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7-01 08:56:00 来源:新智元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新智元报道

编辑:庸庸 乔杨

【新智元导读】ChatGPT发布一年多来,总是有人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取代,但最后总是演变成「狼来了」的故事。但这次不一样了,ChatGPT它来真的。

BBC的一篇报道,让reddit网友吵得不可开交。

报道是这样的:一个由60多位编辑和作家组成的团队,负责为科技公司撰写和编辑文章,逐渐被ChatGPT所取代,团队只剩下1个人和1个ChatGPT。

剩下的这个人,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修改ChatGPT生成的内容,让它显得没那么像机器生产的。

ChatGPT变成了主笔,人类则更像机器。

编辑们的「饭碗」不仅被AI夺走,曾经由创作带来的成就感,也一去不复返了。

so sad……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有网友开始逐渐想起了历史——

「When it came for the content farmers I said nothing, for I was not a farmer of content... 」

起初,AI追杀「内容民工」时,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内容民工」……

难道我们都要都要变成被替代的「沉默的大多数」了吗?

且慢,有网友持不同意见——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what? 编辑被AI取代=希特勒自杀?

fine. 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如果说,好的一面是,AI现在取代的是一些并不真正「富有创意且引人入胜」的工作,也就是那些需要一些智能,但更多的只是重复性劳动的工作;

那么,坏的一面是,这正是我们很多人正在从事的工作!

大卫·格雷伯在他所著的「Bullshit Jobs」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40%的工作都毫无意义。这些工作往往能带来很不错的收入,工作环境也极佳,只是它们都毫无意义,也最容易被机器取代。

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2023年,作家本杰明·米勒(化名)的事业蒸蒸日上。

他领导着一个由60多名作家和编辑组成的团队,发表博客文章来为一家科技公司做宣传,这是一家打包和转售从房地产到二手车等各种数据的公司 。

在米勒眼中,「这确实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工作」,可以发挥他的创造力,还能够获得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合作的机会。

直到有一天,米勒的经理告诉他,「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降低成本」。

一个月后,公司引入了自动化系统。

米勒的经理将文章标题输入在线表格,人工智能模型就会根据标题生成大纲,米勒的电脑上就会收到提示。

他带领的撰稿人无需再自己构思,而是根据这些提纲撰写文章,米勒会在文章发表前进行最终审核。

这种工作模式只持续了几个月,团队就迎来了第二次「自动化」的消息。

接下来,由ChatGPT负责撰写文章的全部内容,米勒的大部分团队成员都被解雇了。

剩下的几个人面临着一项更没有创造性的任务:润色ChatGPT低质量的文本,使其看起来更有「人情味」。

时间来到2024年,公司解雇了米勒团队的其他所有成员,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突然之间,我一个人开始完成之前所有人的工作。」

每天,他都会打开人工智能编写的文档,来修改机器人犯的错误。

「我开始觉得自己才是机器人」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做的是让文本看起来不那么奇怪和尴尬,删掉那些太过正式或热情过头的语言。」

总是重复这个过程让米勒觉得非常无聊,他开始觉得自己才是机器人。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米勒的经历并不罕见,行业内,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工作——

新工作的出现:帮机器人改稿

这种新兴起的工作,就是修复机器人的劣质写作。

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的文案撰稿人Catrina Cowar表示,「我们正在给机器人稿件添加人性化的元素,这通常需要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的、发展性的编辑」。

首先,需要把那些泛滥的「因此」和「尽管如此」删掉,另外,你必须得对所有细节进行事实核查,因为人工智能会产生「幻觉」而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这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因为人工智能总会在那些你不易察觉的地方轻率地「添枝加叶」。

工作时间更长,报酬却更低

Cowar对此感到疲惫,让AI写的文字更像人这件事情,通常比自己从头开始写一篇文章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报酬却更低。

「在你找工作的平台上,每词最高约按照10美分计薪。但当你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会发现,这被认为是一份『编辑』工作,所以通常你只能得到每个词1~5美分。」

这项乏味得可怕的工作,报酬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其他行业也能够看到类似的例子,低薪人员默默地为机器提供动力,可能是协助自动订购系统,也可能是数据标注。

到底哪种表达方式更「像人」

随着越来越多低质量的机器生产的内容充斥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检测软件,来检查文本是否是机器生产的,已经成为文案领域的常见做法。

吊诡的是,AI在与AI对话,人成了最不重要的。

先用AI生成内容,再用AI检查到底是不是AI生成的。

人在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可能也起到了一个「造型」的作用吧——把AI写的东西改造得像是人写的。

更离谱的是,去年,一批作家甚至表示,他们因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探测器的虚假指控而失业。

