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啤酒业拒绝内卷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7-31 15:51:00 来源:蓝鲸新闻

文 | 斑马消费 杨伟

夏日炎炎,又到了畅饮啤酒的季节。

在一片降价声中,主流消费品类几乎只有啤酒走出了独立行情。不仅没降价,反而在涨价。低中高档价格带,从10年前的358模式,衍变为如今的5810模式。

这主要是因为,前些年啤酒因为市场调整和行业竞争,错过了温和涨价的周期,近些年的提价,实为补涨;而且,啤酒市场集中度高,前五大啤酒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只要头部公司不卷,市场就卷不起来;另外,啤酒高端化,伴随的是品质提升,啤酒产业的质价比在提高,所以用户的接受程度较高。

啤酒市场的重点渠道,几乎被各种纯生、精酿、鲜啤、白啤占据;曾经踩箱吹的绿棒子水啤,几乎看不到了。

啤酒毕竟是更偏向于快消品的品类,这意味着,它的价格区间并不会继续大幅提升,预计将形成一个纺锤形的市场。其核心,是各大品牌都在掘金的兼顾了大众与次高端的8元价格带。这也是啤酒品牌与消费者的共生关系中,最舒适的区间。

啤酒业拒绝内卷

拒绝内卷

近年,一股内卷之风,席卷各大行业。其中,与消费者距离最近、接触最深的餐饮和快消市场尤甚。

餐饮市场,新茶饮轮番降价,瑞幸改写咖啡市场的价格体系,库迪更是要将9块9之战再打3年;就连原本高高在上的火锅巨头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放下身段。

快消行业,在乳业、零食、瓶装水、无糖茶等细分市场,爆发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甚至,快速催熟了量贩零食模式。谁能想到,仅仅几年时间,量贩零食细分赛道,居然诞生了鸣鸣很忙(赵一鸣+零食很忙)、好想来这两个万店级超级品牌。

不过,在餐饮和快消这两大市场的交叉点,正在挺进夏日旺季的啤酒行业,似乎丝毫看不到内卷的迹象。

最近这些年,你应该从未听说哪家主流啤酒公司的核心产品降价。反而,一直在提价。

提价的方式主要分两种:一是产品直接涨价。比如,2022年华润啤酒将其核心大单品、中国啤酒单品销量王勇闯天涯的终端价格由6元提升至7元;另一种方式是,推出更多中高端新品,对传统低价产品进行渠道替换。最直观的感受是,此前畅销大江南北的“绿棒子”,几乎消失不见,只能在下沉市场偶遇。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近期总结了中国啤酒的价格带路线:30年前,123模式;20年前,235模式;10年前,358;今天,5810。

2019年-2023年,中国啤酒市场的平均吨价分别为4264元、4306元、4449元、4907元、4917元左右。其中,提升最明显的青岛啤酒,2019年吨价尚不足3500元,2023年超过4200元。

啤酒巨头们守着各自的核心市场,安安心心赚钱。即便市场销售总量没有太大提升,头部啤酒公司们,仍然可以通过涨价带来的毛利率增长,以及麦芽、纸箱、铝材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实现利润的大幅提升。

2019年到2023年,中国啤酒产量只增加了3%,但行业收入增加了19%,利润总额增加了95%。

今年上半年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啤酒产量1908.8万吨,同比增长仅为0.1%;其中,6月份产量同比下降1.7%。

可已经披露业绩的几家上市,均录得大幅增长。燕京啤酒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5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0%-77%;同期,珠江啤酒(002461.SZ)业绩增长30%-45%。

谁也没想到,啤酒居然成了餐饮和快消场景中,反内卷的急先锋。

质价比提升

其实,早些年,啤酒才是价格战和阵地战的重灾区。当时,各大品牌把啤酒价格打到一两块钱,比瓶装水的价格都低。很多厂商为了争夺线下点位,针锋相对,全武行也屡见不鲜。

与之相比,现在的奶茶咖啡内卷,简直是小儿科。

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彼时,中国啤酒市场正处高速成长期。增量市场中,规模成为各大品牌的核心追求。如果你不把啤酒厂开到各大区域,让产品牢牢占据市场和用户心智,很难活到现在。

百威英博、华润啤酒、青岛啤酒(600600.SH)、嘉士伯、燕京啤酒五大巨头,在资本的加持下,于中国市场攻城略地数年,终结了啤酒市场一城一啤的状态,五大巨头集中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同时,五大啤酒巨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绝大部分省区,为单寡头、一超一强或双寡状态,多品牌竞争平衡竞争的状态极为少见。

