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一尼姑伺候皇帝洗澡,岂料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一千古明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7 10:42: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家在看包青天系列作品时,肯定会对其中“狸猫换太子”的案子非常有印象。

话说在宋真宗的后宫有刘氏、李氏两位嫔妃,当时真宗并未立皇后,所以两人都卯着劲想上岗。

历来后宫中都有母凭子贵的说法,非常不巧,两位娘娘竟然同时怀孕,这下有的争了。

北宋一尼姑伺候皇帝洗澡,岂料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一千古明君

后来李妃先行生产,不甘心的刘妃开始整幺蛾子,竟然趁李妃虚弱之时,命人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将皇子给换了。

产下“妖物”的李妃,自然没有能力和刘妃争了,刘妃遂被立为皇后。

几十年后这桩宫廷秘事还是被包拯给查出来了,李妃母子团圆,歹毒的刘妃畏罪自杀。

可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之所以有这个传奇故事的出现,其实与当时一段真实历史有关。

故事中的刘妃原型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北宋一尼姑伺候皇帝洗澡,岂料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一千古明君

刘娥,970年出生于嘉州(四川乐山)刺史的刘通的府中,也算是个官宦家庭!

只是可惜刘娥尚在襁褓之中,父母就撒手人寰离她而去,年幼的她自此寄养在别人家中。

家道中落,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刘娥比较早熟,稍稍长大时就靠自己而活了。

女子能做什么呢?无非就是卖唱献艺罢了!

刘娥唱跳了几年,想过点安生日子了,就找了个当地的银匠嫁了。

商人重利轻离别,银匠要去汴梁做生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刘娥也就跟他到了汴梁。

银匠也许是东京富贵迷人眼,又或许是做生意亏了钱,就把刘娥给卖了。

韩王赵恒府上一个叫张耆的指挥使,看刘娥姿色上乘,唱跳俱佳,便花钱买下了。

张耆买下当然不是给自己享受,而是为了讨好自己的主子,所以他便把刘娥献给了韩王。

北宋一尼姑伺候皇帝洗澡,岂料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一千古明君

不知刘娥有啥本领,总之让赵恒一见倾心。

太宗发现身体日渐消瘦赵恒后,便下令将刘娥赶出王府。可赵恒离不开刘娥呀,整日溜出王府与之厮混。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赵恒即位,即宋真宗。

真宗迫不及待地将刘娥接入宫中,先封她为美人,后又晋升她为德妃,可谓是宠幸之至。

可不知为何,刘娥就是怀不上孩子,在母凭子贵、争斗激烈的后宫里,这种情况让刘娥被动到不行。

刘娥对此也做了很多努力,寺庙也是经常去。

刘娥有次去寺庙时,伺候在侧的女尼令她产生了兴趣。一番交谈之后,得知两人身世竟极为相同。

尼姑俗姓李,杭州钱塘人士,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也是父亲早逝。

家道中落,无以为生的弱女子李氏只得削发为尼,遁入空门。

也许是刘娥同情对方的身世,又或许是她另有所图,便邀请李氏入宫侍奉自己。

若不是命运使然,没人愿意在花一般的年纪时吃斋念佛,李氏答应了刘娥入宫侍奉的邀请。

北宋一尼姑伺候皇帝洗澡,岂料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一千古明君

刘娥深受皇帝宠爱,真宗常常亲临她的寝宫,长得漂亮又会伺候人的李氏,因此在真宗面前常常露脸。

作为真宗枕边人的刘娥,当然清楚自己丈夫的脾性,真宗对李氏的喜爱她全部看在眼里。

刘娥心想,李氏在宫内无亲无故,若是李氏受宠生下孩子,以我的地位让我来抚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于是便有意无意的制造机会让其和皇帝独处。

终于有一天,真宗下朝后来到刘娥的寝宫,刘娥安排李氏去给皇帝沐浴,真宗没有把持住,宠幸了李氏。

刘娥这么多次都没怀上,李氏受宠一次就怀上了龙种。

刘娥悉心照料李氏养胎待产,经过十个月的漫长等待,李氏终于顺利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

