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钟会是魏国太傅钟繇的小儿子,小时候就聪明机智,博学多才,成年后,进入魏国官场,担任要职,甚得魏国皇帝和朝臣的赏识。
钟会先后担任过秘书郎、尚书郎和中书侍郎的官职,秘书郎属于秘书省,管理图书经籍,尚书郎属于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而中书侍郎相当于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
高平陵之变后,钟会逐渐与司马氏走得很近,受到司马师的赏识,因此,钟会成为了司马师的幕僚。
曹芳被废后,高贵乡公曹髦即位,钟会被赐爵关内侯。
此后,钟会便开始崭露头角,屡次在重要事件中,表现出了超人的才智,为司马氏家族出谋划策,每次都能应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钟会逐渐被人称之为“张良”。
淮南三叛之一的毌丘俭叛乱,司马师亲征,钟会跟随,主管机密事宜,司马师因眼睛长了毒瘤,不久死于许昌,其弟司马昭统领司马师的部队,钟会继续为司马昭运筹帷幄。
当时,朝廷发了一道诏书给尚书傅嘏,让司马昭本人留在许昌,由傅嘏率领平叛的军队回朝。皇帝曹髦这样做,实际上是想夺司马氏的兵权。
钟会与傅嘏密谋,由傅嘏上表,请求和司马昭一同回军,这样,可以保证司马昭继续统领这支部队。曹髦找不到理由,只能同意,于是,被迫封司马昭为大将军、辅政,而钟会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近臣,传达皇帝的诏令。
钟会为保住司马昭的军权,立下了大功,否则,司马昭肯定会丢失一部分军权。
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有异心,司马昭以魏国皇帝的名义,升诸葛诞为司空,以此为借口,招其回京,明升暗降,夺他的兵权。
当时钟会为母守丧在家,钟会料定诸葛诞不会回朝,这样做,反而会惊动他,打草惊蛇,于是钟会立即派人飞马报告司马昭。
但司马昭认为命令已经发出,不再追改。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甘露二年,徵诸葛诞为司空,时会丧宁在家,策诞必不从命,驰白文王。文王以事已施行,不复追改。
果然,诸葛诞预感到了危险,便举兵谋反,并向东吴请求派兵支援。
由此可见,钟会的先见之明,观察时局,如此准确。
司马昭为了平叛,率领二十六万大军讨伐诸葛诞,钟会也被征召跟随。
当时,东吴派出右大司马全琮之子全怿、孙全端、全翩、全缉等率军三万,来支援诸葛诞。全怿兄长的儿子全辉、全仪留在建业,两人因为惹上官司,性命不保,便带着家眷和部下投降了司马昭。
钟会给司马昭献计,秘密替全辉兄弟写信,派其家人进城送信给全怿,说吴国皇帝因为全怿等人攻不下寿春,非常生气,要杀他全家,所以,才选择逃往北方。
全怿等人听说之后,非常害怕,于是,也开城投降了。
由此,造成诸葛诞军心涣散,很快,诸葛诞兵败被杀。
平定诸葛诞叛乱,钟会献计最多,立下不少大功,司马昭对钟会越来越信任。当时,人们见钟会计谋无不应验,便将他比作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寿春之破,会谋居多,亲待日隆,时人谓之子房。
司马昭也因为钟会的谋略,让其担任心腹的职位,钟会由此也开启了他的高光时刻,被司马昭委任,率领十余万大军,成为伐蜀的主力。
只是,灭蜀之后,钟会手握几十万大军,迅速自我膨胀,准备据蜀地与司马昭争夺天下,遗憾的是,最终败亡。
钟会多次神机妙算,只有讨伐司马昭这次失败了,也丢了性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