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72岁,我发起了“抱团养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5 09: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72岁,我发起了“抱团养老”

2019年10月,“养老团”上了电视节目。

72岁,我发起了“抱团养老”

2021年,老蒋(右)回来看望老朱。

72岁,我发起了“抱团养老”

老蒋

72岁,我发起了“抱团养老”

王桂芬

72岁,我发起了“抱团养老”

“养老团”每天的伙食账本。

口述 王桂芬 整理 李郁葱 线索提供 老蒋

我叫王桂芬,今年79岁。年轻时我当过厂长,工厂出来的说话都比较直接,别见怪啊。

我知道你的来意,是要我说说杭州市郊这栋别墅里“抱团养老”的故事。我记得发起“抱团养老”的2017年,报纸上说,我们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养老就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不过,我发起“抱团养老”,主要是为了我的老伴朱荣林。当时他得了癌症,意志消沉。一儿一女都很孝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时刻陪着我们不现实。

我就想,怎么样才能让老朱快乐起来。

碰到这么好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们就在一起了

这个隶属余杭的村子很小,统共不过20户人家。1940年,老朱就出生在这里,他是正宗的农民子弟,杭州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就在市里的中学教书。

我比老朱小5岁,从小住在西湖边的荷花池头。1963年,我考进杭州化工学校,和老朱在同学家里认识了。我知道老朱对我有点意思。

毕业时,我分配到台州的天台机械厂,户口也被送到了那里。天台很远,一路坐车颠簸得很。我想,和老朱是没缘分了。

没想到,老朱把自己的工作和户口也迁到了天台。碰到这么好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们就在一起了,1969年结婚,生了一儿一女。用儿子的话说:“爸爸这一生做得最对的事就是娶了妈妈。”每次这么说的时候,老朱就会笑而不语。

一直到1982年,我们才调回杭州。老朱去了瓶窑中学,我到了瓶窑医学化工厂。

退休后,我们好日子来了,两个人出门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2010年,儿子出资,把村里的朱家老屋拆了,盖起这幢三层楼的别墅,供我们养老。

别墅造好后,老朱再也不想回城里住了。城里不管什么房子,他都嫌小。这里整个村子都是亲戚朋友,大家说说笑笑,远比独门独户要开心。

当时我吃不准,会不会有人来应征。但报社的记者说,报名很踊跃

2012年,我和老朱搬回村里住,开开心心过了四年。

那次,老朱做完体检,我们一起去江西旅游。人还在路上,医院就打来电话,老朱查出了膀胱癌,需要马上动手术。

前前后后,动了三次手术,病情是稳定了,但老朱,人完全变了,不爱说话了。一道出门,他不光走得慢,落在我后面,有时我回头一看,他脑袋和双肩探出,后背弓着。

老朱变成这样,我说不出的难受。生病对他打击太大了!正好我从报纸上读到,余杭有个阿姨在搞“抱团养老”,可惜搞失败了。

我给老朱看报道,指了指家里三层楼的别墅,“要不我们也试试?”我想他开心点,有些伙伴一道说说话,我自己也可以减轻一些家务负担。

老朱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多一点人在一起,烧菜也可以多几个品种。而且我们有9个房间,每间房都配备了独立卫生间,蛮有优势的。

在周末的家庭聚会上,我们把想法和孩子们说了,儿女都支持。唯一的要求是,周日最好能把房子腾出一两间来,让我们家里人享受天伦之乐。

2017年5月8日,我在杭州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租启事”:招募年龄差不多的老人住进自家别墅。

我们计划招4到5对老夫妻,年龄在六七十岁的,最好不是独居老人。因为以后大家轮值烧饭、买菜,年龄太大或者身体不好,就难办了。

当时我吃不准,会不会有人来应征。但报社的记者说,报名很踊跃。

10天后,记者整理了一份100多对老年夫妻的资料给我。

他们和我们年龄相仿,大多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历过下乡插队、兵团建设,退休前的职业五花八门,有印刷工、电信工、销售员。现在孩子都大了,各自成家了,也和我们一样,面临着“孤独”。

毕竟是要生活在一起,我们也很谨慎,希望住进来的老夫妻经济上不能太计较,说话上能多包容。一个月里,我们邀请了一些条件合适的老夫妻来“面试”。

“面试”些啥呢?就是带着来应征的老夫妻去“农家乐”,一起吃饭、喝茶,打几圈麻将。大家都是AA制。这些细小的地方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

