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魏晋南北朝时期,神武皇帝在临终之际,亲自对儿子叮嘱道:“我没有重用这位将军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唯一能够击败当下强敌的人。而现在,我正是要将他留给你,作为你日后可以重用的力量。”
当年,这位皇帝将这位千古名将关押在狱中,但在临终之际却道出了“狱中留有大将待重用”的肺腑之言。这番话不仅是对儿子的嘱托,更是展现了他对这位将军的深切信任与欣赏。
正值天下动荡之时,神武皇帝竟能用如此简短的一句话,为子孙后代指引方向。由此可见,这位将军必定战功卓著,是辅佐帝王的名将。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英雄,却在一场战乱中意外溺水而亡,令三军无不感叹唏嘘。
这位将军在临终前,曾多次梦见自己将会溺水而亡,他还多次刻意训练游泳技能,然而最终还是未能逃脱此劫。这位名将正是南北朝时期的开国功臣——慕容绍宗。
那么,这位名将究竟经历了哪些传奇故事呢?为何神武皇帝对他如此信赖,并且说出了这番话呢?
慕容绍宗是何许人也
慕容绍宗自出生起便展现出名将的风范。这种评价源于他的父亲慕容恪,他是当时北魏声名显赫的宗室重臣与战略家。慕容恪乃是文明帝的第四子,同时也是景昭帝慕容儁的弟弟,仅凭这一身份,慕容绍宗便已是众人难以匹敌的贵族之后。
然而,慕容恪不仅出身高贵,从十五岁起便率军出征,与高丽多次交锋,屡次以少胜多。在他征战期间,正是他巩固了慕容氏在辽东的霸主地位。他摄政期间,周边国家因为他的威名,无人敢轻举妄动。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正应验了那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慕容绍宗长大后,同样展现出非凡的英勇与神武,多次率军出征,屡战屡胜,鲜有败绩。
《储将才论》一书中提到了古代的名将,谈到慕容绍宗时,作者曾评价道:“孙膑、吴起、白起、耿弇、杨素、慕容绍宗、李光弼、马遂等,皆为才将。”
慕容绍宗与战神白起等人齐名,皆为杰出的将才,由此可见,慕容绍宗确实是一位兼具智慧与勇气的将领。
然而,慕容绍宗在早年并非齐武皇帝的属下。那时北方战乱四起,慕容绍宗为避祸,只得携家眷前往投靠其表亲尔朱荣。
尔朱荣当时打算率兵攻入洛阳,便私下对慕容绍宗说道:“洛阳城内人丁兴旺,奢侈之风已成习惯,如果不加以清除整治,恐怕难以掌控。”
尔朱荣遂策划在百官迎接新皇即位之际,趁机将他们一举歼灭。他甚至将此计划透露给慕容绍宗,但慕容绍宗坚决反对这一行动。
慕容绍宗自以为手握兵权,心怀忠义,认为突然大规模地诛杀百官并非长久之计。然而,尔朱荣却不顾他的劝告,执意在河阴进行大肆屠戮官员,这一事件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河阴之变”。
在永安元年,原本是尔朱荣率领军队拥立长乐王之子为北魏孝庄帝。然而,随着尔朱荣的暴行日益增多,北魏孝庄帝逐渐对他产生了警惕,并萌生了铲除他的念头。
建明元年,孝庄帝下令诛杀权臣,并派人率军进攻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然而,尔朱兆接连遭遇失败。走投无路之际,他只好向高欢请求援助,然而慕容绍宗却洞察局势,认为绝不能给高欢任何壮大的机会。
然而,尔朱兆与尔朱荣同样顽固,未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将他囚禁。时光荏苒,普泰元年时,高欢势力已然强大,竟率军讨伐尔朱氏,并且扶持宗室元朗登基称帝。
尔朱兆此时命令慕容绍宗担任主帅,前去抵挡敌军。然而,高欢的势力正值鼎盛,兵力雄厚,慕容绍宗无力与之抗衡,只得撤军。
归顺高欢成名将
永熙二年,高欢再次率兵进攻,尔朱兆仍旧无法抵挡,最终在逃亡途中自尽。随后,慕容绍宗继续逃亡,但追兵已将其退路封死,前途无望之下,他只能携妻女投降。
高欢当时深知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领,因此不仅对他倍加赏识并委以重任,还保留了他所有的官职,继续让他统兵作战。
然而,这种局势并未维持太久,孝武帝与高欢之间很快就出现了分裂。当时,高欢已将北魏的都城迁至邺城,慕容绍宗则负责管理府库图籍等重要事务。
