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多人被叮咬去世,秋季远离这种昆虫,救命方法要知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6 10: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社

当下秋高气爽,正是进行登山、郊游等户外活动的好时节。不过,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可能身边也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最近,多地发生了马蜂蜇人的事情,甚至造成了多人死亡。

多地发生马蜂蜇人致死

据洛阳晚报10月25日报道,日前,河南洛阳一名46岁的男子到自家平房上干活,不料被一群马蜂攻击,短短几分钟,男子就出现了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症状。遗憾的是,医生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一周,未能挽回其生命。①

据成都商报10月24日报道,10月20日四川泸州38岁的民间航拍摄影者宋某某在古蔺县白泥镇山区航拍时,因寻找无人机被野蜂蜇伤,经抢救无效身亡。②

据上游新闻9月25日报道,9月20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68岁的村民郑某燕在家门口被马蜂蜇伤,人三四分钟就不行了,两眼发直,说不出话来。送往镇医院途中,人已经口吐白沫。到了医院,5名医生轮流做心肺复苏,肾上腺素也打了两支,抢救了差不多50分钟,最终还是去世了。③

多人被叮咬去世,秋季远离这种昆虫,救命方法要知道!

媒体报道截图

被这种蜂蜇一下很可能要命!

被马蜂蜇了,这么要命吗?胡蜂,也名马蜂、黄蜂、草蜂等。世界上已知胡蜂种类有5000多种,我国记载的有200余种。④

提起蜂蜇伤,我们常常会想到蜜蜂,蜜蜂总科下有很多种蜂类,多有毒刺,一般蜜蜂只能蜇一次,而胡蜂科是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最能蜇刺人的昆虫之一,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胡蜂具有极强的攻击性,由于毒刺结构特别,刺入受害者皮肤释放毒素后可轻易拔出,可以蜇多次。⑤

多人被叮咬去世,秋季远离这种昆虫,救命方法要知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刘斯2022年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被胡蜂蜇后,局部伤口可出现疼痛、红肿、丘疹及红斑,或中心坏死性病灶,严重时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全身多系统损害,严重中毒者可死亡。⑤

胡蜂蜇伤发病高峰出现在8~10月,7月和11月也较多。④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陈应武2023年10月在接受洛阳晚报采访时介绍,这个时节,新产生的蜂王会与老蜂王分家,带领部分马蜂到别处筑巢产卵,随着天气转凉,一般选择靠近人居住的地方安家,加上树叶凋零,蜂巢容易暴露,蜂群的警惕性增高,且性情暴躁,蜇伤人的情况会比夏天多。①

外出如何避免被蜂蜇?

刘斯医生介绍,通常蜜蜂不会随意攻击人类,遇见蜜蜂,不要用手挥舞驱赶,远离它即可。相反,如果极力抵抗,蜜蜂会误认为遭到攻击,甚至发出讯息招来群蜂进行集体攻击。

若是不小心在山上、野外碰上了胡蜂蜂巢,立即远离,以免惊动、侵扰整个蜂群。⑥

被蜇了如何正确处理?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急诊外科医生高巍2022年在“医路向前巍子”上刊文提醒,户外活动或游玩时,如果遇到蜂蜇伤后:

第一,立即用针头或者注射器挑出毒刺,或用卡片刮出毒刺。用镊子夹出毒刺是错误的,因为当你用镊子或钳子夹住毒刺的那一刻时,有可能会把毒刺内的残留毒液再次注入人体内,加重过敏反应。

第二,蜜蜂蜇伤,因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涂敷蜇伤局部。黄蜂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擦洗伤处。如果在户外,我们也可以用凉水冲洗蜇伤处,对局部的疼痛也会有一定的缓解。

第三,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

第四,若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嗓子发紧、心慌憋气、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切记立刻就近就医。⑥

本文综合自:

①2023-10-25 洛阳晚报《男子被马蜂蜇了三下 抢救一周后不幸去世》

②2023-10-24 成都商报《泸州航拍达人被野蜂蜇伤不治身亡,家属质疑医院耽救治时间,已申请尸检》

③2023-09-25 上游新闻《被马蜂蜇伤,郑某燕经抢救无效身亡》

④国家卫生健康委《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

⑤2022-05-3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天气渐热,请收好这份“虫虫攻略”!》