在每一天的热闹中,我们驱散了衰老和孤独。老朱的笑容多了,人也开朗起来

2017年7月3日,五对“面试”成功的老夫妻正式入住,我们的“养老团”成立了。

我当过厂长,管理过200多人的厂子,所以一开始就给“养老团”制定了详细的章程。我们所有的经济账目都是透明的。

住进来的五对老夫妻,都是杭州本地人。租给他们的房间,朝南的月租金1500元,其他朝向的房间每月1100元。

这个房租可不是给我和老朱的,而是支付三个工人的工资。厨师阿姨每天做两顿饭,月薪2000元;修剪草木的园丁,月薪也是2000元;保洁阿姨一周打扫两次,每月1200元。

我在饭厅放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了每个老人的名字,吃一顿早饭,画一划;午饭或者晚饭,画两划,月底按“正”字笔画数结算。

住进来的老人都很相信我,比我年纪小的,客气地叫我一声“大姐”。不像老朱,一开口就是“老太婆”。

“养老团”成立后,每一家都认真执行轮值的规定。当值的那家负责做早饭、买菜、帮厨、洗碗。原本冷冷清清的房子热闹起来了。

每天下午4点半,厨房里的烟火气就飘荡在村里。喜欢烧菜的小张(他61岁,我喊他小张),主动钻进厨房,帮烧菜阿姨做饭。

这时候,小张的老婆小玲正和我们在楼上“砌长城”(打麻将)。在每一天的热闹中,我们驱散了衰老和孤独。

我最开心的是,老朱的笑容多了,人也开朗起来。

老蒋说,人老了反而更需要朋友,需要社交

这栋别墅,始终维持在11个人,大家年龄加起来超过了600岁。

不是夫妻共住吗,为什么会是单数?是70岁的阿花报名时撒了谎。真见面时,她其实是一个人,丈夫早年去世了。

老朱看她心诚,就让她留了下来。

阿花是国企退休职工,有一儿一女。她和女儿住,如今孙辈都已上学,子女白天忙于工作。阿花住到我们别墅来,也是给自己找一条出路。后来,她一直住到我们“养老团”解散。

老蒋夫妻是名额空出后,中途加入的。老蒋以前是拍电视的,见多识广,和老朱很快成了好朋友。后来“养老团”解散了,他还常常回来看看老朱,给了我们很多安慰。

老蒋很有特色,戴一顶洋气的贝壳帽,头发有点长,穿格子衬衫,外面罩一件西装背心,“木牢牢”像艺术家嘞。

老蒋在城里有两套房子,还常到横店影视城客串一两个角色。老蒋的儿子工作也很好,每个月都劝爸爸出去旅游,他报销来回路费。

老蒋很想把“抱团养老”继续做下去。他说,人老了反而更需要朋友,需要社交。

老蒋搬进来时,带了一条黑白相间的中华田园犬,叫“格格”。“格格”性格特别温顺,一来就和村里的“土著”狗交上了朋友。

老蒋说:“看,动物尚且有交朋友的需求,何况人?”

老蒋还说,一个人从退休到离开,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衰老。他说,也许哪一天,他会写一本专门讲老年生活的书。

今天吵过,明早又坐在一张桌子前,从同一个盘子里夹起同一个菜

我本来想,大家饮食习惯差不多,一起生活多好。但有的时候,也会遇到一地鸡毛。

最简单的矛盾来自一日三餐。这个人喜欢吃肉,那个人喜欢吃素,怎么弄?体重190斤的交这点饭钱,体重100斤的也交这点饭钱,后者觉得自己吃亏了。

有的人习惯早起,有的人喜欢晚起。两拨人的起床时间要差4小时。冬天用高压锅煮稀饭,晚起的人就会抱怨稀饭冷了。

后来,我专门去换了一只有保温功能的高压锅。

渔儿和菊儿,是第一批入住的房客。每次值日,她们会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买便宜几角钱的菜,还喜欢多买一点,剥完的豆子拿袋子密封好,放进冰箱,下雨天就不用买了。

老蒋就觉得过日子没必要这么节省,新鲜的豆子才4元钱一斤,跑到那么远的地方,买来后还要放进冰箱速冻,有什么好的?

老蒋的话也很实在,“再过十几年,想吃也吃不了,想动也动不了,这人生最后一段路,为什么不好好享受?”

