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21: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感觉《长安十二时辰》已经可以做一集《舌尖上的长安》了,每次看到张小敬在吃各种美食的时候,总会有种莫名的治愈感,那盛唐时期的长安究竟有哪些好吃的东西呢?这次就让我们跟随张小敬的视角,来看看剧中他都吃了些什么。感觉有不少菜品直到今天依然是十分常见的家常菜,不过根据原作者马伯庸的介绍,有些唐人的饮食习惯是他编造出来的。例如张小敬总是喜欢嚼薄荷,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是的,今天要聊的就是最近大热《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小阿姨当然也不能幸免,本来就想着要为了给四字弟弟打电话。

谁知刚看了半集,突然觉着,这部戏应该换个名字啊,叫做《跟着张小敬吃吃吃吃吃遍长安城》。

所以今天,咱们就跟着大头这个吃货,来好好聊聊《长安十二时辰》里,那些真真假假的唐朝美食。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口檀是什么?就是口香糖。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古代无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孙贵族,统统滴不刷牙!再讲究也仅仅是用青盐块或是竹片擦牙齿甚至舌苔,再好好漱个口。

但是这两样东西……唐朝木有。

咋办?直接用温盐水漱口揩齿。当年老白就曾写诗夸赞自己口腔卫生做得有多棒棒哒——“绿宜春濯足,净可朝漱痴”。

但这效果肯定比不上明清常用的青盐,更别说如今的牙刷牙膏漱口水。

不过唐朝人最关心的口腔问题不是蛀牙啥的,而是口臭。如果碰巧再吃两瓣儿蒜(唐朝人可喜欢吃蒜了),或是得了幽门螺杆菌老是胃酸胃胀啥的……敢和他正面说话的人,简直就是壮士。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太平广记》就曾扒过一个路边社传闻:说美少年宋之问之所以被武则天各种嫌弃,就是因为他有口气而不自知,还老爱对着女王大声念诗。最后为了能上位,只能先去给男宠张易知倒夜壶……

所以咯,为了不被重要的人嫌弃,一般唐朝人都自带“口香糖”。

最有名,也最为深入人心的是母丁香(即丁香的成熟果实,而公丁香是指未开的丁香花蕾),也叫鸡舌香。早在汉朝就在王公贵族里普及开了。当年汉朝典章制度还规定,尚书郎若要上朝见皇帝,必须“含鸡舌香伏奏事”。

最受贵女欢迎的无疑是“五香丸”。由豆蔻、丁香、藿香和白芷等十几种中药研磨制成豆子大小,外头再裹一层蜂蜜,每天早一粒晚一粒含在嘴里慢慢化掉。然后就会有比《小红书》减肥药还犀利的效果——“五日口香,十日体香,二七日衣被香,三七日下风人闻香,四七日洗手水落地香,五七日把他手亦香……”

吃了“五香丸”,人人都能做香妃。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最贵的,要数唐玄宗他哥李宪的“口香剂”,用麝香和沉香混合而成。据说是嘴巴一张异香扑鼻,圣人都会忍不住主动凑过去。

而让大头嚼了几下又嫌弃吐掉的口檀,很多人推测就是小檀木片,贵且难吃。尤其是小阿姨这种牙口不好的,根本就嚼不动——严重怀疑是编剧其实就是把“檀口”俩字儿倒了个儿。

后者特指姑娘的形状美好,娇艳欲滴又香喷喷的小嘴儿。比如《西厢记》里超容易引人联想的限制级词儿:“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所以小阿姨想来想去,所谓的“口檀”,其实就是母丁香吧。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相比口檀,大头更喜欢薄荷叶,明显嚼起来更爽。而且似乎全长安的男人都在为薄荷叶发疯。

为啥如此迷恋?