华润啤酒在辽宁、四川、贵州和安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山东人几乎只认青啤,没想到陕西和上海也是青岛啤酒的天下;燕京啤酒稳坐北京、南望广西;嘉士伯在重庆和宁夏,百威(01876.HK)在江西,也是稳坐钓鱼台。这些啤酒厂商,在各自的核心市场,占比超过65%。

在增量缺乏的背景下,大家坚守各自的核心市场,没有全面战争可以打,没有内卷的土壤。

熬过2013年-2015年的调整期后,啤酒业开启了一轮以高端化为主线的行业复苏,自然没有内卷的必要。

平庸导致内卷。只有当一个产业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提升价值的时候,才会推出价格战。啤酒,暂时还不需要。

即便最近几年一直在提价,啤酒价格,仍然不高。白酒中档大单品,单价100-300元;红酒中档产品,单价80-300元;黄酒为20-60元。而啤酒的中档产品,5-8元。

前些年,随着CPI的温和提升,白酒、红酒等主流酒饮品类的价格不断增长。但是,啤酒因为市场竞争和行业调整,错失了涨价周期。直到最近几年,才实现补涨。

从长周期来看,啤酒价格的涨幅并不惊人。30年前,白酒的均价也只有几块钱,如今超过60元;同样的时间周期,啤酒只是从123模式变成5810模式。

而且,其他的消费品行业,很多就是单纯的价格提升。乳业产品的提升空间越来越小;白酒几乎就是一样的产品几十年不变,价格却可以多倍提升。而啤酒,价格提升伴随的是产品品质的提高,相当于啤酒的质价比得到了提升,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当你去烧烤店聚会的时候,点一瓶白酒,预算几百上千;一箱啤酒,几十上百。喝一瓶雪花啤酒,基本跟大窑汽水一个价,这绝对称不上贵。

哑铃型结构

啤酒业有足够的底气和共识,拒绝内卷。

2016年以来的一轮全面高端化后,啤酒业终于有条件提升产品了。主流啤酒市场正在逐步告别“水啤”,在核心渠道,已经不太能看到那些添加了啤酒用糖浆、啤酒花浸膏的科技与狠活儿了。

接下来,啤酒行业全面的、自上而下的高端化基本结束。行业进入中场之变,即将步入高端化的下半场。

恰在此时,白酒行业因自上而下全面高端化的力度过猛,市场进入了消费疲软-价格倒挂的恶性循环,给啤酒行业送来了启示录。

白酒没有保质期,且多多少少兼具一点金融属性,尚且可以用时间换空间。这种煎熬,啤酒断然承受不起。

如果白酒的未来是哑铃型的,高端与大众比翼齐飞,那么,啤酒的未来一定是纺锤形的,中间大、两头小。

啤酒市场,按照零售价格来划分,通常包括高档(≥10元)、次高档(8-10元)、主流(6-8元)、低档(≤6元)四个层次。

超高端啤酒的市场空间,极为有限。至于本土啤酒厂商的百元甚至千元级单品,那纯粹是品牌的吉祥物。

过于低质低价的啤酒,因为利润太过有限,会被啤酒厂商和它身后的经销体系所抛弃。

8元左右,兼具了主流和次高端的大众化价格区间,将成为啤酒市场接下来一个时期的黄金价格带。

啤酒市场不太可能诞生自己的茅台,倒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玻汾。比如说,华润啤酒(00291.HK)旗下的勇闯天涯,以及正在崛起中的燕京啤酒的U8。

燕京U8是燕京啤酒(000729.SZ)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为了推广这个大单品,公司不惜斥巨资聘请蔡徐坤等流量明星担任代言人。2023年,U8销量提升35%,成为公司登顶啤酒增长王的最大动力,远期百万吨可期。