渔儿和菊儿觉得有道理,但听过,也就听过了。下次买菜,她们还是老样子。

再比如吃菜,我和老朱是主人家,一般最后一个去夹菜。通常这时候,盘子里的好菜已经被夹光了。要说我们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还真不是。

再比如打扑克,有的人特别较真,输了牌就光顾着埋怨队友。后来嘛,这个晚上唯一的娱乐活动,从此关张。大家吃完饭,散完步,各自回房。

像不像小孩子?这么多老人在一起,也和小孩子一样,今天吵过,明早又坐在一张桌子前,从同一个盘子里夹起同一个菜。

来我们这里,有人就是为最后的养老做准备,学习“如何不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啊,十根手指尚有长短,何况人?有人一直留到了“养老团”解散,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场。

有一天,渔儿睡觉前突然感到头晕、心慌,她先生当时去旅行了。

我们放心不下,打了120,把她送到瓶窑镇上。到了医院,她不舒服的症状好了许多。一做检查,也查不出器质性的毛病。

等渔儿先生回来后,两夫妻一商量,还是决定结束集体生活。消息刚透出去,一对老夫妻就赶来看房子。

这对夫妻,老太太74岁,上楼梯要一个台阶迈两步。老先生78岁,耳朵不太灵光。我担心他们年纪偏大,本想周末见完其他人再作决定。经不住他们再三表达诚意,最终答应试住3个月。

后来,他们住了7个月,身体吃不消了才搬走。也算是体验过“抱团养老”了。

我们的房客大多是“50后”,他们的子女大多是独生子女。于是,他们就有一种心理感觉,觉得自己是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人,而且以后势必要住养老院。来我们这里,有人就是为最后的养老做准备,学习“如何不给别人添麻烦”。

60多岁的小徐夫妻要走了。他们86岁的老父亲突发疾病,家中无人照料。这给我和老朱提了个醒,“养老团”最好能有个医生入住。

小徐夫妻走后,我们确实招到了一对新夫妻,男的当过医生。但住了不到两个月,医生夫妻走了。

那个医生有70岁,以前中风过,左手仍旧一抖一抖的。有一次一起吃饭,医生没端稳饭碗,菜撒了一地。有人就笑出了声。

我赶紧瞪了那人一眼,可医生夫妻还是感觉到了。

又有人发牢骚,说医生中风过,万一发病怎么办?这里是乡下,救人有困难的。

这话大概也被医生夫妻听到了。第二天,老两口便结清房租,去苏州投靠独生女儿了。

“没有一个媒体是我找来的,都是记者主动上门,这说明了什么呀?”

天都黑了,我们正在吃饭,突然有人敲门。

是一个西安来的老太太。她不晓得从哪里知道了这个“抱团养老”,背着一捆棉被、一罐辣椒酱,就来杭州了。

老太太的女儿在广东打工,她一个人没有其他地方去。

当时房间已经满了,我请她在沙发上睡了一晚。第二天,狠狠心,把她劝走了。

这样慕名来的“不速之客”很多。主要那几年,我们“抱团养老”的故事被太多媒体关注。除了接待来访的记者,我们还经常受到邀请,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制。

有一次,我和老朱,还有老蒋三个人,早上8点不到就出门了,到杭州电视台录节目。地铁上,老蒋掏出三四页密密麻麻的稿纸,拿起钢笔又添了两句。

我说,“人家问什么,随便讲就好啦。”

但老蒋心细、认真。他有个文件夹,收藏了2017年以来所有关于我们“抱团养老”的报纸新闻。说真的,他很像我们“养老团”的新闻发言人,但老蒋不承认。他说,“没有一个媒体是我找来的,都是记者主动上门,说明了什么呀?”

说明全社会都在重视养老问题啊!

有一位研究“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的高校老师,看到央视新闻频道关于我们的节目后,专程来杭州拜访,说要“取经”。

还是老朱看得开。他说,人到了这个岁数,名和利都是空的,上新闻也不过图个热闹。我们“养老团”最关心的是,“我活着,还健康”。

去年,老朱不在了。现在,老蒋有时过来看我。

他会打开他那个文件夹,指着一张张照片跟我说:“这个是法国记者爱丽丝,正在采访朱老师。”“这个是我们去北京中央电视台,参加《夕阳红》节目的录制。”

