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唯有自立才能自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06 03: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有这个信念:唯有自立才能自强。

在我国最早的航天科研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聂荣臻元帅就提出“自力更生为主”的工作方针。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取得了“八年四弹”、“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等里程碑式的胜利,使我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越是在困难的发展时期,越能体现出中国航天事业走自力更生道路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下达的航天任务逐渐减少,中国航天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面对经济上的困难,我国提出抓住当时国际上缺乏价格低廉、运行可靠的航天运载工具的有利时机,研发出新型火箭,打入国际航天发射市场。

老院长钱学森曾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我们中国人搞不了?”老一辈科学家传承下来的航天精神,给予了我们莫大的精神力量。

为了满足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主流需求,我们提出要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研制运载能力与航天飞机相当的新型捆绑火箭,取名“长二捆”火箭。经过艰苦谈判,一家美国卫星公司终于同意用“长二捆”火箭发射通信卫星,但是却提出了一个苛刻条件——在签订合同后18个月内必须实现首次发射成功,否则就要赔款。

即便如此,我们中国航天人充满必胜信心,拿出了赛跑冲刺的劲头开展研制。有一次,设计工作陷入困境,在场的设计人员就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用歌声来加油、打气。终于,在短短18个月内,我们自主突破了以助推器捆绑技术为代表的30多项关键技术,设计制造出第一枚“长二捆”火箭,并于1990年7月首次发射成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长二捆”火箭的成功发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打开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大门,使中国成为国际航天领域有影响力的大国,而且在它的带动下,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并培养了一大批航天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就在中国火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之际,美国一些政客污蔑中国窃取美国敏感航天技术,并出台了禁止使用中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的法案,使我们不得不重新面临国际封锁局面。多年来,面对诸如此类的困境,我国科技工作者自立自强,还是步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正在向航天强国进发。

回顾这段曲折的历史,它是自力更生的航天发展道路的伟大胜利,是在重大航天工程中“出成果、出人才”的生动实践。这对于新时代的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无疑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与指引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提高到9.2吨。这型火箭名为“长征二号E”,也被称为“长二捆”。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这是我国与外方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
2024-06-14 03:57:00
中国航天“常胜将军”王永志走了,这3件事他干了一生
...涯中,王永志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被誉为中国航天界的“常胜将军”。在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10年时间跨越了国外40年的航天发展历程。图源:中国
2024-06-14 09:35:00
独家!珍贵航天老物件,错过这次就很难再看到啦
本文转自:央视网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下称:航天一院)主办的《航天记忆——“记录航天历史 弘扬
2023-04-24 10:28:00
...闹,就在昨天,新型火箭长征八号改首飞成功,也拉开了中国航天蛇年的大幕。长征八号改也称长征八号甲,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
2025-02-12 16:11:00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 王永志——时刻听从国家召唤 敢于赴汤蹈火
...空。整整3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立项到今天,有22名中国航天员造访浩瀚宇宙。王永志的一生,是时时刻刻听从国家召唤、敢于赴汤蹈火的一生。 1932年,他出生于辽宁昌图一个贫
2024-09-14 21:04:00
我国商业航天开启“拼单”模式
...星到一箭多星,中国商用航天一步步走向繁荣。不久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我国首次火箭竞拍公告,有卫星发射需求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来获得进入太空的机会。这一竞拍“共享火箭”
2023-07-09 23:48:00
改写多个领域的最高纪录!人类太空探索掀起新高潮
...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发射次数世界第一,同时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次数的新纪录。美国在2021年进行了51次航天发射
2023-12-29 10:36:00
...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记者从火箭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获悉,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8次飞行,也是
2022-12-29 13:52:00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
第500次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12月10日9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023-12-11 09: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聚焦酒博会|共赴“佳酿之约”,酒博会“新朋友”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9月9日至13日,以“汇全球佳酿促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举行。本届盛会不仅汇聚了众多行业“老朋友”
2025-09-12 06:01:00
潍柴船舶动力新能源产品,大会现场批量签单!
9月9日-10日,作为我国航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2025)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水运行业的200余家单位代表齐聚一堂
2025-09-12 07:05: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在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主题大会上,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首次发布2025中国科创未来之星企业研究报告
2025-09-12 07: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清晨,老山脚下的养蜂基地里,蜂农按规范检查蜂群,采集的蜂王浆样本贴着专属溯源码;生产车间内
2025-09-12 07:44:00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成果、需求集中发布
9月11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国展中心开幕。在合作洽谈区域,各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2025-09-12 07:45:00
从科幻到现实,脑机接口领域的“山海经”
工作人员正在对脑机接口产品进行研发、测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将小鼠与设备连接,研究人员即可通过查看小鼠的脑电波数据
2025-09-12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创建独立女性品牌仅一个月,相关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88%;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暑期推出“能喝的墨水”
2025-09-12 07:46:00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能够自动监控、及时预警的“两个半径”防机械伤害系统,可广泛应用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的智能环保电警摄像单元
2025-09-12 07:54:00
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久坐办公、高强度运动、年龄增长等因素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关节与骨骼健康。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氨糖钙片产品
2025-09-11 11:4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 通讯员 陈昌昊三十分钟完成理赔审批,三天内保险金到账,烟台市数据要素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
2025-09-11 11:58:00
近2000家企业齐聚服贸会 多款新品首发亮相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9月9日,记者提前探访各大场馆筹备情况
2025-09-11 12:46:00
引领行业消费保障新标准,兴趣岛推出“48小时自动退费”服务升级
随着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通过在线平台学习唱歌、书法、五禽戏、太极、摄影等课程,以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技能
2025-09-11 14:25:00
数智赋能 · 洞察未来 | 济宁银行举办首届数据创新大赛
鲁网9月11日讯9月9日,济宁银行首届数据创新大赛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数智赋能·洞察未来”为主题,旨在“以赛促创
2025-09-11 14:40:00
聚焦酒博会|深圳中喜酒业董事长凌春鸣:创始人IP打造品牌成为新趋势
“在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传统营销手段已难以突破。创始人IP打造成为发展关键,能赋予品牌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消费者建立深度信任
2025-09-11 14:53:00
【创客北京2025】360·中小企业AI驱动数字化转型专项赛圆满收官
9月10日,由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360集团共同主办的“创客北京2025”360•中小企业AI驱动数字化转型专项赛迎来圆满收官
2025-09-11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