真宗为了维护刘娥的地位,下令将孩子交由刘娥抚养,对外宣称这是刘娥的亲生之子。

刘娥凭这个“儿子”的出现,也堵住了不少人的嘴,不久后便登上了皇后之位。

戏曲《狸猫换太子》即取材于这段历史。

北宋一尼姑伺候皇帝洗澡,岂料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一千古明君

真宗和刘娥也没有忘记李氏,她除了不让李氏母子相认之外,其他各方面都对李氏极为关照。

一晃多年,真宗也去世了,大宋的江山交到了李氏所生的儿子手上,即历史上的宋仁宗。

宋仁宗不愧这个“仁”字,他为政宽仁、爱民恤物、至诚纳谏,四十年始终若一,开创了历史上少有文化、经济的盛世局面,成为一代名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7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听起来像是古代传奇小说中的桥段,一个尼姑怎会被皇帝临幸?她又为何会成为尼姑?而她所生之子居然成为了千古名君,然而,它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宋朝的宫廷之中。话说在宋朝的杭州汉东郡
2024-06-28 10:41:00
北宋皇后不能生育,将一尼姑献给皇帝,不料生出一千古明君
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是一位千古明君,他在位期间开创了“仁宗盛治”,为宋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基础。然而,他的身世却有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的亲生母亲并不是他的养母刘娥皇后,而
2024-10-24 11:06:00
哪位俏尼姑侍奉皇帝沐浴更衣,居然生出一位千古明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仁宗一直被赞誉多多,被视为善良皇帝的代表。真是这样,宋仁宗对待普通老百姓和身边的大臣,都是和蔼可亲,非常仁慈,他做出的很多决定,很少掺杂个人私心,都是为了
2024-05-17 14:43:00
皇后不能生育,选一尼姑献给皇帝,尼姑的儿子终成为一代明君
...然后带入宫中。刘德妃这时候和宋真宗讲了自己的想法,皇帝临幸李氏,可以借着李氏生的孩子,然后名义上说是刘德妃自己生的,这样就名正言顺的可以成为皇后了,而这个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宋
2024-10-26 11:49:00
尼姑伺候皇帝洗澡,皇帝当晚宠幸了她,还生出一千古明君
众所周知,皇帝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这天底下的女人都是皇帝的,但凡是被皇帝看上的,不论这女子什么身份,都要归皇帝所有。譬如唐高宗把父亲的遗妃武媚娘,从寺庙里接回了宫,封为自己的妃子
2024-11-16 10:36:00
尼姑伺候皇帝洗澡,皇帝当晚临幸了她,不料出了一个“千古明君”
...的一生,就此止步,止于“宸妃”二字。李宸妃的身后事皇帝的亲生母亲,李宸妃病逝,刘太后原本想秘而不宣,悄悄地以一般宫人的礼仪规格丧葬了事。怪不得身边人提醒,要想保刘氏一族长安,
2025-01-23 23:21:00
他是千古一帝,小时候因长得丑被母亲嫌弃抛弃
...不可貌相!比如说在我国的历史上,就有一位非常丑陋的皇帝,虽然长得很丑,甚至因为长得丑被母亲嫌弃抛弃掉,但是后来却凭借自己的才能,成为了千古一帝,这名皇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隋文帝
2022-12-29 20:30:00
唐朝哪位将军纳妾后来生下一千古明君
...的老婆能生天子。魏王豹便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将来能做皇帝,于是毅然决然反叛刘邦。结果呢?魏王豹被刘邦打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耳!自己非但做不成大王,还得去见阎王。那么,是相士的
2023-08-03 20:47:00
哪个姓氏人口数量破亿的一个,还出现过48位皇帝
...有一个姓氏,人口数量不仅是最多的,史上还出现过48位皇帝,有的是一代明君,有的只是短暂的建立了一个皇朝。这个姓氏就李。说到李,就不得不说,在朝代中空前盛世的唐朝。李世民起义李
2023-06-21 16: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