有豆油编了一个段子:

“这体现出唐朝男性之间的礼节,两个人遇见会拿出薄荷给对方,再恭敬地问一句“大哥恰薄荷”,恰了两人就是过命兄弟,代表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体现了古人淳朴有爱的交友观……”

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薄荷叶”这段已经得到了马伯庸的亲口证实——瞎编的。因为薄荷在唐朝属于蔬菜,很有一席之地。

他本来想写嚼槟榔,但是一转念这个东西貌似一直没有传入中原,就编了个嚼薄荷叶。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小阿姨有点无语了。

因为槟榔起码在汉朝就是我们的进口食品了。司马相如《上林赋》里就提到了槟榔:“留落胥邪,仁频并閭。”当时它被叫做“仁频”,音译自爪哇语。意思是上林苑有大片的椰子树和槟榔树。

我的天哪!汉朝居然就有种着爪哇国的椰子树和槟榔树的地方,还就在如今的西安!

到了南北朝时期,槟榔已经成为了北方士族们最想要的潮物——朝廷拿它做赏赐,宴会拿它做果盘;访亲走友拿它当重礼,婚丧嫁娶拿它当贡品。

关于槟榔,最有名的段子莫过于梁武帝大臣任昉。他爹一生酷爱吃槟榔,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嚼口槟榔再上路,谁知任昉命人剖了100多个果子,竟没有一颗让人满意。他爹实在等不及走了,从此任昉视槟榔为死敌。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到了唐朝,诗仙李白更在诗里写过“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的著名句子。而那时的槟榔,已不仅仅深受那些有身份地位气质内涵的贵人的喜爱,没事儿就嚼嚼嚼不停,更是中医眼里一味“包治百病”的常见药。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煎茶应该是最代表四字弟弟的长安美食,且唐朝的煎茶和如今的茶肥肠不一样。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其实在唐初,南方人喝的都是加了各种大料的茶汤。

话说陆羽曾在他的《茶经》里详细写过,南北朝和唐朝人吃茶的最大区别。前者喝的是茶汤,里头要加葱、姜、花椒、大枣、桂皮等调味料。

而没有饮茶风气的北方广大地区,直到开元天宝年间才有茶汤出现——一般还都只出现在寺庙里。

对,是茶汤还不是煎茶。

煎,就是要将茶叶碾碎了加水煮,而在煮水时,还要加入少许盐……而青年道士李泌,烹得一手好煎茶,看他好几次撒盐(话说四字弟弟手真好看)。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直到大历年间,茶叶的种类开始真正多起来。《膳夫经手录》里甚至还提到:“累日不食由得,不得一日无茶也。”饭可以不吃,茶不可以不喝。

话说唐代顾况的《茶赋》里还有这么一句话:“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

啥意思?就是茶泡饭真好吃!现在后者早已变成了霓虹美食。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三勒浆是什么?

最早是古印度的一种古老汤药。由庵摩勒(就是油甘子)、诃黎勒(诃子)和毗梨勒(一种长得像胡桃一样的果子)这三种果子碾碎制成,通常是与蜂蜜,清奶调匀后服用。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啥味道的?

元朝人曾如此详细描述:液体闪着光,看起来既想葡萄酒又像桂花酒,味道温柔甘甜,能直接滑入口中,妙不可言。

据说坚持吃一年,人就能长命百岁,青春永驻——那些想吃唐僧肉的妖怪肯定没听说过三勒浆!不然费那老鼻子功夫干啥。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曾有专家考证,三勒浆是直到公元747年左右,也就是天宝六年左右。以酒的样貌,延丝绸之路,被人从波斯带入唐朝。

而《长安十二时辰》发生的时间,是天宝三年上元节……即使那时三勒浆已入唐,肯定也是物以稀为贵,不太能随随便便在街市上就能喝到。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或许,那些奔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旅队,是能在路上常喝常新的。

据说在大历年间,三勒浆的身价相当于御酒——从公元766年到779年,唐代宗都是以三勒浆赐进士宴。而到了晚唐年间,三勒浆渐渐成为文人墨客的标配。裴度曾以三勒浆宴饮白居易、刘禹锡。白居易更是十天不喝就难受得慌。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在很长一段时间,骆驼奶不能算单纯的乳制品,而是一种“特效药”,专门给身体虚弱的人增强抵抗力。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而在唐朝,由于两大沙漠出现,善于跋涉耐旱耐饥的骆驼成为了不少游牧民族的首选畜物。不少人迁移进了大唐境内,成为了常驻民。他们最重要的财产骆驼,也一齐进入境内进行养殖。

