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很少娱乐和休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明天下太平、安定,民生逐渐恢复,经济迅速恢复。这种现象已经接近朱元璋规划的蓝图了。
洪武二十六年最新的社会统计,全国的耕地面积已超过北宋耕地的最高数字,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元朝统计的最高人口数,天赋收入也超过元朝的两倍之多。
当然,这一切的代价是朱元璋必须超负荷的运转,不间断的工作换来的。这都极大地消耗着朱元璋的身体健康,而晚年的两次亲人去世,又让朱元璋的精神遭受了重大的打击。马皇后病死,朱元璋十分悲痛。而太子朱标的去世,则让他的精神几乎崩溃。史载朱标去世后第三天,朱元璋“御东角门,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因之大哭不止”。
第二年,朱元璋便大病一场,从此就疾病缠身,身体大不如从前。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朱元璋没能熬过去,在西宫卧榻上驾鹤西去。死的时候,他宣读了早已备好的遗诏,让他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同时,他还发布了最后一道命令“责殉诸妃”,也就是让妃嫔们为他殉葬。这道命令,复活了在中国已经消失了一千多年的人殉制度。
殉葬是先秦时代的制度,贵族们生前贪婪一切,死后还要把这些都带到坟墓中去继续享用,包括美貌的侍女。墨子曾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舆马女乐皆具。”我们考古学家发掘的战国以前的贵族大墓,都经常挖掘出累累殉人白骨。
春秋晚期起,人文精神基本觉醒,这种殉葬的做法就常常遭到人们的抨击。而秦国在西部边陲,文化较为落后,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殉葬者居然高达一百七十七人,这也遭到了诸多士人大夫的严厉批判,想墨子和荀子都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两汉之后,中原王朝彻底废除了殉葬的制度。
而朱元璋却让这种现象重现,殉葬死灰复燃。后宫中,除了张美人因四岁的女儿需要抚养免死外,其他的近四十位妃嫔、宫人都被迫自杀殉葬。《明朝小史》卷三载:“太祖崩,伺寝宫人尽数殉葬。”
朱元璋开殉人之先例,朱元璋的后代子孙们只能谨遵。明成祖朱棣死后,殉葬的妃嫔有三十余人。明仁宗死后有五个妃子殉葬,明宣宗死后有十人殉葬。至于明景帝,史书上仅记载“诸妃嫔唐氏等”殉葬,具体人数不明。这加起来殉葬的妃嫔总数在一百人左右。而且下面的藩王也都有样学样。
《明史·诸王传》中载,朱元璋第二个儿子秦王死的时候,王妃都殉葬。朱元璋的孙子周宪王朱有墩临死前上奏表示不要殉葬,明英宗则下诏命令“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不料,圣旨没送到,王妃巩氏和施氏等六位夫人已经同日自杀殉身。明英宗无奈,只能给予表彰“贞烈贞顺”。
明代的人殉制度在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被废除。朱祁镇比前几任皇帝更理解和同情别人,虽然他不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在死前,曾留下这样的遗嘱:“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并特别嘱咐“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这显然是担心自己死后,后宫中有人逼钱皇后自杀殉葬。英宗结束人殉制度,一个直接目的是保护自己的皇后。
不论废除的原因是什么,这项决定确实顺应天理人心,受到万民的欢迎。此诏公布之后,许多大臣感动到流泪,“时读竟,涕下,悲怆不自胜”。后世史家对这项决定更是赞不绝口,说“英宗独见,罢免此举,遂破千古迷谬,视唐宗命孟才人先效死于生前者,圣愚奚啻千里”。中国历史上死灭后死灰复燃的野蛮殉葬制度终于被画上了句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