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特写:祭祀大典中的台湾年轻面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2 20: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现场】

【解说】鸣礼炮、擂鼓、敬香、敬献信金楮帛,每个环节,都虔诚而庄重,两岸信众双手合十,以诚心祈求心愿达成。近期,海峡两岸三山国王祭祀大典在广东揭阳举行,在这座拥有1400年历史的庙宇里,两岸同胞并肩而立,在三山国王文化的发源地,共同祈福。

【解说】虔诚叩拜的,自然多为老年人和中年人,但在现场也不难发现,有一些年轻的面孔也出现在人群中。有的甚至还,显得有点过于“年轻”。

在祭祀大典开始之前,记者在路上就发现,这一家人是全家出动,宝宝尚在婴儿车里,就已经有了踏上旅途虔诚祈福的“修炼”。

【同期】台湾青年 张志传

其实不会(麻烦),一想参加的时候,就是想带着全家大小一起来参加,没有任何的犹豫,这主要是我们民间信仰,也是希望让小朋友从小就开始接触我们这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我们这个民间信仰,能够希望他们将来,这个成长的过程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也希望他们以后,能够有一些成就。

【解说】另一张年轻的面孔属于来自台湾桃园的江军琦,他也是陪伴爸爸和妹妹,一起加入到海峡两岸三山国王文化交流团中,他甚至不知道本次行程的具体内容,但年轻人有着开放的心态,在几天的走访过程中,他自得其乐,参观道观的时候,还和道长聊了很久。

【同期】台湾青年 江军琦

会想听故事,就当故事听,我觉得都不错,那稍微问一下道士,他帮我做整理一下,有稍微更了解他们的这个宗教体系,我不会从网络上了解一个地方,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去看看。因为我觉得通常(网络)都会有比较偏颇的看法,我不喜欢太偏激的看法,所以会比较喜欢自己去体会。

【解说】据统计,中国台湾地区现有三山国王庙460多座,信众600多万人,在各个县市都能轻易找到三山国王庙。从小在台湾新竹长大的客家人戴歆璇,就对这样的“拜拜”就很熟悉。

【同期】台湾青年 戴歆璇

就是从小到大也是这样子拜过来的,就像客家话就是大家都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亲啊,真的是两岸一家亲,手牵手,心连心。

【解说】而让她最惊喜的是,在参加这次祭祀大典的过程中,还遇到了自己的亲戚,在没有计划的前提下,大家因为共同的信仰,出于寻根访祖的目的,不约而同相聚在此。文化在无形中,牵引你我。

【同期】台湾青年 戴歆璇

跟好几个长辈有打了几个招呼,来了才知道的,对,很很有缘分,就是我外公我爸他们全部都熟的亲戚。

【解说】戴歆璇告诉记者,不仅是本次的文化交流之旅,如今的她在深圳就业,数年的工作生活经历,让她对大陆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期】台湾青年 戴歆璇

年轻一代也是很爱拜拜的啦,就是其实也是一个宗教信仰,其实两岸之间真的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同胞,我们是一家人,真的。

方伟彬 王庆然 穆川 揭阳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东三山国王祖庙见闻:一庙分万宇 两岸情份浓
...地授牌仪式、三山国王祭祀大典相继举行。连日来,来自台湾的信众走访粤东多地,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海峡两岸三山国王祭祀大典在广东揭阳举行。陈楚红 摄“在台湾,三山国王庙是很吸引
2023-10-21 19:54:00
...。据悉,三山国王文化是发源于粤东地区、后传播到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的民间信仰,揭阳三山国王祖庙距今1400多年,是两岸三山国王宫庙的祖庭。记者在仪式现场获悉,据不完全统计
2023-10-18 19:30:00
...)“三月三,拜轩辕”。乙巳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31日在台湾桃园市黄帝雷藏寺隆重举行,岛内各界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缅怀先祖,慎终追远,祈愿两岸和平。鼓初严,鼓再严,鼓三严。上午1
2025-04-01 04:36:00
...颂》响起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的根在这里。”来自岛内的台湾民生好报记者彭可感慨的同时,不停用镜头记录下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5000余人同拜人文始祖的盛况。应河南省台办邀请,
2024-04-11 21:56:00
两岸台胞春节特写:血浓于水情谊下 在哪过年都是年
...台州1月25日电(傅飞扬)“台州的干海鲜很有特色,这次回台湾过年,我带了干鲍鱼、干海参等,家人们都很喜欢。”从浙江台州回到台湾过年的台州医院循证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董道兴受访时说
2023-01-25 14:23:00
海峡两岸将第11次异地同时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日),海峡两岸将连续第11年异地同时举行祭祀伏羲活动,台湾地区活动场地定在新北市。2022年6月22日,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市举行。(资料图)刘玉桃 摄伏羲文化
2024-06-07 17:19:00
...赵欢)“朱墙黄瓦,雕梁画栋,行走其中,感慨万千。”台湾青年李品郁对中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作为一名“首来族”,她说,参观故宫博物院是来大陆最期盼的事。日前,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
2023-07-08 16:21:00
...化研究会副会长顾伯平恭读《颂嫘祖文》。与此同时,在台湾彰化县正宇书院,同步举行嫘祖拜谒祭祖典礼。首次来大陆参加嫘祖故里拜谒大典的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说,自己
2024-04-18 22:01:00
“在湄洲岛感受‘海上和平女神’的魅力”
...妙或雄武,表现妈祖舍身济难、慈海护航的精神内涵。“台湾有三分之二的民众信仰妈祖,妈祖信俗早已融入台湾民众的生活中。”参加大典的台湾台中大庄浩天宫重建主委王经绽表示,两岸同胞共
2024-05-14 09: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每当七夕临近,《古诗十九首》里这几句诗总会在心头流转。作为最具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2025-08-29 16:39:00
郑玄与岳镇海渎:最早提出五岳四镇的具体指称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岳镇海渎是古代国家祭祀的“山川神”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详尽的注解
2025-08-29 17:14:00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
2025-08-29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