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大塘河村,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铁匠村”。村里近200铁匠凭借精湛的打铁技艺,进入长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企业,实现了“传统铁匠”到“紧缺锻造技术人才”的华丽转身。
传统的铁匠,打铁“打”进了现代化车企,凭什么?
汽车零部件锻造对精度要求极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复杂零部件的精度控制仍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把关。一个合格的锻造师需要数年实践积累,特别是对材料特性、火候的把握,需要在成千上万次锻造中练出“手感”。大塘河村村民自小在打铁的“叮当”声中长大,血脉里流淌着通红的“铁水”,掌握精湛的打铁技能,契合了车企的需求。
从打农具到锻造汽车零部件,背后的逻辑一直没变:市场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对乡村手艺人而言,转型不一定要另辟赛道从零开始,也可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自身所长,在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工艺升级过程中当好机器背后的“大脑”。
“只要练好手艺,就不愁没有发展机会”“传统打铁或许会减少,但锻造技艺永远有市场”,尝到甜头的村民发自肺腑的一席话,说出对技术的信心,表明了市场对能工巧匠的青睐。
只有过时的观念,鲜有过时的手艺。一块铁,只有经过加热、锻打、定型、淬火才会成为走俏市场的产品。传统手艺,只有经过市场的洗礼与选择,才能找准突破的方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海钦
编辑 谌晗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