不过,由于骆驼总是和北方游牧部落如影随形,尤其是匈奴和突厥。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对骆驼肉骆驼奶之类的异域美食,敬而远之。

甚至在当时,曾传着一首朗朗上口短诗《神龙后乌鹊窠谣》:“山南乌鹊窠,山北金骆驼。镰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说的就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掠夺者,带着他们的骆驼,后者背着主人抢来的唐朝器物。

所以在唐朝,一般会找西域人买骆驼奶的,不是身体不好就是百无禁忌,挺符合大头的人设。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唐朝人普通百姓酿的本土酒,一般都是黄绿色儿的米酒。比如我们的白居易就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所谓“绿蚁”,就是新酿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葡萄酒则是从西域引进的特殊风物,自汉朝就有了。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国内没人会复刻这种酒,所以是十足的稀罕物,只有王侯将相豪门贵族能喝上些许。

直到唐朝,酷爱喝酒的唐太宗搞到了高昌葡萄酒酿制方法并加以改进,并传到了民间,葡萄酒才渐渐普及开来。

尤其在唐明皇时期,葡萄酒已经彻底普及。

比如李白的《对酒》里写道“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李颁《塞下曲》中有“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

真是从江浙富庶到塞外边关,处处可见葡萄酒的影子。

小阿姨还发现,焦遂喝酒用的是镶金鹦鹉杯——他虽然是平民,但不差钱。

后来听他说自己有金鱼袋,瞬间了然。说明他以前是三品以上穿紫袍的高管,如今光荣退休。

什么是鹦鹉杯?就是用鹦鹉螺做成的酒杯,又被称为海螺盏。据说鹦鹉杯正是以长得美,多盛酒而收到唐朝人的广泛好评。因此,不镶金带银的鹦鹉杯在当时还颇为常见。

比如骆宾王就写过“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

最有名的还要数李白,他的《襄阳歌》里就有“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老李真能喝,动不动就三百杯!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终于来了个国产吃货!

火晶柿子绝对是我最爱的长安美食之一——去年冬天去西安,在临潼兵马俑那块儿的街边,我就着冷风吃了好几个!根本就停不下来!回魔都后直接某宝买了一大箱,甜得嗷嗷叫!

除了甜如蜜,火晶柿子也超级软,软到什么程度?《白鹿原》里黑娃开窍前夕,几个长工曾提到世上最软的四样东西:姑娘的腰棉花包,火晶柿子猪尿胖。

因此熟透的火晶柿子,可以直接用吸的喝。

而且,火晶柿子不仅好吃更好看。临潼不少景点都把它当景观树栽培。大冬天的一个个高高地挂树上,煞是好看!

火晶柿子属于典型的杂交柿子。其杂交历史恰恰始于唐太宗时期——骊山扩建宫室之后,将柿子树作为观赏树栽入骊山。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据说这也是我国栽培柿子最早的历史记录,可见柿子绝对是最地道的长安美食,而且起码有1300多年的历史。

话说,用火晶柿子和面粉做成的火晶柿子饼,也是直接把那种直接晒干的普通柿饼,甩出N条街!

胡饼——怎么又双叒叕是源自汉代,从西域随着丝绸之路而流入中原的“进口食品”。据说传入的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北方朋友的墙裂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来到面食区。”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据说当时第一爱吃饼的汉人,就是那个重用十常侍的汉灵帝。由于有他带头,所以当时京师贵戚皆抢着吃胡饼,讨他开心。

以上这事儿还被记入了后汉书,成为了中国关于胡饼最早记载。

当然吃饼吃的最帅最赚的,还要数王羲之。当年太尉郗鉴为自家女儿选老公,在场了十几个王氏子弟他都没看上,唯独看上了在东边的床上脱了衣服吃着胡饼,一脸快活的王羲之。

而到了唐朝,“饼”成为了当时民众最不可分割的重要主食。

除了胡饼,其它各种饼更是多达几十种。除了胡饼汤饼蒸饼煎饼髓饼,最出名的就是武大郎的炊饼,其实是馒头。甚至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说到了“世重饼啖”这四个字。

