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缅甸中文网
物价上涨,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这生活压力倍增。
一名仰光华人感叹称,以前一枚鸡蛋100到150缅币,去年涨到200缅币,而最近更是涨到了300到350缅币;缅甸产最便宜小包方便面,以前一包的价格为100到200缅币,现在涨到400缅币;掸邦菜花以前的价格为1500到2000缅币,现在涨到了3500缅币;猪肉之前1拽8000到12000缅币,去年16000到18000缅币,现在20000到23000缅币。
而在掸邦南部昂班分镇,当地媒体今天(8月2日)公布的各类蔬菜的批发价显示,1拽优质番茄的批发价为1750缅币;1拽优质胡萝卜的批发价为2400缅币;一捆芫荽批发价5000缅币;1拽南瓜批发价800缅币;1拽长豆批发价1800缅币;1拽白萝卜2000缅币;1根苦瓜批发价200到250缅币;2拽一包装的花椰菜批发价为1200缅币;1拽优质洋葱批发价为2600缅币;1拽优质大蒜批发价为7000缅币;1拽红皮土豆批发价为3300缅币。
而在掸邦北部地区,2021年6月,一袋大米的价格仅30000多缅币就能买到,之后价格缓慢上涨,到了2023年7月份,一袋大米的价格达到80000多缅币。
贵慨一名卖蔬菜的女性称,目前大部分菜价都上涨了。有时候日薪工人一天的工钱还买不到一箩大米。我虽然是卖蔬菜的,甚至要靠孩子们去找野菜才能生活,有时候甚至吃不上大米。现在大米价格太贵了,对于日薪工人来说,可能要15天的工钱才能买到一袋大米。
自2021年2月1日后,缅甸基础食品价格平均上涨了3倍,因为商品价格太高,民众生活很困难。
为了稳定物价,国管委于6月27日发布114/2023号通令,宣布成立联邦物价稳定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商务部联邦部长出任,副主席由农业、畜牧业及水利部副部长出任,委员会共有19名成员,分别来自内政部、建设部、能源部、合作社部、工业部、运输部、企划与财政部、劳工部、央行代表,以及仰光、内比都、曼德勒市政城市发展委员会代表、缅甸工商联合会(UMFCCI)等。
据国管委发布信息称,成立委员会的目的,除了优先调控大米、食用油、厨房用品等的价格外,也将对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进行审查,确保供需平衡。此外,还将监督基础食品物价的波动情况,并采取行动,防止恶意炒作造成市场内货物短缺的事情发生。
虽然国管委宣布成立委员会管控物价,但从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价格涨幅来看,7月以来,包括大米在内,不少基础食品的价格仍在上涨。在当局宣布发行20000面额新纸币的消息传出后,市场更是迎来一波涨幅,而缅币也持续贬值。
您所在地区,价格涨幅最大的商品是什么?欢迎到留言区和大家一起“比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