⑥2022-08-15医路向前巍子《3岁女孩因为一根刺险丧命!妈妈的这个做法救了孩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甜蜜的新“蜂”景
...是给蜂王喂食的抗生素、葡萄糖和蜂蜜。“胡蜂是杂食性昆虫,以小型昆虫、蜂蜜、成熟的水果等为食。”随着胡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汤龙建起了大棚养殖蚂蚱,供自家胡蜂食用,“我还养了两
2024-04-23 07:55:00
太可怕!遇到千万别碰!近期高发,医生提醒:6小时内是关键期,这几步可以救命……
“很多人觉得被蜂蜇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可能是‘夺命之吻’,严重的话会致命!”9月26日,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急诊内科朱飞娟副主任医师向记者讲述了最近接诊的一个病例,希望给
2024-09-30 13:47:00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90后”养蜂小伙探索致富新“蜜”诀
...准备了5000个蜂群,但是仍然供不应求。“胡蜂是杂食性昆虫,以小型昆虫、蜂蜜、成熟的水果等为食。”汤龙解释说,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他还饲养了一个大棚的蚂蚱和两个大棚的草,实现草
2024-04-09 15:36:00
秋季胡蜂活跃 多人被蜇伤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秋季胡蜂活跃 多人被蜇伤医生提醒:被蜇伤后,症状严重的应及时就医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宋佳丽)记者从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获悉,进入10月以来,该院急诊医
2023-10-30 18:34:00
62岁阿姨捡山核桃时,被它咬了十几口,休克倒地!最近杭州有医院连续接诊多例
...察有无残留的毒刺,用镊子拔出、小针挑拨、胶布粘贴等方法取出蜂刺,尽可能拔出毒刺,但切记不要过度挤压伤口,避免毒素扩散。 2.清洗 马蜂的毒液偏碱性,可选择食醋等酸性液体冲洗
2023-09-20 17:59:00
被马蜂蛰伤40余处!泉州一阿婆踩蜂窝险丧命
...阿婆在自家后院劳作时,不慎踩到一胡蜂窝,全身上下被马蜂蜇伤40余处,家人随即将朱阿婆送至泉州市第一医院东街院区急诊科。“患者全身散在红斑,部分融合成片,压制褪色,躯干、四肢见
2023-09-26 14:27:00
蜂类出没高峰期 这份“急救锦囊”请收好
...防范被蜇伤。被蜇后该怎么办“三步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命根据临床经验,重庆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罗真春为大家送出一份“蜇伤后三步急救法”。第一步:挑刺 仔细观察有无残留的毒刺,尽可
2023-09-14 00:25:00
假期野外踏青,慎防蛇蚁蚊虫叮咬!
...子,10月1日上午在野外散步,不幸左足被疑似野生毒蚁的昆虫咬伤,立即出现全身斑丘疹、头昏乏力、呼吸急促、面颈部肿胀等急性过敏症状,并引发休克。▲被昆虫咬伤休克女子被紧急送医救
2023-10-06 01:28:00
女子爬山被马蜂叮咬引发多器官衰竭,医生提醒
...发生。2023年10月,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一村庄里发生一起马蜂蜇人事件,5人被蜇伤并在当天及时送医救治,但遗憾的是,其中一对父女不幸身亡。2023年11月,杭州74岁大伯上山
2024-11-09 18: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
专家提醒:科学应对 做好流感病毒、诺如病毒预防防治
鲁网11月11日讯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5年滨州市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全市传染病形势研判和防控情况
2025-11-11 17:06: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乳腺癌年轻化趋势引关注,如何守护乳腺健康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里,乳腺癌似乎总与中年或老年女性相关联。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悄然改变着这一认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正逐年提前
2025-11-11 17:08:00
告别自我诊断!专家详解ED科学评估三步走
在生活中,不少男性朋友一旦遇到“那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就医,而是上网搜索、自我诊断,甚至偷偷买药尝试……然而,网络上零散的信息
2025-11-11 18:08:00
反复恶心、嗳气、咳嗽,可能是胃在喊“救命”!
很多老年人觉得,上了年纪偶尔 “恶心”“嗳气” 很正常,要么自己随便吃点药,要么干脆硬扛。其实,这很可能是 “胃食管反流病” 在作祟
2025-11-11 18:08:00
【跟着节气学养生】立冬:养藏固本,护阳益肾
北风渐起,寒气初临,水始凝冰,地始冻封,万物进入休养闭藏的节气——立冬。如果说霜降时秋意尚存余韵,立冬则是正式跨入冬季的门槛
2025-11-12 04:03:00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