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机杼声声奏响文创产业致富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1 10:3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青 报道

本报广饶讯 9月19日,在广饶县大码头镇码二村千织梭共富工坊的展示销售区,该村妇联主席王秀英正在直播带货,向网友推介村里的老粗布。而在织布加工区,一台台老织布机“哐哐”作响,十几名村民正在织布。随着木梭子来回穿梭,机杼来回推送,老粗布慢慢成形。“我们千织梭工坊有20台织布机,每天能织粗布20床左右,一床老粗布售价在200元左右,一个月产值能达10万元。”

码二村老粗布产业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明朝洪武年间,该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后来随着现代机织业的冲击,老粗布的市场地位不断衰退,曾一度因销路不畅面临失传。驻村第一书记马庆亮来到村里后,带领村民多方考察学习,力求将传统文化转变成为现代文创产业。“我们利用村里部分陈旧资源,将原来的村委八间平房仓库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了面积317平方米的老粗布工坊,购置了手工织布机、缝纫机等设备,并将传统的老粗布技艺进行改造提升,与东营工艺美术协会进行合作,设计新型的样品花色。目前已设计花色30余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美誉度。”马庆亮说。

为了便于销售,在第一书记帮助下,码二村党支部还领办成立了千织梭专业合作社,利用帮扶资金60万元打造了千织梭共富工坊,对产品商标、外包装等进行设计,注册了“芦花飞雪”老粗布品牌。马庆亮介绍:“目前已吸引带动本地80余名妇女就业,预计老粗布年产量能达5000余套,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注。其中,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枣阳粗布参展现场,机杼声声,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展商驻足参观体验,枣阳粗布文创产品火爆全场。陈剑表示,深圳文博会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
2024-05-25 06:28:00
金融+“非遗”丨看博兴农商银行助力“老粗布”出圈记
炎炎夏日,知了声声,唧唧复唧唧的机杼声与现代机器轰鸣声相交互织,传统老粗布与时尚新理念竞相融合,睡衣、围巾、坐垫、颈椎枕成为时尚新宠,传统老粗布制品在炎炎夏日“清凉”出圈。近日,
2024-08-04 20:29:00
手工土布“织就”多彩乡村
...夏管棉田、秋售棉花、冬织棉布。一年四季,春种秋收、机杼相闻。“如今村里生活好了,发展路子多得很,以前可不是这样。”当地村民回忆,曾经,一条永卿路把东开张村分为南北两块,南边是
2022-12-24 00:09:00
土布软 舒席凉 飒飒清风药膳香(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承人陈爱国,正在织布机前指导学员学习纺织技艺。手握机杼来回推拉,一把磨得发亮的木梭子在两排棉纱间穿梭,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撞击声,经纬交错间,一块纹路清晰的土布逐渐成形。“这样纯
2024-07-23 06:24:00
人间机杼声
...布满锈迹的老缝纫机上。依稀听见那熟悉的嘈嘈如急雨的机杼声,不禁循声而去,是外婆坐在缝纫机前做衣服。外婆的目光温情一瞥,往事的绘卷就这样轻轻展开……记得儿时,外婆负责一家人的衣
2023-09-15 04:26:00
临海建暖心工坊促村民增收
...发放1600多万元解困资金,用于村民发展葡萄等当地特色产业,帮助村民增收。
2023-12-31 05:45:00
...村。除了搭上“直播快车”,益农镇也在积极谋求农产品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前不久,益农镇政府与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采用产、供、销协同模式,共同推进农业高质量
2024-11-27 07:18:00
...绸市场,并在明清时期列为江南五大巨镇之一。从“到处机杼说女红”,到“全国每10件羊毛衫中,有7件来自濮院”的传奇。这不仅是时代的更迭,是产业的兴替,更是渗透在血脉里的时尚态度
2023-12-01 06:48:00
峡口村的幸福生活
...村的生态旅游致富路越走越宽广。冷水鱼养殖成富民“热产业”“曾经,我们村里能发展什么产业而头疼。”说起曾经的峡口村,中川乡党委书记张小强直摇头,“后来我们带着村‘两委’班子到省
2023-11-19 11: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