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为啥还要年年植树?(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22 06:1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董丝雨

看到一组数据: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贡献了全球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我们都有这么多树了,为啥还要年年植树?

——人民网网友18****6

这位网友对生态问题很关注,本身就说明生态文明理念走进人心。

去年底,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绿围脖”的消息刷屏。中国人植绿治沙有多拼,有了更具象化的答案。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成绩显著。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人工林面积最大,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

看到这样的成绩,难怪网友会疑惑。

在植树造林这件事上,还真不能“躺平”。为何这么说?3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人工林面积第一,不等于森林资源家底厚实,我国缺林少绿问题仍然突出。

先看总量。尽管咱们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比1981年的12%增加了一倍多,但对比全球31%的平均数,还有差距;人均森林面积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约30%。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长期在50%左右的高位。

再看分布。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影响,我国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南方。西北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绿化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

其次,人工林的“体量”有了,但增强“体质”还有很大空间。

分享两个概念:“天然林”和“人工林”——这是我国森林的两种主要类型。天然林是自然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强;人工林则是通过人工措施形成的森林,生长快、开发方便。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天然林一度被过度采伐,森林再生能力“元气大损”。而大面积增加的人工林,为了追求速生丰产,大多数是单一树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林分结构调整、补植乡土珍贵树种等手段提高质量。

第三,植树造林,种下的不仅是树苗,更是发展优势和后劲。

一棵树、一片林的价值有多大?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人类生存的根基。除了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森林还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是不折不扣的大宝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森林宝库,咱们的木竹加工、森林食品、林下经济、生态旅游4个支柱产业的年产值都已超万亿元。还有林草年碳汇量也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未来还得把这座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植树增绿,改善生态,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好处在当下,更在未来。关键是持续种树、科学植绿,数量质量都要管,存量增量一起抓。

那么,这棵树该怎么种?

不同地区,绿化“主攻方向”不一样。三北地区生态脆弱,就得科学扩面增绿,筑牢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转变观念,就存量调结构、提质量。“寸土寸金”的城市,“见缝插绿”“拆围补绿”,用“微改造”优化人居环境。

国土绿化是国家“大工程”,也离不开咱每个人。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写入森林法的公民义务。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多年,尽责形式已拓展到8大类50多种,既能“直接参与造林绿化”,也可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等形式“间接履行植树义务”。

“没时间种?”“不知道去哪种?”互联网赋能,“码上尽责”“云端植树”便利畅通。林草部门加强管护,努力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持续增厚的“绿色家底”,为发展攒足后劲;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为子孙搭起福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2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王立彬)《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显示,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草地面积均居世界第一。自然资源部14日发布的这一公报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
2025-03-15 08:10:00
“植”此青绿,1亿亩!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工程修复
...率超过24%,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14亿亩,居世界第一。近十年,中国新增人工林面积占全球新增人工林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
2024-04-03 12:05:00
...人工成功培植全国面积最大、株数最多、海拔最低的银杉人工林,洞庭湖野生麋鹿成为国内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洞庭湖越冬水鸟种类及数量创历史记录,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时隔五年再次现身洞
2023-10-29 18:11:00
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美丽中国)
...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我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9万亿元,形成了木竹加工、森林食品、林下经济、生态
2024-11-25 06:03:00
中林国控应邀首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推动“大森林 + 大医药”
...采用“国储林+茯苓”模式,首先在普洱市建设20万亩集约人工林(改培思茅松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并利用每年思茅松更新指标作为菌材培育仿野生茯苓;同时,在林下种植其他道地云药品种
2023-10-29 12:32:00
...活立木总蓄积量3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3.29%,全部为人工林。林场形成了“全要素、全周期、多功能”的经营技术体系,注重多样小环境营造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构建,精准提高森林
2023-01-09 08:28:00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广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斐然人工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位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60万辆本报讯(记者黎兆齐)12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广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
2023-12-08 05:45:00
清远将利用11个市属国有林场林地林木资源建设国家储备林
...家储备林。国家储备林是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国家储备
2022-12-28 14:58:00
...氧等功能,到2030年,实施退化天然林修复1000万亩。加强人工林改造培育,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到2030年,实施人工纯林改造500万亩、低效竹林改造300万亩。加强珍
2024-09-25 21: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