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 王幸媛 张嘉友
王右木烈士是四川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四川党、团组织最早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从实业救国到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直到最后投身于社会革命,王右木用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年是王右木烈士逝世100周年。我们要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先烈遗志,让王右木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魅力。
弘扬爱民精神,激昂民族正气。王右木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常听私塾先生和大哥为他讲授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英雄保家卫国的故事,将民族英雄的精神牢牢的铸在了幼时的右木心间。1913年,王右木在成都通省师范学堂毕业后,怀揣着满腔求学热情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和侮辱刺痛了王右木的民族自尊心。学成归国后,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了革命刊物《人声》报,明确宣称“直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要义,解释社会上一切问题”“讨论马克思社会主义之学术的及实际的一切问题”,并强调:“为了我们的最终目的:为全人类谋均等幸福”。王右木宣传革命思想,创建四川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积极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一生凝聚着炽热的救国爱民精神。我们要坚定人生信念,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攻坚克难,以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历史使命的勇于担当,对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
传承创新精神,砥砺奋发向前。王右木出生之时正值内忧外患,急需找到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右木学成归国后开四川风气之先河,启四川革命之鸿蒙。王右木用短暂的一生创造了四川党史中的许多“首个”:1920年在成都建马克思读书会,1921年办《新四川旬刊》,1922年办《人声》报,1923年向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工农武装,开展武装革命的宝贵建议,并建立了中共在四川的最早组织——中共成都独立小组等等。这五个四川“首个”就是王右木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面向新时代,我们要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弘扬和传承这种面向未来,勇于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
赓续拼搏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王右木创办《人声》报时,经常会评论青年运动问题,抨击旧思想旧制度和各地军阀的政治恶行,因此得罪了很多当时的高官和军阀。1922年,王右木在《人声》报中揭露了驻扎在四川江油的军阀刘膏腴和伪县长相互勾结,强征人口税等残酷暴行。刘膏腴对王右木在江油的亲属大肆打击报复,为此,王右木的两个哥哥被抓进了监狱,他的大哥王初龄被打得遍体鳞伤,二哥王荣昌被毒打致死。王右木内心十分悲痛,但并没有因此而害怕退缩,而是以更猛烈的行动来揭露四川军阀的黑暗行径。特别是王右木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声势浩大的四川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唤醒民众觉悟,诠释了顽强不屈的拼搏斗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得以百年劈波斩浪、世纪扬帆远航,离不开革命加拼命、实干加奋斗的拼搏奉献精神支撑。我们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