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稻虾共作”添胜景 乡村振兴“小江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10 00: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

“稻虾共作”添胜景 乡村振兴“小江南”

本报记者 付建强

“稻虾共作”添胜景 乡村振兴“小江南”

正阳县大林镇叶庙村的稻虾养殖专业户凃永田正在分拣小龙虾,准备装车冷链运往杭州。本报记者 弓华静 摄

“稻虾共作”添胜景 乡村振兴“小江南”

扫码看视频

时下,正是小龙虾收获的季节。行走在淮河北岸正阳县大林镇的田畴沃野,星罗棋布的稻田绿油油一片,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田野,一望无际。一株株翠绿的秧苗在农田中挺立、随风摇曳;一朵朵粉色的莲花在碧波中亭亭玉立、千姿百态……

近年来,“稻虾共作”在大林镇悄然兴起,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稻子和小龙虾和谐共生的新模式成为稻田里最美、最灵动的画卷。

近日,天刚蒙蒙亮,叶庙村的稻虾养殖专业户凃永田在池塘里划着小船,来到一个长长的虾笼旁边,然后下船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将虾笼从水中慢慢拉出来。随着虾笼被提出水面,成堆的小龙虾挤在虾笼的末端,凃永田解开绳子将其倒入小船上的塑料盆中。一只只刚出水的小龙虾十分肥美,挥舞着大钳子、活蹦乱跳。接着,凃永田在水中推着小船去收第二个虾笼,又是满满的一大兜。

“你看这个头,重量得有八九钱,个别重的有1两,虾尾底板干净、颜色光亮,去壳后虾肉非常紧实、口感也好。”凃永田顺手从盆里拿起两只小龙虾向记者展示,一般1个地笼可以捕捞十几斤到20斤,最高的一网有40斤。

捕捞上来的小龙虾会按照个头大小就地分拣、称重、装车。小龙虾主要销往本地周边市、县,也销售到江苏一带。对于比较远的客户,就要用保温的白色泡沫箱,在里面放上几块冰块,密封后装上大巴车发货。

“今天起了20多个虾笼,捕捞的小龙虾有200多斤,7时整运往车站,装上大巴车后发往苏州。货到后,客户就会把钱转过来。”凃永田说,小龙虾昨天卖出的价格是每斤26元,价格最高的时候是10月份,每斤40元。今年以来,仅销售小龙虾一项,已经收入40多万元了。

凃永田介绍,2019年,他承包了叶庙村200亩水田开始尝试“稻虾共作”,每年3月份开始往稻田中灌水,在投放小龙虾苗种前2天至3天,用专用解毒剂对稻田进行解毒,以提高小龙虾苗种成活率。养虾必养草,这时候田里还没有插秧,所以还要在水中栽上草,草可以为小龙虾提供攀爬的附着物,也可以为小龙虾遮荫。

小龙虾繁殖很快,一年可产卵3~4次,水温升至20℃以上时,小龙虾产卵可以持续6个月,高峰期在5月,平均抱卵量为300粒,50天就能长成上市。进入6月份水田开始插秧,此前小龙虾产的卵,幼苗已快成熟,这样接茬捕捞一直可以持续到10月份。到了秋天小龙虾会打洞、抱卵休眠,等到再次灌水入田时,小龙虾卵变幼苗开始生长,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次投放小龙虾苗,永久受益。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凃永田已掌握了稻虾混养模式的养殖技术,成立了正阳县聚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31户,“虾稻共作”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280多亩。合作社通过“集中服务,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实施标准化管理,小龙虾的产量和品质有了保障,养殖户的收入逐年增加。2020年,合作社的小龙虾产量连续三季达到每亩500斤的产量高峰,合作社成员每亩增收近6000元。每年合作社通过销售自产和其他养殖户的小龙虾 9万斤,实现收入100万元,辐射带动大林镇“稻虾共作”迅猛发展。

“养殖小龙虾关键是要勤管理、勤观察,及时补水、投喂、补菌,确保水质达标,这样小龙虾苗长势才会好。”涂永田说,“吃住都在稻田、水塘边,每天晚上都要出来查看一遍,风雨无阻。”稻田养虾,共生互利,各得所需。小龙虾在稻田里活动,不仅可以为稻田除虫、除草、松土,还能增加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叶片含氮量,提高水稻成穗率,小龙虾的排泄物是稻子的天然肥料,产出的稻谷品质高、无公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微生物,而这种微生物正好可以作为小龙虾饲料。同时,水稻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还可以为小龙虾遮荫、避害。