对于唐人而言,没了饼就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当然,最受欢迎最普及的还是胡饼。并且相比汉朝还有了明显的改良,比如分成了有馅儿和没馅儿两种。

没馅儿的是传统风味,必需撒着芝麻。有馅儿的将芝麻去了,里头塞上羊肉。《唐语林》中就有一段让人看着就饿的描述:“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

就是将羊肉层层分布于巨大胡饼中,中间夹着各种调料,抹上油酥,然后贴入炉中烘烤,羊肉烤到半熟就可开吃……

容我咽个口水。

在长安城中众多的胡饼店中,以辅兴坊胡饼店制作的芝麻胡饼最为有名!外地的饼店都纷纷效仿他家的做法。

白居易甚至还有一首诗,名字就叫《寄胡饼与杨万州》。第一句就是“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对了,我们随处可见的新疆烤馕,就是最接近当年胡饼的一种干粮。

话说唐朝是木有面片汤这种说法,应该叫“馎饦”,也叫汤饼。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馎饦也是源自北方游牧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最早是一种非常简单好做的面食:和面,不加酵粉,搓成条再掐成半指长的小面段。然后将厚厚的小面段搓成拇指大小,两头尖中间扁的样子,放在菜汤里煮熟就行。

为啥管这叫汤饼?没办法,当时人管各种干的湿的能吃的好吃的成型面食,统统被叫做“饼”。

不过,真正爱馎饦爱如骨髓的,还是宋朝人——人家的年夜饭啥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馎饦。

但素,宋朝的馎饦不再是面片汤,而是正正宗宗的面条,还是用擀面杖手工作出来的那种。面赶完后,再放入沸腾的菜汤,煮熟盛出来就行。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是的,简单手搓而成的唐朝馎饦彻底成为昨日黄花。只不过宋朝人有点懒得动脑,还是管手擀面叫馎饦/面片汤。

而到了南宋,馎饦传入了隔壁霓虹,变成了如今我们无比熟悉的……乌冬面。

哈哈哈哈哈哈哈。

话说,吃面片汤加蒜的细节好评!

唐朝人真是嗜蒜如命,甚至喜欢大蒜喜欢到将之归为荤菜一栏。

所以起码从唐朝之后,出家人就不能吃蒜了。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先说唐朝厨艺——真的是属于初级阶段,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所以吃来吃去,就是水盆羊肉,蒸羊肉啥的,狼卫们则是聚在一起烤羊肉。

简单到令人发指!

但怎么看怎么香。而且,为什么长安都是羊羊羊羊羊羊。

依旧和民族大融合大迁移有关——唐太宗的妈是鲜卑人,老婆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所以唐朝人渐渐地就以食羊肉为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宰杀耕牛是要被判死罪的。

吃牛肉啥的,绝对充满了禁忌色彩,尤其是在唐宋。

(话说《水浒传》里,动不动就是切2斤牛肉……嗯哼)

而鸡鸭鹅肉什么的,在唐朝人看来……根本就不算肉,只能算打牙祭的小荤菜。

记得唐初曾一度禁止地方御史食肉浪费。但唐初名臣马周特别爱吃鸡,在他的管辖地也不例外,就这么被人告了。谁知唐太宗只是大手一挥:“我当什么事儿呢!鸡啊!鸡肉怎么能算肉呢?”

鸡肉不算肉——难怪现在大家减肥都争相吃鸡胸肉呢。

扯远了。话说唐朝的肉类C位得主羊肉,虽然好吃但膻味忒重啊,咋办?

贵族们不差钱,用价比黄金的胡椒祛味。

后者可谓唐代最贵奢侈品,一般也就是圣人或公卿贵族能用。

圣人一般都是赐给爱妃用作装修宫殿的内墙“涂料”,反正“椒房”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更牛叉的还要算唐代宗时期的宰相元载,被圣人赐死后,人跑去抄家,竟抄出了八百石的胡椒!

唐代宗直接懵逼。

贵人们用胡椒去羊膻味,普通人用啥呢?

