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美好的记忆,能够让我们在岁月长河的拐角处,沿着时光的足迹回溯再回溯,去追寻曾经留给我们的快乐和温暖,就像乡下的草垛,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但它的影子一直都在,依然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我的老家在苏中里下河地区的一个小村庄。乡村从来都不会少了草垛,房前堆着,屋后也堆着,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硕大的蘑菇一样,散落在村庄的土地上。金黄色的草垛,连着一座座老屋、一条条小河、一行行绿树,小小的村庄精致着、美丽着,如诗如画,是那样的质朴,又是那样的动人。
记得每年入冬前,家里总会堆上一两个草垛。低处的还好,父亲和母亲一捆一捆往上码放,到了高处,父亲站在草垛上,母亲手拿一杆木叉,叉住一捆稻草,用力往上一甩,父亲稳稳接住,一层一层往上叠加,堆得像小山似的。草垛的顶部用稻草围成圆圆的尖顶,下雨的时候不至于让雨水淋湿到草垛里面。草垛码好后,父亲再顺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慢慢滑到地上。
乡下的冬天,总是那么的清冷,挤在草垛前晒太阳、玩游戏是我们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身体斜靠在草垛上,靠着靠着,一屁股就坐进了草垛里。运气好的时候,一伸手还能摸到一两个鸡蛋,不知是谁家的鸡在草垛里安了家。干透的稻草柔柔软软的,温床一般散发着清清的草香。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不大一会儿工夫就会酣然入睡。直到该吃饭了,才迷迷糊糊地被找急了的母亲从草洞里拖出来。
来到草垛上凑热闹的还有麻雀。一到傍晚,成群成群的麻雀飞落在草垛上,不知道是在草垛里寻找残留的吃食,还是想要扒拉出一个温暖的鸟窝。它们叽叽喳喳地,仿佛是在为草垛唱着赞歌。无聊的我们受不了麻雀的聒噪,“嗷”的一嗓子,惊吓得麻雀乌泱乌泱地从一个草垛飞到另一个草垛。不一会儿,它们又乌泱乌泱地飞了回来。
乡下人家离不开草垛。乡下的早晨是从一缕炊烟开始的,乡下的傍晚也是从一缕炊烟谢幕的。日渐瘦削的草垛,化作了村庄上空袅袅不绝的炊烟。炊烟,是乡下独特的风景,缥缈成一首如画的诗,灵动为一幅如诗的画。每一缕炊烟,都氤氲着农家人温暖的笑容,都袅绕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更是藏在游子心中的不朽图腾。
法国人莫奈有一幅油画《干草垛》,明亮的阳光映照着金黄的草垛,画中只有草垛,没有村庄,看着看着,仿佛就看到了村庄。草垛是属于乡下的,《干草垛》让我感动着,想起了炊烟袅袅的故乡,想起了草垛旁的快乐时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