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为何诞生在於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8 12:46:00 来源:杭州网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与读,是中华文明中最朴素的一种文化信念。

距今将近900年前,南宋都城临安府於潜县(治所在今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诞生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意义上的耕织图绘作品——《耕织图》。

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为何诞生在於潜?

稻香芬芳,蚕桑萃编

南宋《耕织图》画的是什么内容

今天,我们跟随《耕织图》中描绘的场景

寻找那“故乡风物依旧”的精神家园

文化密码:《耕织图》为何诞生在於潜?

由南宋时期於潜县令楼璹绘制的《耕织图》45 幅(其中耕21 幅、织24幅),在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农业文明史上创下多个“第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记录了农耕蚕桑生产过程和生活状态,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描绘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农桑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

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为何诞生在於潜?

▲中国画《摹楼璹蚕织图》之《喂蚕》(局部),作者元代程棨(传)。美国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

该图问世后,由于“图绘以尽其状,诗歌以尽其情,一时朝野传诵几遍”,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海外,形成了耕织文化现象。已知有50多种版本流传(其中国内有30多种),对中国和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农桑技术、农耕文化、美术风格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这组举世瞩目的《耕织图》,为何会诞生在当时的京畿小城於潜?

“天时”优势——历史奠定坚实基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南宋正处于中国历史发展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这一重要的转折机遇,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用近百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举措创造的历史奇迹,为整个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化格局的重大改变,埋下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石。南方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地位与作用开始凸显,迫切需要先进生产技术普及推广,迫切需要全社会格外重视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南宋定都杭州,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大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人才,这为於潜成为耕织生产生活的沃土创造了天然优势,也为《耕织图》在於潜的诞生奠定了历史基础。

“地利”优势——区域环境得天独厚。於潜有2100多年建县史,这里气候宜人,天目山和天目溪横竖交错带来缓坡丘陵、平整水田、沟渠水网、泥土肥沃……千百年来,为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天然沃土。南宋定都杭州后,於潜成为京都的畿县,天目溪两岸的水稻粮仓、桑园蚕家、众多窑场所生产的粮食、丝绸、瓷器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杭州,於潜便成为京城物资的保障地和朝廷赋税的供应地。据考证,於潜在南宋1169—1249年的短短80年间人口迅猛增加6.5万人,而1249—2021年的772年间,总共才增加1.95万人。大量剧增的人口需要京城周边地区提供大量的粮食和日常生活必需品,推动了南宋时期的於潜成为人口繁盛、农耕兴旺之县。这些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为《耕织图》在於潜的诞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地利”条件。

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为何诞生在於潜?

“人和”优势——诗画县令情系耕织。从人对社会的作用来看,南宋初年於潜正好遇上了一位诗画技艺俱佳的县令楼璹。和那个年代多数恐只会“迎来送往”的地方官不同,楼璹治下的於潜县人心思定,五谷丰登。加上楼璹本人又具备绘画技能,便在朝廷高度重视、严格推进的劝农重农兴农政策感召下,同时深受当时诗画描摹现实农耕生活风尚的感染影响,情系农耕蚕织生产,潜心完成“劝农使”任务,并出色地发挥绘画技能,创造性地运用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手法,精心绘制了《耕织图》。《耕织图》既可直观形象地记录劝农成就,也可积累向上汇报的政绩,更可推广新的生产技术。于是,楼璹在各种因缘际会的巧合和时代需要的多重合力下,成为《耕织图》画卷的创作者。应该说,楼璹的到任,为《耕织图》在於潜的诞生提供了人才保障。

传承密码:《耕织图》如何织联古与今?

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为何诞生在於潜?

(日)狩野永纳翻刻明代宋宗鲁《耕织图》

1676年 和刻本

《耕织图》是一组再现宋代耕织技法之图,它不仅有着卓越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如何传承发展好丰富悠久的宋韵耕织文化,使其历史价值转化出更多当代价值?

从拥抱新趋势中,拓展新玩法。从“万亿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到“夫沾体涂足,农之劳至矣,而粟不饱其腹;蚕缫织絍,女之劳至矣,而衣不蔽其身……楼璹在创作《耕织图》时,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今天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掘耕织文化的文化底蕴,加强系统理论研究,将《耕织图》所反映的生态、自然、恬适等文化元素以不同形式和外延,渗入当代市民群众生活,让《耕织图》多一些传承、多一些从生气、多一些变化。

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为何诞生在於潜?

在挖掘新内涵中,服务新农村。《耕织图》历经近千年流传到世界各地,现美国、日本、英国、朝鲜等国都有多种临摹本珍藏。《耕织图》实际上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和文化现象。为此,我们务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守正创新,将耕织文化中蕴含的重农宣教、爱民富民、奉公守法等优秀思想、精神品质、价值理念等提炼出来,继承好、发扬好,服务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为何诞生在於潜?

在开拓新思路中,创造新机遇。农耕文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要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农牧渔业生产、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发掘耕织文化中的节令、歌谣、农技等方面的风俗文化,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乡村体验、乡村文创等特色产业,实现农耕文明与现代产业的相互融合。

千百年来,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安放了无数中国人的内心。今天,《耕织图》的故事,还在续写。期待在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都能触摸到耕织文化中的古老传承,看见更加多姿多彩的现代文明。

作者:臧军,临安发布资料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版社、星球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珍藏版“巨幕”科普画册《什么是云南》新书发布会在昆明市璞玉书店举行。发布会上,博物画家曾孝濂,“野性中国”创始人、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以及
2023-03-08 09:06:00
《绘影“蓝”图》公益主题画册在京发布 校企媒联动“绘”硕果
...我是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大学生依睿,当我翻开手上这本画册,做溯源旅播时亲身体会到的小蓝莓成为丹寨致富大产业的那种震撼感又在我眼前徐徐展开,画册传递了两个字,那就是‘幸福’”。《
2024-05-25 17:14:00
...群众发放《中华水塔三江源保护》《青海省自然资源科普画册读本》《食品安全》《家庭应急医疗常识》《知识就是力量》《青海科技报》合订版等科普图书2000余册。被称为“流动的科技馆”
2023-02-03 03:35:00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举办“全国科普日”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联合行动
...协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等13家专家团队,以“践行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在泰山区省庄镇后省庄村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联合行动,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提升村
2023-09-01 17:50:00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5月24日,《绘影“蓝”图》公益主题画册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现场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画册发布仪式。此前,“‘浙’乡有礼,一路‘黔
2024-05-24 22:40:00
植物科普、农业探秘、扎染体验……绵阳北川幸福小学研学活动精彩纷呈
四川新闻网消息4月16日至17日,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幸福小学组织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进维斯特植物园”研学活动。活动伊始,学生们在德育处的精心组织下,分批次乘
2024-04-18 12:22:00
...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图书种类多样,包括科普图书、画册、研究专著、译著、地图集和文学作品等;内容丰富多彩,主题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植物、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科学与海
2024-05-06 09:56:00
大连市2023-2024年“科普之冬”活动在旅顺口区举行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连市暨旅顺口区2023-2024年“科普之冬”活动在旅顺口区铁山街道隆重举行,拉开了全市“科普之冬”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由大连市科协、市委宣传部、
2024-02-09 09:18:00
...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虽然原作早已佚失,但有宋代佚名画家和传为元代程棨的临摹本流传至今。何欢欢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有一半属于“涉农”
2023-07-06 12: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