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野蜂伤人高发,这些预防和紧急处置知识要知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30 00: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本报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 通讯员 黄慧玲 林丽娟

野蜂频频伤人

一地两月接诊58人

“医生,我的头和身体被野蜂叮咬了,现在全身痛,并且全身痒,快帮帮我。”10月25日,大田县太华镇陈某本老人在家人陪同下,急匆匆地赶到县总医院急诊科,向医生求助。

当天上午,老人上山帮他人干活,在清理一处杂草时,遇到一群野蜂的攻击,头顶、手臂和手掌等多处被蜇伤。他先到当地诊所治疗,但伤口剧烈疼痛和头晕没有好转,于是转诊求治。

“患者送院时,顶枕部蜂蜇伤有10余处,创口边缘红肿,上缘可见蜂刺及蜂尾残留。”接诊的主治医师胡晶晶及时对老人身体进行检查,发现其双侧手掌背侧,均有可见的蜂蜇伤创口。在进一步抽血检查后,发现患者心肌酶谱明显异常。

胡晶晶立即对陈某本做抗过敏、消肿止痛、营养心肌等对症处理,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置,从伤者头部挑出了毒刺10多根。目前,老人的病情已经稳定。

“如果不及时救治,毒素长时间滞留在体内,很容易引起患者心肌损伤,导致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正常运行功能受到损害。”胡晶晶介绍。

据悉,每年的9月至11月,是野蜂蜇伤人的高发季节。今年,大田县总医院接诊的被野蜂蜇伤患者数量,较往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接诊了58例。

遇险怎么办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蜂蜇伤后的反应也不同。”县总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吉本说,有不少人对蜜蜂、马蜂蜇伤不当一回事,把它看成蚊虫叮咬,认为没有处理的必要。其实,野蜂蜇人死亡率很高,结果导致悲剧的发生。

陈吉本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蜂有蜜蜂、马蜂和土蜂3种。野蜂一般指野生蜜蜂,又名土蜂、山蜂,其实就是野生的中华蜜蜂,在蜂种中个头最小,生长在野外,以野外山里石缝或狭小的石洞等地为屏障做巢穴,其毒性较强,人若被叮咬有强烈的疼痛感和瘙痒感,还会引起浮肿,若同时被二三十只野蜂叮咬,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陈吉本解释,蜜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连接身体里会产生毒液腺毒素的内脏。蜜蜂蜇人时,常将其毒刺遗弃于伤处,毒液中的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使部分蜇伤者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马蜂刺人后,会将蜇针缩回,还可继续伤人。

“遭遇蜂群时不要慌、不能乱跑,越是逃跑蜜蜂追得越快,受伤的程度会越严重。可以先蹲下,用厚的衣服护住头部。如果就近有水源,可以钻进水里,这样能够躲避蜜蜂的蜇伤。”陈吉本介绍,当人被蜂蜇伤后,一定要立即挑出蜇刺,尽量不要弄破毒囊;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慌憋气、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就近就医。同时注意,直接拔出蜇刺是错误的,应该是用消过毒的针头或者其他尖锐物品挑出毒刺,因为当用镊子或钳子夹住毒刺的那一刻,有可能把毒刺内的残留毒液再次注入人体内,加重过敏反应等。