老蒋算了下,从2018年起,一共有三四十家国内外的媒体,还有七八所大学的老师、学生,来过我们这里采访、调研,考察“抱团养老”的首个“成功”案例。

我们成功了吗?我问自己。起码,那几年是成功的吧。

我们的“养老团”散了,即使重头来过,也不可能是原班人马了

2019年农历年底的一天,老蒋和妻子抱着小狗“格格”离开,像往年一样回家过年。我们挥手告别,相约再见。没想到一个月后,新冠疫情就来了。

再像以前那样过集体生活,显然不现实。老蒋夫妻的衣服、鞋子、电水壶这些私人物品,一直留在别墅。这一留,就是三年。

我常常回想起从前。那时候,老蒋会和老朱开玩笑,他们就像真的两兄弟。餐桌上,菜上来,我往老朱碗里夹了一只虾,一块东坡肉,几片青菜。老朱颤巍巍地用筷子,将肉捣成两半,再小心翼翼夹起来,放进嘴里。

老蒋就坐在旁边,也给老朱夹起一只虾,接着聊起死亡,“能吃的时候就多吃点”。

老朱听了,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老蒋又说,“你要少睡一点,反正以后还要睡很久。”老朱又笑了。

“抱团养老”的房客中,有人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还不到60周岁,癌症。也有人继续潇洒人生,旅居在泰国,和老外一起翩翩起舞。

我们的“养老团”是散了,即使有机会重头来过,也不可能是原班人马了。因为,对我最重要的人,老朱已经走了。

我最宽心的是,最后那几年,有那么多说说笑笑的人陪伴着,至少老朱是开心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州夫妻造大别墅,找陌生人抱团养老:有6个空房间!有山有水还帮做饭,要求亮了
(原标题:杭州夫妻造大别墅,找陌生人抱团养老:有6个空房间!有山有水还帮做饭,要求亮了)我在余杭百丈建了一座别墅,花了200万,除去自己的房间,别墅里还有10个空房间。“就我和丈
2023-03-09 10:17:00
好山好水,却好寂寞杭州大姐想找人抱团养老
...转自:钱江晚报好山好水,却好寂寞杭州大姐想找人抱团养老因疫情暂停的“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也将重启汤大姐的乡间别墅抱团养老,是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被频频提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2023-03-09 06:05:00
老朱家来了客人  农活不愁了
...外出务工为主,村子里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绥江县发扬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在回望村动员留守老人成立了一支“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探索出抱团取暖、守望相助的
2023-08-26 00:10:00
...到了老朱手里并说道:“我不会使用取款机,每个月来领养老金都是麻烦你,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听说你马上要退休了,我把自己养的花送给你。”原来,这位老人是网点的常客,由于不太熟悉自
2024-08-12 15:24:00
找人抱团养老却被质疑炒作杭州汤大姐有话要说
...“就两人住在别墅里,感觉很孤单,想找一些老伙伴抱团养老,人多热闹。”(详见本报3月9日5版)此事报道后,引发众多媒体和网友的关注。汤大姐说,报道发出之后,每天有很多人联系她,
2023-03-13 06:05:00
护理员夫妻留浙过年 给老人暖暖的新家
...上贴着“福”字,大年初五的杭州拱墅区大关街道乐龄家养老园里一片和乐融融的年味儿。护理员刘美凤带领着老人们做手指操,同是护理员的丈夫刘殿龙则去食堂给老人们准备午饭。这是夫妻俩在
2024-02-15 09:00:00
打造“一站式”银发消费平台 擦亮“幸福养老”杭州品牌 第十一届“健康节·老博会”昨日开幕
...老、孝老”融融时光。本届展会主题为“幸福杭州 品质养老”,展出面积近10000平方米,规划了品质养老服务特展区、健康为老特展区、消费帮扶金秋行动供销展区和杭州对口地区展区、“
2024-11-09 07:15:00
婆婆索三千养老费,儿媳怒给2万断交:不帮小叔还贷非我责!
...和我们同住后,母亲便频频要求我们每月给予她3000元的养老费。她认为全靠我们才能安度晚年。我多次向她解释,我和小红的收入每月加起来也只有6000多元,扣除生活费、房贷、汽车贷
2024-04-24 16:16:00
杭州92岁老伯余生最大心愿就是装电梯,患癌老夫妻爬不动5楼去养老院却只住了一天…这个小区100多个单元,为什么仅加装了9台电梯?
...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做决定都是很果断的。” 和老伴去养老院却只住了一天老伴说哪怕只剩几个月也要回家2019年11月,申奶奶老伴因病送医,那天晚上是120救护员把老伴从五楼背下
2023-12-08 09: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