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十堰日报
通讯员 姚运华
上个月,老表童名春打电话说新房建好了,搬家的日子也选好了,邀请我去看看。至亲乔迁,理应祝贺,按约定的日子,我回到老家竹溪县县河镇青山村。
这次回乡探亲,我大吃一惊,曾经熟悉的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没想到路修得这么好,记忆中的路只有3.5米宽,起伏不平,弯道很急,现在道路改造加宽了,很多处裁弯取直,安装了安全护栏,直达农家院子。没想到山上添了很多新绿,退耕地、荒山种上的树成片成林。没想到村庄院子建得这么美,多数村民住在新房里,一些零散的老房子也完成改造,房前屋后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
老表的新家是一幢别墅,掩映在苍翠树木中,挑高的门廊、气派的大门、圆形的拱窗、转角的石砌,尽显东方雅韵。白色灰泥墙结合浅红屋瓦,连续的拱门和回廊,清新不落俗套。门廊、门厅向南北舒展,客厅、卧室等设置低窗和观景凸窗,餐厅南北相通,室内室外情景交融,文雅精巧舒适。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房子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置身其中恍如远离了所有喧嚣,宁静幽远的感受令人神驰。
亲朋聚会,其乐融融。人逢喜事精神爽。70多岁的老表满面红光,像年轻人一样忙着端茶递水,引着客人四处参观。攀谈中,老表告诉我,子女在外成家,逢年过节都回来住,原来的房间不够用,大家一合计,两个子女贡献点,自己再拿出积蓄,建这套新房子。这已是老表第四次建房,与前三次建房相比,他感觉这次房子盖得最好,操心最少。老表感慨地说:“我们遇上了新时代,感恩党的好政策!”
老表第一次建房,我当时很小,没有什么印象。老表当时年富力强,干农活有使不完的劲儿,农闲做些副业。他很会种庄稼,家里收了不少粮食,全家不仅能吃饱,还有存粮。那年,他起早贪黑,自己砌土坯,盖了3间大瓦房,当时很苦很累。
记忆中,老表第二次建房时,他已经不以种庄稼为主,平时做点小生意,贩运农副产品和山货,推销农资和百货。跟务农相比,钱赚得多一些,他家很快成为村上富裕家庭。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的是红砖房,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从准备建材、打屋基到砌墙,直到上梁和铺瓦,老表既当主人,又当工人,每天全身心投入。房子建起后,他瘦了一圈。
2003年,老表第三次建房。那个时候,他由做小生意转向了做小工程,主要承接土建工程,修路、修堤、开渠、打井,也帮乡亲们整建房屋。这次,老表盖的是两层楼房。由于平时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班子,泥瓦工、木工、水电工一应俱全,他没有再亲力亲为,当了一次潇洒的“甩手掌柜”。但老表说,为筹备盖房的钱,他到处找工程做,仍然十分辛苦。
从第一次建大瓦房、第二次建红砖屋、第三次建两屋楼房,到这次建美景别墅,老表经手建了四次房,住得越来越好。老表告诉我,像他一样修建房子的村民很多,农村变得越来越美,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2: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