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们和姑姑家断亲已经有近八年了,这八年中我们家族做什么没通知过姑姑,姑姑家干什么也没通知过我们。我们的断亲源于那次我们家族三十来号人去给姑姑拜年,却被老表夫妻嫌弃人去多了,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去过姑姑家。
去年年底父亲得知87岁的姑姑身体不好后,他召集我们家族所有人,今年正月初,三十来号人去看看姑姑。
我爸今年78岁了,他有4姐弟,姑姑是父亲兄弟四个中年纪最大的。
姑姑嫁在隔壁县城的景区之内,她家和娘家被一座大山挡住了。
翻过那座大山再往下走十几公里就是姑姑家。他们家在景区的半山腰上开了一个很大的名宿,老表还在县城里买了几套房子。老表是八十年代考出去的大学生,现在是一名公务员。
父亲四姊妹中数姑姑家的条件最好,大伯家的条件最差。大伯家的堂哥十五年前因为车祸去世,堂嫂自那以后就改嫁了,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给大伯抚养。
如今大伯一家还住在全村唯一的泥砖房内,是村里特困户。

叔叔和我爸条件也只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勉强度日,平时叔叔和父亲也会帮着大伯一些,但他们能力有限,帮助的也只有那么多。
我们那交通不便,又到处都是丘田,老一辈大多数都是以务农为生。
到了我们这一辈,大家为了谋求生路,纷纷都跑出来,到外地打工赚钱了。
父母都说姑姑刚嫁过去的那些年,爷爷奶奶为她找了个条件比较好的婆家感到特别高兴,不过姑姑在婆家不当家,她只管干活。
我们小时候,父亲三兄弟家都很穷,我们几家人经常性穷得揭不开锅,更别说吃上油了。吃无油的水煮菜也是常有的事。
姑父经常性地用一担大箩筐挑着满满一担谷子送过来,分给我爸他们三兄弟,还时不时给我爸他们买些肉送过来。
每次看到姑父来了,我们都异常的高兴,因为我们知道姑父来了就意味着我们有好吃的了。
小时候我们很少去姑姑家,父母说怕我们去给姑姑添麻烦,但我们没少吃姑姑姑父送的东西。
那时候我们家虽然穷,但是姑姑家的几个孩子每年正月初二回来拜年,不到出了正月十五都不肯走。好几次姑父来接他们,他们都不肯回去。
也许是我们这边孩子多,所以几个老表来了就不肯走。小孩子在一起,就容易释放天性,我们一大群孩子田里山上到处跑。
姑父男子灵活,会写会算,口才又极佳,是他们村的村支书。

爸爸三兄弟碰到什么事都会找姑父商量,因为在我父亲他们兄弟三个的眼里,姑父就是那种会干大事的人。
姑父人好,也有才华,所以他们家的条件越来越好。但他从没忘记过我爸三兄弟,只要有空就会给我们这些侄子侄女们送吃的送穿的过来。
姑父经常说姑姑跟着他吃苦了,所以他要对姑姑的娘家人好。
可好景不长,姑父在88年建了一栋大房子后,他还没住两年就在一次车祸中意外去世了。
姑父离开后,母亲还有婶婶伯母前去陪了姑姑一段时间。
那时候老表刚考上大学,姑姑家里又忙不开,妈妈三妯娌就轮流免费去帮姑姑打下手,帮着她把生意撑了下来。
那时候我们每年正月初三都会翻过大山徒步去给姑姑拜年,姑姑看到我们去了也特别高兴。
自从表哥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后,我们去姑姑家的次数就慢慢少了。
我们堂兄弟几个没一个读书的料,初中毕业后就跟着村里年纪大点的孩子去了广州那边打工。
表哥结婚的时候,他还特意骑了个摩托车过来请我爸他们三兄弟喝喜酒。
那次我爸他们三个都非常的高兴,兄弟几个还商量着要给表哥封个大点的红包。
爸爸还说:“可惜你姑父,苦了这么多年,没能看到你老表结婚生子。”

老表结婚后,姑姑把家里的民宿交给了表嫂打理,她就帮着打打下手。
我们都成家后,每年正月初三每家都会派个代表去给姑姑拜年,每次我们去只有姑姑在家,姑姑告诉我们表哥表嫂到山下拉客人去了。
我们怕姑姑麻烦,在姑姑家吃饭的时候都自己动手。但表哥表嫂却从没给几个舅舅们拜过年。
我曾问过父亲:“爸,都说娘亲舅大,表哥应该给你个叔叔伯伯们拜年才是。我们每年都给姑姑拜年了,但他从没来过,这亲戚走得还有意思吗?”
父亲眯着眼睛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来后,半天跟我说:“你们是去给你姑姑拜年,不是给你表哥拜年,小时候你们没少吃你姑姑姑父送的东西,这是你们堂兄弟几个理所当然的事。至于你表哥来不来给我们拜年,无所谓。”
年纪越大,我发现大家的时间越少,每年我们只能匆匆去看姑姑一眼,给姑姑送些我爸妈自己做的老家特产,我们几个给姑姑拿个红包表表我们的心意。
那年冬天,大雪封山,加上连日低温大风天气,家里那一带全都冻住了,车子走不了,人踩在结冻的路面上都时不时会摔得四脚朝天。第二年的正月我们没有去给姑姑拜年,因为不光姑姑家里,就是住在附近的亲戚邻居们我们都没走动。
自那以后我们碰到天气不好,路面结冻的时候就没去姑姑家。因为过年我们假期有限,路上结冰不能骑车,步行的话得走上一天时间。

