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李自强 通讯员 李倩 倪优
3月18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青岛遥感应用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揭牌。基地构建起以卫星遥感、无人机、现场核查为一体的“天空地”一体化综合遥感监测体系,环境监管由“大海捞针”转变为“精密智控”。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作为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以及卫星环境应用系统的建设、管理等工作。201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依托地方环保部门在全国开展生态环境遥感应用基地建设工作。2023年12月,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正式签订《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合作协议》,青岛成为全国第39个地方示范应用基地,山东省内第二个市级遥感应用基地。
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环境检测领域,结合了卫星遥感技术的环境监测,就像配备了一只能够感知生态环境动态的“千里眼”,具有监测速度快、范围广、持续动态监测等优势,实现环境监管由“大海捞针”转变为“精密智控”。基地依托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力量成立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团队,构建起以卫星遥感、无人机、现场核查为一体的“天空地”一体化综合遥感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领航员”与环境污染“侦察机”的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执法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团队负责人李伟娜介绍,高空卫星遥感覆盖区域广,其拍摄的照片空间分辨率可达80厘米。无人机搭载高分辨光学相机,在低空拍摄的照片更加清晰,其空间分辨率可达5厘米,能准确辨识地面的排污口等情况。目前,青岛市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团队正在开展五沽河的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通过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多维度、多视角、精细化巡检,能够提高问题排污口信息复核与热点区域核查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14: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