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飞行数据解码仅需6.19秒
浙商大成功研发“飞机巡检系统” 助力亚运航班安全出行
“苍云智安”团队正在做飞机巡检(图片由浙商大提供)
本报讯(记者 王厚明 通讯员 许英杰)最近,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航空客运服务合作伙伴的长龙航空,推出了多个批次的亚运航班。浙江工商大学的“苍云智安”学生团队与长龙航空合作,研发了一套“面向飞机日常起降检测的智能诊断系统”,大大提高了日常巡检效率,目前已完成前期安装与调试工作,开始投入使用,保障亚运航班的安全出行。
通常一架飞机落地后,航空公司会对飞机的黑匣子镜像数据(俗称“飞行数据”)进行解码,分析飞机的发动机系统、空调系统、刹车系统以及引气系统等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同时机务人员还会对飞机进行起飞前检测,了解外部是否存在部件损伤与缺陷。这样的检测将为飞机下一次安全飞行提供保障。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苍云智安”学生团队负责人介绍,过去国内的航空公司解码飞行数据时主要用国外的系统,每架飞机的解码耗时2—3分钟,飞机外表检测需要2—5位工作人员耗时约半小时。浙商大自主研发的这套诊断系统,通过分布式计算的飞行数据解码译码技术,对飞行数据的解码平均只需6.19秒,巡检机器人自动绕机对飞机外部图像进行分析,负责检测的机务人员减少到1人,检测耗时缩短到了10—15分钟,大大提升了检测的效率。
“这套系统的研发,可以降低国内航空公司对国外公司的技术依赖程度,同时将满足国内航空公司定制化诊断分析与适情维修的实际需求,减少了维护成本和资源消耗。随着检测效率的提升,还可以减少飞机在地面停留的时间,提升机场的起降效率。”该负责人笑言,之所以会开发这套系统,是在一次次对萧山机场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了国内航空在飞机日常检测上有智能化改进的空间。他与拥有数个国家级机器人竞赛获奖经历的同学组建了团队,花了约两年的时间,终于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目前咱们国家也在研制大飞机,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技术研究,助力解决更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未来为国产飞机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该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团队将钻研国产航空发动机检测技术,以期为将来飞上蓝天的长江系列航空发动机提供检测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