我们就用《长安十二时辰》里,大头一连吃了两碗的水盆羊肉举例。

其实唐宋时期,是木有“水盆羊肉”这个说法的,应该叫“山煮羊”,由汉朝的“羊肉臐”演变而来。

南宋流传迄今最完整的食谱《山家清供》里,就详细记载了“山煮羊”的绝密做法:“羊作脔,置砂锅内,除葱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搥真杏仁数枚,活水煮之,至骨亦糜烂。”

是的,劳动人民买不起胡椒并不代表羊膻味就去不掉啊!除了用葱,敲碎的杏仁丢到汤里和羊骨一起煮了就行!

没有胡椒我们有替代品啊,一样吃得人嗷嗷叫。

而讲究的水盆羊肉,水盆是放在沸水里保温的。为的是确保汤肉热乎味浓,就像刚煮出来的一样。

以上是小阿姨目前为止,在《长安十二时辰》里,追着大头找到的那些个长安美食,居然大部分都是进口食品啊!

只能说长安人民简直太摩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曾经的它是国家储备粮,如今却被包了汤圆
...十三年的跋涉、囚禁和逃亡之后,他终于又看见了巍峨的长安城。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张骞出使西域图。|wikimedia尽管没有完成与大月氏结盟以击匈奴的外交任务,但张骞
2023-09-21 16:27:00
...种叫三勒浆的饮料,源于波斯,类似今天的鸡尾酒。唐代长安城夏季湿热,流行饮用冰镇乌梅浆,可视作如今酸梅汤的滥觞。 酪(奶饮料)在隋唐时期主要流行于北方。由于胡汉交流频繁,自北
2023-08-18 15:48:00
《锦绣芳华》结局虽至,但心动不散!心动榜超多国风餐厅等你赴宴
...商圈,代言人饰演的“牡丹”,身着绝美唐装,开遍了“长安城”。不少粉丝发文:“心动榜给何惟芳牌面拉满,金疙瘩们快去打卡”……号召更多粉丝加入这场心动合拍。追剧少不了美食更少不了
2025-07-21 15:53:00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为何不被李进击败?
...发生在吕布身上确实有一场单挑,这就是李傕与郭汜攻打长安城时,吕布曾与郭汜在长安城北单挑,两人都曾经是董卓部将,之前也应该认识,这场单挑多半是双方商议好的,吕布想以单挑胜负来决
2023-08-23 14:57:00
《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想不到操控一切居然是徐宾!
...相林九郎。而为了转移视线,龙波又利用右刹把狼卫引进长安城。所以狼卫就理所应当的成了最早的炮灰,之后龙波又安排守捉郎杀右刹灭口。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由于徐宾坚持十年如一日向何执
2024-11-06 16:20:00
来,看古装剧中的传统文化之美洗洗眼
...体验。 在真实历史风貌还原方面,曾经以高度还原唐代长安城两市及一百零八坊著称的《长安十二时辰》,自然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但由于唐代建筑留存之少及图片资料的缺失,其实这部剧的场
2024-07-19 16:29:00
文化为先、内容为上,拆解优酷历史谜团宇宙的品质密码
...在长安,剧集也首先聚焦于大唐。剧中,大到气势恢宏的长安城,小到镜头一闪而过的歌女舞女、街边卖果子的小摊贩,小细节与大场面,都让人如临大唐盛世。长安一百零八坊,处处是不一样的热
2024-02-08 09:43:00
刘裕北伐后是如何自毁长城的?
...泓单马回长安,王镇恶趁胜进攻,后秦诸军皆溃,姚泓献长安城向王镇恶投降。刘裕将至长安,王镇恶于灞上相迎,刘裕慰劳他说:“成吾霸业者,真卿也。”而沈田子、傅弘之一路也是势如破竹,
2023-01-27 15:14:00
...”活动首次划分曲江核心片区、南门及主城区、大明宫汉长安城特色区域、浐灞国际港丝路文化会客厅、临潼片区、西咸片区、沿山片区七大片区,强化区域流量调控,打造“安全、有序、精彩”的
2024-01-27 07: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