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阳日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
比盛夏7月高温更热的,是暑期档。
提起“暑期档”,通常的反应是电影院线。作为与春节档、国庆档并列的三大档期之一,影院“暑期档”时间跨度长、上映影片类型多,是每年电影市场的重要节点,也是各大片方的“必争之地”。票房数字可以说明这一点:从2020年到2022年,过去三年暑期档总票房分别是36.2亿元、73.81亿元、91.36亿元,2023年暑期档截至7月底,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今年暑期档的特点是:国产影片接棒成为“爆款”。先是陈思诚监制的《消失的她》,再是王宝强导演的《八角笼中》,继而是追光动画出品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及乌尔善执导的《封神1》。在票房表现上,《消失的她》和《八角笼中》名列前二,两部电影几乎拉动了整个档期,贡献了超半数的票房。《新周刊》如是分析这两部影片的火热:“《消失的她》有很多反转,但反转更多依赖的是人性,深不可测的人性是推进故事发展的关键,而不是在开篇不停地埋悬疑点。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观看门槛,观众随着剧情的深入能深刻理解‘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性’,从而产生强代入感。”“《八角笼中》为底层出身的群体及其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隐喻:现实有如‘八角笼’,生活在其间的‘选手’,只有拼尽全力将对手击倒、制服,才能脱离笼中。”换言之,《消失的她》让人警惕“人性的牢笼”,《八角笼中》教人突破“现实的牢笼”。
《长安三万里》和《封神1》则取材中国古代文化。前者讲述的是盛世之下,李白、高适等一众诗人的人生沉浮。一千余年后,王昌龄、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人的诗作早已成为经典,而对于经典的仰慕,使我们很难体会到古人在自己时代的种种逆行。在这个意义上,《长安三万里》提供了一个角度,让观众一窥唐人或得意或失意,或富有或贫穷,或拘谨或放达的生命状态。《封神1》取材《封神榜》,《封神榜》近乎一个万花筒,不同的主角可以发展出不同的轨迹,不管是1979年的动画片《哪吒闹海》,还是近些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爆。还有《封神传奇》《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的“前仆后继”,都说明了它一直被需要着,并且有近乎无限的讲述可能。“中国观众太喜欢《封神》这个IP,也太需要它了。里面的角色,都曾经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留下了记忆。”《文化纵横》杂志将两部影片的火热归结为“怀旧”:“集体的怀旧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想象空间,从而为个体提供暂时的安息之地;个体也在与自己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其他个体产生联结,从而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今年火热的演唱会,扩大了“暑期档”的外延。《壹读》盘点7、8月暑期档,有五月天、周杰伦、薛之谦、任贤齐、林俊杰等22位明星开唱。演唱会规模动辄数万人,演唱会经济如火如荼,演唱会门票最高售价达2580元,演唱会整体票价上涨幅度达10%——15%。即便如此,一票难求仍成为当下演唱会的常态。为什么要看演唱会?《中国新闻周刊》相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超七成人是为了看自己喜欢的明星,也有超半数人是去“凑热闹”。与此同时,演唱会还是当代人的 “疗愈中心”和“避难所”,选择“放松身心、娱乐消遣”和“享受音乐,获取精神价值”的比例约占四成。
《人物》杂志则给了一个诗意的回答:看演唱会就只是为了一个东西——“时刻”。那个时刻,突然,某一个旋律、某一句歌词、某一幕特效、某一个表情、某一个眼神、某一个念头,会穿透整个表演空间,直直地打入你的胸口。这一刻脱离了日常,所有恼人的事情:硬邦邦的椅子、小到快看不见的表演者、有如挤在沙丁鱼罐头里的场地、昂贵的票价等,早就通通抛诸脑后,连前面那颗频频挡住视线的大脑袋都变得有点可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