16年的正月,难得的好天气,春节那几天几乎天天都是十六七度的艳阳天。
大年初一,叔叔伯伯们还有堂哥堂弟们都在我们家聚餐,吃饭的时候,父亲对大家说:“今年正月难得这么好的天气,我们几兄弟也有好多年没有去姐姐家看看了,要不正月初三我们带上全家老小去看看她?她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我们娘家兄弟她看一次少一次了。姐姐年纪大,子女们不准她回来,趁这次我们聚得齐全,一起去看看她。”
父亲的话刚落音,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
大年初三那天,我们很早就提前给表哥打了电话,并且告诉他我们家族的人都会去看看姑姑,给姑姑拜年。
但表哥一听我们去那么多人后立马拒绝了我们:“你们来那么多人干什么?这几天天气好我做生意都忙不赢,你们别来了。电话里拜个年也是一样的。”
原本大家高高兴兴的准备好了,听了老表这么一说我们都看了父亲,听他的意见。
父亲沉默了许久后对我们说:“我们还是去,去你姑姑家坐一下,看看她,我们就下山来。山下那么多的饭店,年轻一辈的每人出两百块钱我们吃三桌,就当花钱去聚个餐吧!”
叔叔和伯父也赞同我父亲的话,那天我们开了6台车子,大大小小一共三十来号人去了姑姑家。
老表看到我们去了,很不开心:“不是跟你们说了不要你们过来?你们还来这么多人。我要做生意没空招呼你们!”
父亲和叔叔还有伯伯跟着姑姑坐在一边,四姊妹手拉着手问起姑姑的现状。
我有些看不过去了,把老表拉到一边:“老表,你放心,我们就是单纯的过来看看姑姑。她年纪大了,趁今年天气好,我爸他们还能走动,带他们来看看他们的姐姐。你忙你的就是,不用招呼我们。我们午饭已经在山下定了位子了。”
老表听我这么一说,有些尴尬,他站了一会就开着车子出去了,临走前告诉我们他要去山下拉客人。
父亲他们几个跟姑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老表的态度一点也没影响他们姐弟几个说话。

十一点的时候,父亲站起身,给姑姑塞了一个红包:“姐,这是做弟弟的给你的一点心意,你拿去买点想吃的东西。时间不早了,我们有事先走了,下次再来看你。”
我们一行人上车准备走的时候,姑姑站起身来送我们,爸爸叮嘱姑姑:“外面风大,你进屋去吧!我们下次再来看你!”
我看到姑姑抑制不住地流眼泪,她说要给几个小孩拿红包,我们都拒绝了。
从那一年后,我们没有再去姑姑家拜年了。也没有人再提起过要去姑姑家。
这几年我们家族里不光谁家里办什么事,都没通知表哥。他们那边干什么也没通知过我们。好像我们就那一次走断了。
去年年底,孙子生病了,我带孙子去医院。在缴费大厅我碰到了多年不见的老表。看到他的那一刻我有些犹豫,要不要上去跟他打招呼。
犹豫再三我还是上前去了:“这么巧老表,你哪里不舒服在这抓药?”
“不是我,是我妈,前段时间在这住了一段时间院,家里药没了,我来找医生给她开点药回去。”他一边拿药一边回答我。
“姑姑她没什么大碍吧?”我还是很关切地问到。
“没什么大事,老人嘛,多年的老毛病了,只能靠药维持着。”老表说完后匆匆离开了。

回家后我把在医院碰到老表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说以后沉默不语。
除夕那天,父亲去了一趟伯父和叔叔家,我不知道他们兄弟几个聊了些什么。
回来后父亲跟我们说:“年后,带我们几个老人去看看你姑姑吧!她87了,我们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再看她几面。我们去坐坐聊一会就回来。你们现在有车,过去个把小时就到了也方便。”
我立马答应了。
正月初四我们又一次难得聚得那么齐,一起去看了姑姑,多年不见,姑姑背坨了,精神状态也没有几年前那么好,人也变得更瘦了。
看到我们的那一刻,姑姑有些不敢相信,她愣了半天后,大呼一声:“我弟,你们怎么来了?”
看得出来姑姑既高兴又有些不可置信的样子。
我们扶着几个长辈下了车,父亲和大伯一人牵着姑姑的手坐在火炉边。叔叔默默地坐在姑姑身后。
姑姑看了我们一大圈后,一个一个指着我们认:“这是金泉,那是金昌,那是金玲…”姑姑一边认一边笑着点点头。

那天老表破天荒地留我们吃饭,但是我们都拒绝了。
父亲说他们三兄弟看姐姐的心愿达成了,就不麻烦晚辈了。
临走的时候,姑姑又一次落泪,她拉着伯父的手,喃喃自语:“我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再跟你们见下一次面。”
父亲安慰姑姑:“有,你别想太多,会有的。”
姑姑擦着眼泪点点头。她拄着拐杖站在原地看我们走了很远依旧没有进屋去。
也许姑姑明白,她看了这一眼后或许再也没机会看娘家弟弟们了吧!
回来的路上,几个长辈心情都比较沉重,不像来时那么活跃。各个沉默不语,似乎有心事。
我只想着我们做晚辈的,尽量满足父辈们的心愿,不让他们留遗憾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