此时,孝武帝已投奔关中的宇文秦,与北魏政权对抗。然而,这时的北魏已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武定五年,高欢去世,高澄继位称帝。
高欢在临终前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侯景在河南独揽大权已有十四年,一直心高气傲,但我能容忍他,难道是为了你能够驾驭他吗?在年轻人中,唯一能够与侯景抗衡的只有慕容绍宗。”
当时,高欢在评论众多将领时,告诉高澄,能够战胜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之所以一直没有重用慕容绍宗,是因为他想将慕容绍宗留给高澄,用来击败侯景。
此时正值河南大将侯景率兵叛乱,因战败而求助于西魏。梁武帝遂命萧渊明前往支援。随后,高澄任命慕容绍宗为燕郡公,负责三徐二兖等地的军事事务,并与高岳一同前往支援正遭侯景进攻的彭城。
据传,高欢得知慕容绍宗前来进攻时,惊慌失措,连连追问究竟是谁派遣慕容绍宗出战,甚至怀疑高欢并未去世,否则无人知晓只有慕容绍宗才能战胜他。
在那场战斗中,慕容绍宗果然击溃了梁军,并生擒了萧渊明。随后,他又发动了对侯景的讨伐。那是一个凄凉的冬日,慕容绍宗率领十万大军,排兵布阵。当时狂风呼啸,战况异常紧迫。
然而,侯景出其不意,命令士兵冲上前去,专门砍断敌军士兵的双脚和战马的腿。慕容绍宗没有防备,被砍下马受伤。
然而,这场战斗过后,慕容绍宗变得更加机敏,开始调整策略。这次他决定采取持久战的方式,与侯景持续对抗,硬生生地将侯景拖到城中弹尽粮绝,最终迫使城内士兵不得不投降。
然而,侯景还是率领部分士兵选择了逃跑。然而,在慕容绍宗决意追杀他时,侯景的一番话却改变了他的决心。当南渡淮河之际,侯景派人转告慕容绍宗:“如果今天你抓住了我,你对高氏而言还能有什么价值?”
慕容绍宗听出了他言语中的深意,于是任由侯景逃走。事后论功行赏时,高澄封慕容绍宗为永乐县子。
溺死颍川
随后,慕容绍宗被任命为南道行台,负责与刘丰生等人一同攻打颍川。然而,战事进展缓慢,未能如愿。在此期间,慕容绍宗频频梦到自己即将溺亡的凶兆。
据说,慕容绍宗在作战期间总是梦见自己的头发在梦中渐渐变得花白,并不断脱落。古人普遍认为掉发是凶兆,因此,慕容绍宗觉得这可能是预示着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慕容绍宗的噩梦并未停止。他开始频繁地预感自己将会溺亡,为了逃避这一命运,他便时常跳入水中,不断练习自己的水性。
然而,厄运并未因此止步,甚至连他的手下也感叹道,如果慕容绍宗注定要死于水溺,那便是天命使然,人力无法扭转。
此刻,慕容绍宗只能叹息,纵然自己再勇猛无畏,却依旧无法超越世俗,也无法抵抗命运的安排。最终,他果然溺水身亡。
那是武定七年的事,慕容绍宗乘船巡查时,突遇一阵狂风,竟将揽绳吹断。更为奇特的是,这股大风竟直接将他的船吹到了颍川城下。敌军见状,立刻勾住船只,并用箭矢对他进行射击。
面对危机,慕容绍宗在情急之下选择跳水逃生。然而,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一刻他的预感竟然成真。尽管他一向水性了得,且多次练习跳水,但这一次却无法逃脱厄运,最终溺亡于水中。
消息传到了将士们的耳中,令他们意外的是,他最终还是应验了自己的劫难,三军无不深感叹息和悲痛。高澄也深感悲伤,追赠他为使持节、尚书令等职,并赐予他谥号“景惠”。
皇建元年,北齐孝昭帝将慕容绍宗安置于太庙,并带领众人举行祭拜仪式。此后,历代多位皇帝也多次将他奉入太庙,予以祭祀。
结语
从慕容绍宗的身后声誉来看,尽管他最终未能摆脱厄运,溺亡于颍川,但他的辉煌战绩仍然在后世广为传颂,受人赞扬。即使历经数代皇帝,人们依然对他的功勋深感钦佩。
李白药曾对慕容绍宗的一生做过较为公正的评价:慕容绍宗兵机武略,在世见推。昔事尔朱,固执忠义,不用范增之言,终见乌江之祸。寒山、涡水,往若摧枯,算尽数奇,逢斯厄运,悲夫!
事实上,慕容绍宗本性忠诚正义,他凭借卓越的武艺击败侯景,为国家和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早已看透了自己的一生,甚至预见了自己的结局,但最终仍未能逃脱这场厄运。此事确实令人扼腕叹息,令后世感慨万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