如何预防蜇伤

陈吉本说,外出时最好不要使用香味浓郁的化妆品。尽量不要穿颜色亮丽的衣服,因为鲜艳的服装和艳丽的饰物容易吸引蜂类。不招惹、捕捉蜂类,远离蜂巢蜂群。如果不小心引发蜂群攻击,千万不要四处乱跑,应该就地蹲下,用随身携带的衣物遮挡头脸和身体其他裸露部位,耐心静候,等蜂攻击平息后,再慢慢离开,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来更多蜂类的攻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群蜜蜂飞到家里,把我女儿蜇伤,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5月8日,陕西咸阳市永寿县永平镇马先生告诉记者,3日下午4点半左右,他女儿在家中被一群蜜蜂蜇伤,紧急送医后不治身亡,年仅
2025-05-10 09:15:00
多人被叮咬去世,秋季远离这种昆虫,救命方法要知道!
...,我国记载的有200余种。④提起蜂蜇伤,我们常常会想到蜜蜂,蜜蜂总科下有很多种蜂类,多有毒刺,一般蜜蜂只能蜇一次,而胡蜂科是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最能蜇刺人的昆虫之一,体大身
2023-10-26 10:34:00
被黄蜂群蜇了240次都没死!这老哥要进化成黄蜂侠了
...他。好在他等来了家人,并被送到了医院。相比之下,被蜜蜂包围的狠人就更离谱了一些。2010年,一位名叫Lamar LaCaze的老哥顶住了1200次蜇伤,虽然器官受损,但顽强地
2024-09-09 07:12:00
太可怕!遇到千万别碰!近期高发,医生提醒:6小时内是关键期,这几步可以救命……
...细的针头或刀尖挑出毒刺和毒腺囊。第三步,中和毒液。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硼酸粉或食醋洗敷患处,以减轻局部症状。
2024-09-30 13:47:00
师兄养蜂记
...家伙,得拉出警戒线。去年,一朋友喷药除草,突被一群蜜蜂围攻,裤管、袖筒、脖子……所有能钻的缝隙,蜂都飞扑狠蜇。一个多月后,朋友身上被蜇之处方才消肿如常。亲见之下,我对蜜蜂的恐
2024-05-29 01:21:00
小蜜蜂不够用了?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小蜜蜂不够用了?研究发现全球农用传粉蜜蜂严重不足蜜蜂授粉其实是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生态发展的关键。 在人们眼中,蜜蜂一直都是“辛勤的园丁”,不仅能为农作物传授花粉
2022-12-30 05:03:00
近距离观察蜜蜂
...我们一起来广西梧州甜蜜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看吧。在知识长廊里,我们跟着讲解员叔叔的步伐,了解到蜜蜂的种类众多,还了解到许多与蜜蜂相关的知识,比如蜂群中分工明确,蜂王负责繁育后
2023-11-29 16:49:00
茅箭区举办夏季蜜蜂养殖技术培训班
...解了蜜蜂如何安全度夏、蜂群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等养蜂知识,参训养蜂户积极参与讨论;实操课安排在廖家村百花沟蜂场和王家村劝导站蜂场,养蜂技术员从蜂场的选择、蜂箱的摆放、槽口的朝向
2023-06-30 09:04:00
户外活动增多的季节,市民前往公园、郊外等地遇到蜜蜂的几率增大,如何避免遭遇蜜蜂攻击?遇到蜂群该怎么躲?被蜜蜂蜇伤后又该如何处理?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余曦为此作出科学解
2025-09-15 03: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马淑然:“元气·形·神”综合治疗筋膜炎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夜诊、周日下午马淑然作为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的特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四十余年的中医教学
2025-09-19 10:00:00
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倡导“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
2025年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中国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吁大家在购买食品时正确认读营养标签
2025-09-18 14:23:00
为什么说女性从“四七”之年起,要格外注重养精补肾?
都说女人过了35岁后,会出现断崖式衰老:皮肤状态开始悄悄下滑,精力也不如从前熬夜后能快速满血复活,甚至偶尔会感到腰膝酸软
2025-09-18 14:30:00
守味传承30年,爆单日产2万斤|罗庄区俞尚·糕师傅清真月饼中秋备产忙
大众网记者 卞旭 临沂报道中秋未至,味先浓。9月16日,在罗庄区盛庄街道花埠圈村俞尚·糕师傅清真食品的净化车间内,空气中早已弥漫着香甜的油香与馥郁的坚果香气
2025-09-18 14:30:00
驻龄宝新品上市:多维度抗衰修护体系获业界权威盛赞
2025年9月,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资深教授王耀发与朗斯国际联合推出的抗衰老新品“驻龄宝”正式亮相
2025-09-18 15:02:00
种植体品牌综合评估:种植牙品牌如何选择?
种植牙作为缺牙患者修复的首选方案,是否能种植成功与种植体品牌的选择密切相关。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患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2025-09-18 15:06:00
泰安市中医医院针灸三科“浮针派福”义诊活动即将开始
鲁网9月18日讯四季之约,福友齐聚。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第三个周六上午举办春夏秋冬四季“浮针派福”义诊活动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AI课程”惊喜连连
“老师,下节课什么时候上?我今天没抢到位置,站在门口听了半节课!”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开学前两周,“老年教育AI专题培训班”成了学员们最“抢手”的课堂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夜校苗族民歌公益班开课
夜幕刚降,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多功能大厅就飘起清亮的苗歌声,每周五晚上7时至9时的“非遗苗歌夜校”,成了校园里最暖的“夜间风景线”
2025-09-18 16:17:00
远大医药钇90登上国际舞台
在肝癌早期,肿瘤尚小时,因肝细胞无感觉神经,往往仅表现为腹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视;一旦进展到中晚期,肿瘤体积过大
2025-09-18 16:18: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双眼皮术式?厦门美莱双眼皮享福利补贴
双眼皮手术作为医美领域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一,早已不是简单的“单眼皮变双眼皮”的技术叠加,而是融合了医学解剖学、美学设计与个性化定制的精细艺术
2025-09-18 16:50:00
青春期也会遭遇雄激素性脱发?大麦脱发医院国贸门诊部王姣姣:早识别早干预是关键
“妈,我的头发怎么掉得越来越多了?” 高中学生钱帅(化名)拿着沾满头发的梳子,一脸焦虑地跑到妈妈面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2025-09-18 16:51:00
济南耳鼻喉医院:突然听不见?警惕“突发性耳聋”!黄金救治时间只有72小时
济南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早上起来突然一只耳朵听不见了,像塞了棉花,还嗡嗡响……”如果你或身边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
2025-09-18 16:51:00
倍守康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殷鸿业受邀参观科特迪瓦大使馆并达成战略合作 品牌国际化进程再添里程碑
2025年9月14日,倍守康(山东)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守康”)总经理殷鸿业先生,应科特迪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邀请
2025-09-18 16:53:00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用医学点亮一位“无言”母亲的生育梦想
有一种母爱,无需言语,却能在绝境筑希望。芦女士(化名)因出生缺氧无法清晰表达,母亲成了她的 “声音”;遭两次宫外孕、双侧输卵管切除
2025-09-18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