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用科学精神烛照前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3 04: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用科学精神烛照前路

■晋 蒙 张文晖

由张聿温主编的《像院士一样思考——100位院士思维故事100例》(人民日报出版社)一书,以院士的思维故事为载体,讲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使命责任感。大桥挺立、高铁奔驰、蛟龙入海、神舟飞天,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累累硕果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科学家精神。

全书从“目标·方向”“用心·动脑”“质疑·批评”“突破·创新”“勤奋·坚韧”5个方面,生动展示了100位院士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形象说明了具备这5个方面的素质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目标与方向,是科研成功、院士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问题。物理学家谢希德说:“科学研究真正需要的是发展思维、发展远见和始终如一的发展勇气,这是成功的真正动力所在。”数学家谷超豪敏锐地看到了空间技术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长——能给自己带来更大荣耀的微分几何,围绕国家需要改变研究方向,走上了开垦偏微分方程这块国内数学领域“处女地”的新征程。树雄心、立壮志,高标准、严要求,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新的高度、深度、广度和精度进军。

处处留心、勤于用脑、善于思考,院士的才干由此而来。“科技工作者不但要有知难而进的大无畏精神,更要有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和方法的智慧与谋略。”探矿工程学家刘广志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中善于找出解决疑难问题的突破口。地质学家马宗晋时刻牢记导师李四光的教导,从常见的渺小现象中细心观察,努力发现自然奥秘,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独立思考,保持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做别人的附庸,则永远不会超越,不会有属于自己的成果。

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我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敢于对前人或他人的工作质疑,特别是那些与实验不符的结果,常在我的脑海中打个问号。”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治学、科研的最大特点是敢于大胆怀疑,精于小心验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著名材料学家郭可信的人生信条。从年轻时的努力勤奋到成名成家,他一直发扬这种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从而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科研领域,如果没有挑战精神,不敢大胆质疑,充其量只能做一个“者”——工作者,而不能做一个“家”——科学家。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是科研的生命,是科学家的使命。书中以院士的视角对创新进行了生动阐述。“对已有的治疗措施要有批判地接受,并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著名创烧伤外科专家盛志勇始终秉承着这样一条创新理念。一辈子从事矿井通风与防灭火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戚颖敏认为:“继承不是重复,是借鉴,目的在于创新。”

勤奋坚韧,戒除浮躁。书中用院士的求知成才之路告诫人们,要身体力行,勤奋刻苦。著名真空电子技术专家吴祖垲说:“科学确有机遇的问题,但机遇不等人,只有夜以继日工作的人,才能找到机遇。”爆破工程专家冯叔瑜讲:“搞爆破不走出办公室,不到爆破现场,是搞不出名堂的。”著名古植物学家和地层学家李星学起步较晚,却以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的实际经历,生动地向人们诠释着“勤奋”二字的深刻内涵。

在科研创新这场“寂寞的长跑”中,既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毅力,还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更需要像“院士思维”一样培育创新意识、弘扬科学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院士天团”在锡开讲科学家精神课后秒变追星现场本报讯 4月21日,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天一中学主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 涵养优良学风”系列活动暨
2023-04-22 06:47:00
...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
2023-05-05 03:14:00
...启动仪式在来安县第二小学举行,全方位营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社会氛围。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有15位百年诞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023-09-18 00:14:00
六院士联袂献学术盛宴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康宁精神医学国际论坛在温举行六院士联袂献学术盛宴温都讯 11月10日至11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瓯江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精
2023-11-14 14:07:00
邱爱慈院士激励广大学子踏实求学勇攀科学高峰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进校园——西安市五环中学主场活动举行邱爱慈院士激励广大学子踏实求学勇攀科学高峰邱爱慈院士在活动现场。(市科协供图)本报讯(记者 关颖
2023-09-20 03:56:00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付梦印院士:科学家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 矢志科技强国晨报讯(通讯员 夏文燕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肖秋)10月16日、10月18日,在中国科协院士专家江苏行暨国情
2023-10-27 05:24:00
...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百年老校。学校充分挖掘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组织多次科学家进校园讲学活动,为庚续红色精神,接力科学薪火贡献教育力量
2023-10-30 20:30: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担科教强国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授专家团到遵作专题宣讲本报讯 (记者 吕欣 周粲)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陈国良教授
2023-08-19 09:49:00
江苏启动“童手里的创造”青少年科创系列活动,院士专家面对面点亮科学梦想
...“童手里的创造”青少年科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科学家精神分享会在南京科技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王颖、都有为以及青年科学家芦红、赖文勇、李婧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68
2023-05-28 19: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