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长三角春运首趟临客见闻:
有奔头的日子苦也甜26日0点04分,从上海开往贵阳的K4177次列车发车。这是长三角春运的首趟临时旅客列车,千余名旅客踏上返乡路。
上海南站的候车大厅里,不少旅客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候车了。“公司还没有放假,我是请假回家的。今年公司订单多、项目紧,还有很多工友在岗位上。我离家太久了,想赶紧回家看看孩子,过完正月十五再来上班。”老家在贵州六盘水的赵泽勇说。
老赵50岁了,去年从浙江来到上海,在上海长兴岛的中远重工海洋钻井平台项目上做电缆工。“造钻井平台比造船要求高,但收入可观、工作稳定,厂区里有宿舍,生活很踏实。”老赵谈起自己的工作透出骄傲的神情,他说自己正在干的钻井平台项目明年三四月份就要交付,项目复杂、工种多,这个“大家伙”上有一千五六百名工人。“这两年公司效益好,有时候要加班加点赶工期,有活干就能多赚点钱,有奔头!”
K4177次列车途经嘉兴、杭州南、金华、衢州、怀化等车站,全程2022公里,全程近28小时。从上海上车的旅客大多目的地是贵阳。都是贵州老乡,虽然之前相互不认识,但坐在一起说起家乡话就熟络起来。
杨晓华夫妇是贵州毕节人,夫妻二人在江苏一家家装企业工作,因为上海发往贵州的车次多,两人专门乘高铁从江苏赶到上海乘这班车。说起家里的三个孩子,夫妻两人一脸幸福。“老大和老二都读高一了,成绩不错,最小的儿子读初一,有点调皮。”杨晓华说,“养育三个孩子负担重,我们夫妻俩还得加油多挣钱,但看着孩子们这么争气,多辛苦都值得。”想到马上就能回家见到孩子,杨晓华的爱人开心不已,身后的那句广告语“美好即将发生”,像是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读书才有出路,真希望孩子们考大学能到上海来,希望他们将来的日子比我们更好。”杨晓华说。
二十多个小时,哪怕只买到了硬座也要赶紧回家。“这几年高铁多了,回家只需要9个多小时,但今年春节大家都归心似箭,高铁太抢手。”30岁的李丽在上海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工作了,“我是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关注,很幸运买到了这趟临时客车,没有买到卧铺也没关系。”
据统计,K4177次列车共售出车票1377张,客座率达到100%。铁路上海站党总支副书记金鼎说:“今年春运上海旅客发送量显著增长,铁路上海站增开云贵、川渝、湖南、中原、江西、安徽、苏北等多个方向旅客列车206对。夜间增开列车进一步加密,开行数量接近百列,占到增开列车的近一半。”
大多旅客都像李丽一样,轻装简行,只带一些随身物品回家。“以前大包小包回家,现在完全没必要,想给家里带点东西,网上买好邮寄到家就可以。反而现在要从老家带好多好吃的回上海,像是腊肉、辣椒……都是心心念念的美味。”李丽说。
旅客排队上车时,车站工作人员给旅客送上福字、中国结、对联和新春祝福。“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孩子学业有成”“希望自己工作顺利”……大家的新年愿望朴实又温暖。
发车了,有的旅客安顿好后,给家人打个视频电话,有的泡杯茶解解乏,一位小朋友笑嘻嘻地对着窗外比了一个“耶”。
李丽说,她在网上查过,全国有16万人叫李丽,“我太普通、太平凡了,但我希望我是那个奋斗的、多彩的李丽……” (本报记者贾远琨 张梦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