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唯有自立才能自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06 03: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有这个信念:唯有自立才能自强。

在我国最早的航天科研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聂荣臻元帅就提出“自力更生为主”的工作方针。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取得了“八年四弹”、“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等里程碑式的胜利,使我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越是在困难的发展时期,越能体现出中国航天事业走自力更生道路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下达的航天任务逐渐减少,中国航天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面对经济上的困难,我国提出抓住当时国际上缺乏价格低廉、运行可靠的航天运载工具的有利时机,研发出新型火箭,打入国际航天发射市场。

老院长钱学森曾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我们中国人搞不了?”老一辈科学家传承下来的航天精神,给予了我们莫大的精神力量。

为了满足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主流需求,我们提出要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研制运载能力与航天飞机相当的新型捆绑火箭,取名“长二捆”火箭。经过艰苦谈判,一家美国卫星公司终于同意用“长二捆”火箭发射通信卫星,但是却提出了一个苛刻条件——在签订合同后18个月内必须实现首次发射成功,否则就要赔款。

即便如此,我们中国航天人充满必胜信心,拿出了赛跑冲刺的劲头开展研制。有一次,设计工作陷入困境,在场的设计人员就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用歌声来加油、打气。终于,在短短18个月内,我们自主突破了以助推器捆绑技术为代表的30多项关键技术,设计制造出第一枚“长二捆”火箭,并于1990年7月首次发射成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长二捆”火箭的成功发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打开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大门,使中国成为国际航天领域有影响力的大国,而且在它的带动下,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并培养了一大批航天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就在中国火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之际,美国一些政客污蔑中国窃取美国敏感航天技术,并出台了禁止使用中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的法案,使我们不得不重新面临国际封锁局面。多年来,面对诸如此类的困境,我国科技工作者自立自强,还是步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正在向航天强国进发。

回顾这段曲折的历史,它是自力更生的航天发展道路的伟大胜利,是在重大航天工程中“出成果、出人才”的生动实践。这对于新时代的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无疑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与指引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提高到9.2吨。这型火箭名为“长征二号E”,也被称为“长二捆”。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这是我国与外方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
2024-06-14 03:57:00
中国航天“常胜将军”王永志走了,这3件事他干了一生
...涯中,王永志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被誉为中国航天界的“常胜将军”。在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10年时间跨越了国外40年的航天发展历程。图源:中国
2024-06-14 09:35:00
独家!珍贵航天老物件,错过这次就很难再看到啦
本文转自:央视网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下称:航天一院)主办的《航天记忆——“记录航天历史 弘扬
2023-04-24 10:28:00
...闹,就在昨天,新型火箭长征八号改首飞成功,也拉开了中国航天蛇年的大幕。长征八号改也称长征八号甲,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
2025-02-12 16:11:00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 王永志——时刻听从国家召唤 敢于赴汤蹈火
...空。整整3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立项到今天,有22名中国航天员造访浩瀚宇宙。王永志的一生,是时时刻刻听从国家召唤、敢于赴汤蹈火的一生。 1932年,他出生于辽宁昌图一个贫
2024-09-14 21:04:00
我国商业航天开启“拼单”模式
...星到一箭多星,中国商用航天一步步走向繁荣。不久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我国首次火箭竞拍公告,有卫星发射需求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来获得进入太空的机会。这一竞拍“共享火箭”
2023-07-09 23:48:00
改写多个领域的最高纪录!人类太空探索掀起新高潮
...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发射次数世界第一,同时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次数的新纪录。美国在2021年进行了51次航天发射
2023-12-29 10:36:00
...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记者从火箭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获悉,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8次飞行,也是
2022-12-29 13:52:00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
第500次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12月10日9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023-12-11 09: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促进直播电商产业园(基地)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
2025-10-13 08:47: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 | “风神之眼” 开启智慧送风时代 美博助推安庆宜秀“智造” 出海
大皖新闻讯 “人在哪,风就到哪!”10月10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安徽往前赶” 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庆市宜秀区美博集团安庆智能化制造基地
2025-10-13 09:51:00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指导下,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推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食堂正式启用
2025-10-13 10:13:00
广州:“以税赋能”提振消费 黄金假期“好旺好彩”
羊城焕彩,共贺金秋。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快乐叠加”,又恰逢十五运会举办的冲刺阶段,广州旅游、餐饮、零售等消费场景迎来多轮热潮
2025-10-13 10:21:00
网友新手机号意外登录李玟账号,网易云回应
10月11日,有网友发文称,使用新办理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时,通过短信验证码直接登录了歌手李玟的账号。登录后,该网友还能在账号后台看到粉丝们发来的怀念私信
2025-10-13 10:34:00
雷军开启小米汽车高原测试,回应没舍得买8000元的小刀
10月12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微博发文:我们测试车队来到了盘龙古道,海拔3500多米,连续急弯的山路,30公里山路超过600多个弯路
2025-10-13 10:35:00
果立方郑州突围记:新消费品牌如何在中原大地完成势能跃迁
河南,一种新的入场规则过去,新消费品牌的“入场券” 似乎必须由北上广深来颁发:要在北上验证市场,因为这里聚集着引领潮流的年轻人
2025-10-13 11:01:00
2025 VDC安全与隐私分会:技术持续创新,夯实安全地基
2025年度vivo开发者大会于10月10日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以“同心•同行”为主题,开设主会场及11大分会场。其中,在安全与隐私分会上
2025-10-13 11:0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马传哲近日,在郓城农商银行重点行业营销专项汇报会上,某支行行长对升级后的智慧服务平台赞不绝口
2025-10-13 11:09:00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首张“职业弹幕人”罚单近期落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一家销售“燃咔果冻”的生物科技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
2025-10-13 11:14:00
海尔空调双11将推可感知呼吸、可一键托管等新发明
与利物浦、巴黎圣日耳曼并肩,和中国女排同行!当竞技精神遇上空气科技,海尔空调以“可触摸、可感知”的千人“众测”开启双11
2025-10-13 11:39:00
填补空白!海尔智能门锁主导的《AI智能锁》团体标准发布
随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 AI智能锁正成为市场新宠。奥维云网公布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超60%的用户愿为了AI智能锁而加价买单
2025-10-13 11:40:00
央视财经综合《新西兰先驱报》等媒体12日报道,美国微软公司将于10月14日起,停止对Windows 10系统提供安全更新和技术支持
2025-10-13 11:42:00
“大地之子”C位出道!深圳车展跨界顶流艺术IP,打造国庆打卡新地标
2025深圳国际车展在跨界融合中开辟新路径,通过引入现象级艺术IP“大地之子”,成功打造了一场艺术与汽车工业深度对话的盛宴
2025-10-13 12:10:00
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全面AI合作
10月11日,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面AI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海尔的全生态布局与阿里的全栈AI能力优势
2025-10-13 1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