在稻田里自由长大的小龙虾,鲜活体健、光滑肥嫩、个大肉肥、卖相好,稻米光洁如玉,而且品相和口感都十分好,两者互依互补,形成了生态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土地生态恢复。“稻虾共作”的土地,通常肥力很足,种出来的稻谷无化肥、无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粮食,真正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涂永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利用“稻虾共作”模式,每年基本上可以收获“一稻两虾”(即一季水稻两季小龙虾)。春夏季小龙虾亩产按照240斤,综合均价按照20元计算,每亩产值就是4800元;夏秋季小龙虾亩产按160斤,亩均产值就是3200元。夏季稻虾共生水稻每亩产量按1200斤,目前每斤价格2元,亩均产值就是2400元,稻、虾综合每年亩均总产值就是104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样一来,靠着“稻虾共作”生态种养,一块田就有销售生态稻米和小龙虾两份收入,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大林镇是正阳县的南大门,地处淮河北岸,古老的淮河穿境而过,境内淮河长度达15.8公里,水资源丰富,具有种植水稻的优良传统,年种植水稻6.5万亩,素有“小江南”之雅称。该镇以“生态为先、虾稻共作、优质高效、实现共享”为目标,与信阳农林学院合作,积极推广发展稻虾共作生态循环农业,全镇推广“稻虾共作”1万亩以上,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助农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接天莲叶无穷碧,稻花香里说丰年。一稻一虾激起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生活富起来了,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稻虾共作”也让大林镇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富民、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0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信丰:招商引资撬动乡村产业兴旺
...-江西频道2024年12月22日,寒潮刚过,暖阳高照。在信丰县小江镇千亩稻稻虾基地的稻田中,一人撑板,一人投苗,不一会儿,一块浮板上承载着的百斤虾苗就被倾入了稻田。小江镇的虾
2025-01-02 17:21:00
...,风格协调的乡村宅院,充满欢笑的休闲广场……信丰县小江镇湖东村曾经荒芜的破屋废址,如今变成了一处处乡村美景。宅基地改革工作的推进让湖东村发生了喜人变化。自2021年湖东村被列
2022-12-29 03:32:00
桂平:春日胜景美如画 生机盎然耕作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机械化翻耕田地。人民网记者 王勇摄人民网桂平3月7日电(记者王勇)春暖花开,又到一年春耕时节。作为广西最大粮食生产基地,桂平市掀起春耕备耕热潮,勾勒出一
2023-03-07 09:24:00
村子是小型发电站、一宅变四园……“兰考小江南”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色环保、激发创新探索新能源的潜力。这里是素有“兰考小江南”美誉的河南省文明乡镇兰考县三义寨乡。8月28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的“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在河南开启,由中
2023-08-30 22:27:00
发展艾叶种植 富裕一方百姓
...展村集体产业,盘活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盘活农户闲置、荒芜土地,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艾叶种植及深加工产业。肇陈镇大林村
2024-01-12 07:24:00
东川区:推动绿色种业创新谷建设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石榴丰收 小江河谷一角 种业大棚基地科技特派团田间指导。 功能稻米基地 采摘芒果姜定才 匡定稳 欧阳平推进种业振兴,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是“把饭碗
2023-11-28 07:07:00
江苏睢宁“胜景图”:筑巢引凤迎新春 能人返乡谋振兴
...限公司生产岗位工作。 顾士刚摄(新春走基层)江苏睢宁“胜景图”:筑巢引凤迎新春 能人返乡谋振兴中新网徐州1月18日电 题:江苏睢宁“胜景图”:筑巢引凤迎新春 能人返乡谋振兴作
2023-01-18 13:53:00
平阴县举办“庆丰收 迎国庆”首届文化旅游登山节
...县和美文旅平台公司以翠屏山旅游景区为基地,联合泉福小江南景区、芳蕾玫瑰花乡景区,成立了平阴县“山、泉、花”旅游联盟,推出联名套票,现场签约,今后游客可以实现“一票逛三园”。“
2023-09-24 11:56:00
《青山是故乡》:全员演技过关,唯有一处败笔,毁了一整部剧
...骨坐阵,都深深地吸引住了网友视线。本以为这部以乡村振兴为基调,以人与自然、土地和谐共生为理念农村大剧,能够一枝独秀,在口碑上遥遥领先。可惜,一处败笔毁了一整部剧。一、全员演技
2025-04-12 01: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