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以前的村庄是这样的,我就想着回来创业。现在有点成效了,所以都在鼓励大家回来创业,振兴家乡。”返乡创业代表朱霞强看着正在果园里工作的几位工人向记者说到。朱霞强是毕节金沙县沙土镇天堂村的村民,2015年返乡创业,在天堂村发展了两百亩柑橘产业,有效解决了当地十几户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
朱霞回家最开始做运输,但收益一直不好。他就开始想在家做什么才赚钱。“我发现天堂村有得天独厚的水源、土壤以及适宜柑橘生长的温度等优势,而且海拔高度也是相当适宜的,种植柑橘是不错的选择。”朱霞强就这样挖掘出了天堂村的“隐藏财富”,从种下的第一棵柑橘树开始,他就一路成为了天堂村的种植大户。

朱霞强正在查看果园里的柑橘。
“当时我们来的时候整个园子三分之一都是荒地,人无法进去。有些杂树像碗那么粗,刺也有手指那么粗,就靠工人一天一天地把杂草和树扒了,用锄头一点点挖。”朱霞强对初到果园的情景记忆犹新,“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这些路都还是不平整的泥巴路,车也进不来,运输果园的原料所需成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只能自己人工去挖路。”
“这里没有人会种植柑橘的技术,我们去各地学习。最开始,我们从四川眉山引进四个品种,一开始就种植了两百亩。由于我们当地气候等各种原因,现在只剩下了两个品种。”朱霞强说,后来随着相关部门组织学习种植技术以后,产量就随之上来了。

天堂村的柑橘林
“2019年开始挂果,当时遇见了从未听过的‘果实蝇’,害得我们全园无收,以失败告终无法继续干下去。”朱霞强说,当时相关部门知道情况后,帮忙找原因、请专家、出方案,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面对种种困难依然选择坚持并不容易,当初一起并肩前行的四家同行也已放弃。在朱霞强儿子的记忆里,父亲自从做了果园以后就很少回家了,甚至还在那里修了一个小平房,吃住都在果园。

天堂村的产出的柑橘
天堂村的地理优势优于引种地,当地土壤的含钾量丰富,果园里柑橘甜度相对较高。为了保证柑橘品质,朱霞强每年的秋季在当地挨家挨户收取羊粪,用羊粪来代替化肥,坚持绿色种植。
虽然有高品质、好口感的柑橘,但最初因为没有名气或渠道而难以销售出去。
这让销售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开始我就坚持只让顾客到果园自摘,为了保持新鲜度,我们的果子是不会拿到集市上去销售的。”朱霞强还强坚持注册商标,为柑橘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让所有人一看到这个商标就知道是我们家的柑橘,也要为沙土的柑橘打造一张特色名片。”

朱霞强的柑橘树
果园收益成效显著,朱霞强就雇佣当地村民到果园上班,解决了十几户村民就业问题。“在我们的指导下,有些村民也来学习种植,还带动着返乡创业的兄弟回来开了个家庭农场。”朱霞强看着成片的柑橘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不怕他们种,是怕他们不种。”朱霞强说,“现在返乡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愿意相信我,跟着我干。也算是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了。”朱霞强始终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一群人富了才能带动一个地方发展。

村民正在朱霞强的柑橘林里采摘柑橘。
随着网络发展,朱霞强也在积极拥抱网络拓宽销售渠道。“现在也是借助互联网的这波浪潮,我们在抖音商城开设店铺进行销售。把工人们采摘柑橘的视频发布在网上,让各地的顾客都能看到我们现摘现发的过程。”朱霞强拿出手机介绍说,还会在果园不定期开直播,让顾客不用出门就能买到甜甜的柑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朱霞强在返乡创业过程中或遇挑战,或有机遇,最终用智慧和坚持守护了两百亩果园。如今,天堂村村民自发种植了五六十亩柑橘,小小柑橘让村民们过上了更加甜蜜的生活。
饶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庞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8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