代不被重用,如果高澄能授予他大将,他一定会感激不尽,为高家拼命杀敌,除掉对手。
一百年后,带有鲜卑血统的李世民也效仿高欢,临终前废了大将李绩。准备咽气时,又交代李治:“你登基后,立刻放了李绩,他一定会感激涕零,万死不辞。”
李世民这招厉害,李绩再次出山,帮助李治灭了几个国家,将唐朝的疆域推向极盛。李世民的灵感,来自高欢,英雄所见略同。
高欢前脚刚走,侯景立刻造反,以割让十三州土地为筹码,让西魏、南梁出兵协助。这么一块大蛋糕,宇文泰、梁武帝岂能放过,他们也要分享。
宇文泰派杨忠、王思政率5万兵马东征,观察情况,伺机而动。梁武帝派侄子萧渊明率15万大军北伐,抵达徐州,准备接管侯景的领地。
侯景叛乱,还把土地“送给”南梁、西魏,高澄大怒,当即派兵讨伐。起初,侯景得知是高岳挂帅,韩轨为副手,暗自高兴:“这两个小儿,专门吃猪大肠”,信心满满。
探子再次来报,说是慕容绍宗挂帅,侯景不由大惊失色:“是谁叫这鲜卑小儿重用慕容绍宗的,难道是高欢没有死吗?”心生胆怯。
慕容绍宗杀来,侯景避而不战,萧渊明仗着人多势众,将徐州包围起来。部将羊侃建议立刻灌水攻城,杀入徐州,凭借城池抵御慕容绍宗,萧渊明不听。
萧渊明天天饮酒作乐,与歌伎为伍。慕容绍宗派兵来挑战,拿着女士衣服,在营前耀武扬威,大骂萧渊明是酒囊饭袋。
来挑战的东魏士兵,都是老弱,萧渊明不由大怒,当即率兵杀了出去。梁军人多势众,很快就冲散了东魏士兵的阵型,慕容绍宗佯装败退,引诱对手追击。
慕容绍宗知道,梁军阵地战很猛,虽说萧渊明不给力,里面的猛将可不是吃干饭的。但是,梁军不耐战,心理素质不好,一旦遇到夹击,就很容易溃败。
萧渊明下令追击,梁军杀出十里开外,慕容绍宗的伏兵杀出来。此时,梁军毫无阵法,乱成一团,还没来得及列阵,就纷纷倒在东魏士兵的箭雨下。
一顿厮杀下来,1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被俘虏,只有羊侃一支孤军回到南京。慕容绍宗获胜后,立刻赶往涡阳,对决侯景。
侯景深沟高垒,拒不出战,无论慕容绍宗如何挑战,就是不理会。侯景此人很精明,他在盘算着如何给慕容绍宗“惊喜”,不按套路出牌取胜。
对峙几天后,突然狂风大作,慕容绍宗顺风布阵,准备杀入营中。此时,侯景打开营垒,派2000“敢死队”杀出来,给慕容绍宗惊喜。
这2千人身着短衣,手持大刀,专门砍人脚和马腿。东魏士兵没见过这场面,不由大惊,侯景乘势亲率骑兵两侧包抄,杀入阵中。
慕容绍宗重新布阵,可惜风向突然改变,视线受阻,处境糟粕。混战中,慕容绍宗的坐骑被射死,本人腿部受伤,在亲兵掩护下突围而出。
侯景狡诈,慕容绍宗改变作战方案,挖掘深沟高垒,加固营寨,与侯景打消耗战。侯景存粮不多,慕容绍宗又经常派人喊话劝降,扰乱军心。
三个月后,侯景坚持不住,便率兵突围。慕容绍宗半路设好埋伏,率5千铁骑将侯景的部队切成两段,侯景一败涂地,仅率800人逃离战场。
慕容绍宗穷追不舍,侯景走投无路,只好写信给慕容绍宗:“我若是被俘虏了,你对高氏而言还有什么用呢?”
侯景所言不无道理,高澄重用慕容绍宗,是为了对付侯景,一旦没了侯景,慕容绍宗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慕容绍宗也是精明人,懂得“养寇自重”的道理,放了侯景一码。
就当时的局势而言,如果慕容绍宗非要斩尽杀绝,侯景绝对活不了。慕容绍宗放了侯景,是出于自身前途、性命的需要,无可厚非。
慕容绍宗想不到的是,他此次“养寇自重”,给江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数百年的门阀大家族,也毁于一旦,南朝的衰败,因此而起。
549年,侯景看到梁朝的虚弱,率800兵马在寿春起兵叛乱。由于“南梁”宗室各怀鬼胎,都想乘着“侯景之乱”分一杯羹,他们作战不积极,侯景一路披靡。
“侯景之乱”,持续3年之久,繁华富庶的江南毁于一旦,世家大族被屠戮殆尽,人口减少一大半。“南朝”的益州、荆州落入西魏手中,淮南被北齐抢了过去,元气大伤。
“侯景之乱”后,南朝在南北对峙中明显处于下风,一度还要向北朝称臣纳贡,让出“正统”的地位。刘裕以来,南方压着北方打,如今角色互换。
但是,“侯景之乱”的深远影响,慕容绍宗并不知道,因为他很快就淹死了。549年,慕容绍宗率兵攻打颍川,将王思政(司徒王允的后代)围起来,破城指日可待。
慕容绍宗意气风发,乘船巡视敌情,以弓箭射杀城墙上的西魏士。王思政惶恐不安,已经做好殉国的准备,可惜慕容绍宗太倒霉了。
一阵风吹来,吹断了慕容绍宗坐船的缆绳,船只不受控制,被吹到城池下面。西魏士兵大喜过望,急忙用长钩钩住座船,同时乱箭齐射。
由于是外出“巡游”,慕容绍宗并没带多少人马,自然也就没有船只来救援。慕容绍宗走投无路,纵深跳下船,却不会游泳,活活被淹死,着实可惜了。
慕容绍宗死后不久,东魏大将彭乐破城而入,俘虏王思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