而且,根据Cowart的说法,这些拥有人工智能检测软件的自由写作平台往往会「两头通吃」——一边雇佣编辑修改AI写的稿子,一边用AI检测。

这就要求编辑们要不断随着探测器的更新而更新写作方式——哪些内容会被标记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规则会不断变化。

这让Cowart崩溃了,「英语有一百万种方式表达同一件事,但哪一种是更『像人』的?我猜不出来。」

最后一个人也被解雇了

好景不长,米勒「帮机器人改稿」的工作时代也突然结束了。

坚持了几个月的重复编辑工作,他被召集去参加一个意想不到的会议。

2024年4月5日,他被解雇了,理由是公司认为米勒只是另一个不必要的「人为干预层」。

AI正在抢走谁的工作?一个人使用ChatGPT取代了60名员工

又一次被取代

本来以为自己会失业在家的米勒,幸运地找到了一个新的机会,虽然这个新的机会看起来相当讽刺。

他在UnDetectable AI找到了一份工作,顾名思义,这家公司专门开发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更难以识别」的软件。

换言之,米勒又被取代了一次。人工智能正在取代他被人工智能取代后不得已做的工作。

但UnDetectable AI首席技术官Bars Juhasz却非常乐观,「当汽车在马车时代首次出现时,人们的反应就像是世界末日了。但社会总是在适应。」

「我们将看到很多工作被取代,而自由职业者将受到最严重的打击,我确实同情他们。但这些靠『帮AI机器人改稿』获得报酬的人都是出色的机会主义者,当然,他们还算不上伟大的机会主义者。那些学会使用新技术工作的人将会没事。」

「出色的机会主义者」米勒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的呢?

「我制造了很多垃圾,这些垃圾充斥着互联网并摧毁了它,甚至没有人读过。」

AI会抢走你的工作吗

很难说。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不安的十字路口,一些专家警告说,ASI(超级人工智能)将很快取代大多数人类工作,而有的人则认为不会有那一天。

也有人认为我们正在走向人工智能和人类协作,而不是竞争的未来。

但是就像米勒等人的经历一样,AI的发展已经让一些人承担了令人痛苦的结果。

现实选择是必须适应AI

但对于文案界的一些人来说,人工智能的到来是好事还是坏事取决于如何对待它,以及你的职业生涯有多远。

一些作家表示,将AI运用到他们的创作过程中甚至可以改善他们的工作。

美国作家与艺术家公司 (AWAI) 是一个为自由作家提供培训和资源的组织,他们主动为其成员举办各种人工智能课程的培训。

AWAI总裁Rebecca Matter表示,人工智能课程目前是该学院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课程。

Matter认为,「对于那些以文案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风险不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抢走他们的工作,而是他们能不能适应AI。这可能会让人不舒服,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她还表示,对于她认识的大多数作家来说,向人工智能世界的过渡都很顺利。

事实上,AI已经成为文案写作过程中固有的一部分,以至于许多作家现在将个人「人工智能政策」添加到他们的专业网站上,以解释他们如何使用该技术。

甚至对AI使用巧妙得当,还可以拿到普利策新闻奖。

拥有九年经验的文案撰稿人Rebecca Dugas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天赐之物」,让她在更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同样高质量的作品。

「只要我的客户满意,我不会拒绝使用人工智能。无论是集思广益、市场调研,还是在我为文案冥思苦想的时候,它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共同创意合作伙伴。」

对于那些对AI持保留态度的客户,他们支付更多的费用就好。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变得更好,可以预见的是,一些企业将转向ChatGPT和其他工具来满足他们的写作需求,而不是雇用人类。