尽管,在口红效应下,低客单价的啤酒仍然保留着消费升级的潜力。但是,啤酒行业正在从全面高端化转为结构调整,接下来价格带的整体提升会趋弱,可吨价的提升仍然会继续。

啤酒市场不必跟着别人走,它已然拥有自己的路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31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股价连跌一年,啤酒股还有买入价值吗?
...龙头和强势区域品牌依旧逆势高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啤酒行业继续推进高端化进程,但高端化带动啤酒行业向好的趋势能否持续?国产葡萄酒的缩量周期还在继续,但临近年末进口葡萄酒终于等
2024-01-22 17:46:00
啤酒大厂精酿化破局
啤酒业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去年下半年开始,啤酒销量的恢复性增长戛然而止,高端化的动能也在趋弱。行业性的利润,主要得益于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但是,这种动力,能持续多久?啤酒存量
2024-08-08 16:30:00
酒业半年报进行时丨业绩增长、目标价下降,百威亚太如何挽夜场丢失份额
...回暖。但这过程中,白酒终端动销不畅,引发价格高挂;啤酒高端竞争激烈,产量却持续走低;葡萄酒企业盈利一路走低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处于结构性复苏大背景下的中国酒业。如今,回暖在前,
2023-08-08 20:29:00
啤酒行业2023回顾:高端化放缓后增量难寻
2023年伊始,啤酒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先是餐饮消费复苏带动线下啤酒即饮消费,年中对澳麦“双反”结束则对啤酒企业的成本有相当的改善
2024-02-05 16:50:00
中高端发力 燕京啤酒实现高质量增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啤酒产量、销量均在持续下滑,啤酒市场逐渐从增量市场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增量发展,成为啤酒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从2022年到2023年,啤酒
2023-03-17 18:39:00
燕京啤酒获评“AAA级(全国级)知名商标品牌”
...国级)知名商标品牌,并举办证书颁发仪式。其中,燕京啤酒凭借处于领军地位的品牌影响力,领跑行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名列前茅的市场占有率,良好的企业经营能力,以及在ESG社会责任方面
2024-11-27 17:24:00
燕京啤酒2023年净利增幅逾六成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变革中的燕京啤酒2023年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月1日,燕京啤酒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
2024-01-05 11:24:00
破圈传播新范式!燕京啤酒历届510如何用“三贯穿五纵横六点连线”重塑国民品牌声量
在存量竞争与消费分层的双重夹击下,中国啤酒行业正经历一场静默的范式革命。自2020年起至今,燕京啤酒以“510超级品牌日”为支点,用六年时间完成从单一营销事件到行业IP的跃迁。传
2025-05-27 15:53:00
惠泉啤酒谈与燕京啤酒避免同业竞争:啤酒存在销售半径,有较明显的基地市场效应
5月14日,惠泉啤酒参与2025年福建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会上有投资者询问网购场景,公司如何避免和燕京啤酒的同业竞争。对此,管理层回应,一直以来,燕京啤酒严格履行避
2025-05-14 17:1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智元机器人入股华天电子旗下科技公司
近日,原江苏华芯智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江苏华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新增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为股东
2025-09-05 10:00:00
赣锋锂业等投资成立聚能智储技术公司
近日,青平聚能智储(深圳)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宋春阳,经营范围包含: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赣锋锂业(00246
2025-09-05 10:12:00
齐商银行:助力文旅企业提质发展
8月23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记者走进位于博山区的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放眼望去,群山叠翠,绿意盎然。乘坐游览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
2025-09-05 10:22:00
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违规被罚
近日,信用能源公示了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文号华北监能罚〔2025〕42号显示,2024年5月22日
2025-09-05 10:23:00
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违规被罚35万元
近日,信用能源公示了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文号华北监能罚〔2025〕37号显示,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手续的情况下
2025-09-05 10:23:00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违规被罚10万元
近日,信用能源公示了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文号华北监能罚〔2025〕40号显示,2025年2月13日
2025-09-05 10:23:00
齐商银行“家庭贷”助养殖大户渡难关
8月21日下午2点,淄博气温高达38℃,热浪滚滚。高青县昊然牧场总经理李家如刚刚驱车180公里结束送奶工作返回牧场,又钻进养牛大棚
2025-09-05 10:24:00
齐商银行:“人才贷”助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我们前不久拿到了烟台一个客户1000多万元的订单,目前正在按客户的要求,加紧进行工业互联网实训室软件的设计和建设。”8月25日
2025-09-05 10:25:00
启迪环境控股子公司被罚60万元
近日,启迪环境(000826)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启迪环境于近日收到西安市阎良区应急管理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阎)应急罚[2025]1-005-2 号)
2025-09-05 10:25:00
嘉环科技新设子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启东嘉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倪毅,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
2025-09-05 10:00:00
OpenAI杀入招聘市场:打造AI技能认证体系+人才对接平台
财联社9月5日讯(编辑 赵昊)OpenAI计划在明年上线一款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求职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
2025-09-05 07:33:00
华天科技斥资20亿元“加仓”南京
突破纯国产2.5D/3D先进封测技术空白华天科技斥资20亿元“加仓”南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肖凡通讯员吴晓倩杨长松近日
2025-09-05 07:42:00
聚力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东北亚新格局 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坚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开幕。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携创新产品和服务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交通银行业务综合化
2025-09-04 15:46:00
京沪楼市8月份活跃度提升,现存房地产经纪相关企业超百万家
据媒体报道,8月份,在政策优化的推动下,北京、上海楼市的成交表现出一定韧性。其中,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相比7月份均有小幅增长
2025-09-04 16:00:00
北京银行: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近日,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
2025-09-0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