但即使是这样,Dugas依然很乐观,她认为,如果你不了解文案写作,你就无法判断人工智能产生的效果,这意味着,有才华的知名作家总会有高薪工作。

但处于职业生涯低端的文案撰稿人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2: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得多。他还指出,该团队目前正在研究下一代显示技术、人工智能(AI)、用于AR/VR头显的功能,以及用于智能手机的低功耗处理器技术和下一代电池。
2023-09-16 21:52:00
肠子悔青!传奇投资人德鲁肯米勒:卖出英伟达是“重大错误”
...初以来又上涨了174%,周一收于历史新高。英伟达一直是人工智能热潮的主要受益者,向顶级云计算公司和大语言模型的最大开发商出售其图形处理单元(GPU)。今年早些时候,德鲁肯米勒
2024-10-17 09:09:00
世另我?国外小伙用必应+chatgpt复刻自己最好的朋友
...是真的,六个好朋友是真的,情感是真的。而这些东西,人工智能显然是不可能取代的。
2023-04-19 23:23:00
传奇投资人德鲁肯米勒:债务上限辩论令人沮丧 美国经济濒临衰退,或硬着陆
...衰退中复苏,铜业、房地产行业、生物技术公司和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可能会成为大的受益者。德鲁肯米勒持有英伟达和微软的股票。“人工智能是非常非常真实的,可能会像互联网一样有影响力
2023-05-10 13:36:00
49%的人害怕ai抢饭碗,2/3打工人时间不够用
...以下3个问题。数字债务正在使创新付出代价有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员工联盟每个员工都需要AI能力数字债务正在使创新付出代价我们都背负着数字债务:疯狂涌入的数据、电子邮件、会议和通知,
2023-05-18 15:03:00
亚马逊警告员工不要向ChatGPT分享机密,包括正在写的代码
1月25日消息,自从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于2022年11月发布AI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来,后者在科技领域受到热捧
2023-01-25 16:00:00
...创公司Etched正在崭露头角,打算开发一款竞争性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挑战英伟达。这家仅成立两年的公司,总部位于苹果公司所在地的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刚获得了1.2亿美元的风
2024-06-27 09:15:00
InfoComm 2024 | 惠普 Poly博诣携多款新品 打造混合办公双赢格局
...惠普Poly博诣以 “AI协作、惠领未来” 为主题,推出以人工智能驱动的专业音频和视频解决方案,面向大中小型不同规模空间、个人桌面和移动等多样化的混合办公场景,为企业及员工提
2024-04-18 18:00:00
...趋势洞察和首要事宜2024年11月19日,中国上海--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能培养和员工福利
2024-11-19 12:3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报讯 日前,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中国RoHS)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2025-09-10 10:54:00
人工智能赛事火热,百余选手角逐“最强大脑”“算法高手”指尖翻飞 键盘之上跃动智慧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嗒嗒!嗒嗒!”9月7日的南京开放大学(南京工匠学院)赛场内
2025-09-10 07:43:00
□通讯员陶炎鲁荟宇林爽姜静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以前我每个月都要从承包商系统中手动导出考核明细表,再结合管理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并编写通报材料
2025-09-10 07:44:00
5G小微基站 米粒芯片“守门”这种滤波器芯片出自宁企,用于商场、地下车库等场景,使国产高端滤波器实现弯道超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 实习生赵璇 通讯员麒轩9月9日
2025-09-10 07:44:00
“贵州白酒云展会”数字化平台于“一码贵州”正式上线
多彩贵州网讯 9月9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盛大开幕之际,“贵州白酒云展会”数字化平台于“一码贵州”正式上线
2025-09-10 00:50:00
投洽会期间厦门火炬高新区共有41个项目完成签约 计划总投资约433亿元
投洽会上,火炬高新区企业展示的芯片产品吸引客商关注。(本组图/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剑豪 摄)多家位于火炬高新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亮相投洽会
2025-09-09 08:44:00
刚刚过去的暑假,“工厂游”火爆出圈。多地工厂纷纷敞开大门,推出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而在社交平台上,“工厂游”的攻略被大量转发
2025-09-09 08:46:00
东南网9月8日讯(通讯员 苏培婷)9月5日,由大田县总工会、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联合主办,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工会承办的首届“电力工匠”职业技能竞赛AI技术应用项目比赛圆满落幕
2025-09-09 09:28:00
本报讯 作为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主办的行业盛会,第45届(2025)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与第17届中国国际日化产品原料及设备包装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国际日化展”)将于今年10月15日至1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09-09 10:44:00
摩登中国时尚展传递中国皮革强音
本报记者 解 磊 文/摄为了满足人们对鞋包服饰等消费需求,为国际国内品牌企业、特色区域、独立设计师提供一个高端商贸合作
2025-09-09 10:44:00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涌现出许多新亮点,其中一个令人意外却极具代表性的现象是:碳纤维最大应用市场,竟然不是航空航天或风电叶片
2025-09-09 10:45:00
获SIAL创新金奖:纸沙拉沙拉脆片掀起零食健康新主张
消费日报网讯 9月1日,在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举办同期,第24届SIAL创新大赛获奖榜单正式发布。湖南立方体食品有限公司选送的产品纸沙拉沙拉脆片荣获金奖
2025-09-09 11:17:00
王腾发微博辟谣:有失职,但没有窃取机密出售
9月8日,王腾发布离开小米的微博,当天,“小米王腾因泄密被辞退”登上热搜。此前,2023年8月25日,王化曾发博表示,欢迎王腾回京~好好干
2025-09-09 11:18:00
王腾深夜发文离开小米,其曾被赠“谨言慎行”T恤
9月8日晚,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发布微博: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2025-09-09 11:18:00
前零一万物联创戴宗宏创业:20人团队,能干上百人的AI定制项目
文|周鑫雨编辑|苏建勋国内市场、ToB、定制化——每个词都踩到了当下AI创业的雷点上。但这恰恰是前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戴宗宏
2025-09-09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