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行长择要
近日,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北监管局罚款300万元。这一处罚也再次暴露出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业银行在内控管理方面的严重问题。
据观察,华夏银行并非首次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今年以来,该行因为多次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监管重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行多地分支机构共收到13张罚单,合计被罚946万元。
在这种背景下,华夏银行如今亦在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境中徘徊。该行营收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而这一趋势到2024年一季度也未能扭转。
值得注意的是,8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核准韩建红、唐一鸣华夏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由此,该行正式迎来了“一正五副”高管格局,并且高管成员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只是,对这些年轻的行长们来说,面对的是由来已久的诸多挑战。
重罚300万元
近日,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北监管局罚款300万元,对该分行时任行长及多名责任人作出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或警告的行政处罚。
这一处罚不仅是对华夏银行武汉分行的沉重打击,也再次暴露出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业银行在内控管理方面的严重问题。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华夏银行武汉分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两项:虚列开支套取费用和贷款“三查”不到位。
这些违规行为的严重性可见一斑,尤其是虚列开支套取费用,直接影响了银行的财务透明度和客户信任度。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条款,湖北金融监管局对此作出了300万元的罚款决定,这在银行业中是相对高额的罚款,进一步反映出监管层对该类行为的高度重视。
此外,行政处罚决定还显示,因对虚列开支套取费用事项负有责任的时任华夏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杨伟,遭到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0年的重罚。
而时任副经理杨洪民也因失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3年。
其他相关责任人,如李海利、赖念和姜军等人则因贷款“三查”不到位问题受到警告。
这一系列处罚不仅使得华夏银行武汉分行的管理层受到重创,也进一步损害了华夏银行的品牌形象。
内控合规堪忧
据观察,华夏银行并非首次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今年以来,华夏银行因为多次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监管重罚。
据不完全统计 今年以来华夏银行多地分支机构共收到13张罚单,合计被罚946万元。
今年1月份,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资金被挪用、个人农业担保贷款存贷挂钩、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资金被挪用、采用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等多达七项违法违规事由,被监管处以警告并罚款合计461万元。
同一个月,华夏银行泉州分行因“办理融资租赁项下信用证开证前调查不尽职” 被处以50万元罚款;
华夏银行丽水分行因“信用证业务开展不审慎”被罚款30万元;
华夏银行龙岩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被处以60万元罚款。
今年5月31日,华夏银行乌鲁木齐河南路支行、乌鲁木齐高新区支行以及乌鲁木齐新兴街支行三家支行同时被处罚,违规事项包括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账户、贴现资金回流出票人、保理业务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核不严等。
对此,三家支行分别被监管处罚6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
业绩陷入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华夏银行如今亦在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境中徘徊。该行营收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这一趋势到2024年一季度也未能扭转。
据财报披露,2023年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32.07亿元,同比下滑0.64%;实现归母净利润263.63亿元,同比增长5.30%。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银行的营收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2022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938.08亿元和250.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5%和6.37% 。
这一趋势到2024年一季度也未能扭转。今年一季度,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1.14亿元,同比下降4.34%;实现归母净利润58.9亿元,同比微增0.61%。
营收负增长背后,华夏银行受到净息差收窄的冲击明显,2023年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1.82%、1.77%,同比减少0.28、0.3个百分点,而同期股份行的净息差为1.87%。
净息差持续收窄,同样令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倍感压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3%、10.48%、9.16%,在9家股份行中分别排倒数第二、倒数第二、倒数第四。
在资本补充压力下,华夏银行采取开源节流措施。一方面通过发行资本工具补充资本。今年6月份,华夏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规模400亿元的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发债募集到的资金用于补充本公司其他一级资本。
另一方面,华夏银行收紧资本支出,股东分红首当其冲。2023年,华夏银行现金分红为61.11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23.18%,现金分红比例在九家上市股份行中垫底。
而且因为近十年的现金分红比例均未超过25%,华夏银行遭到投资者不少吐槽。
一正五副”高管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8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核准韩建红、唐一鸣华夏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
简历显示,韩建红,1969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经济师,曾任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党委委员、湖州分行行长,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简历显示,唐一鸣,1979年12月出生,硕士学位,曾任北京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通州管理部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京南管理部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北京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今年以来,华夏银行人事变动频频。
3月29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同意聘任瞿纲为行长,其将在任职资格获核准前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瞿纲为“70后”,其也成为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年轻的行长。
简历显示,瞿纲,1974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正高级经济师,曾任北京国际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国际信托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华夏银行党委常委。现任华夏银行党委副书记。
随着华夏银行两位副行长任职资格的获批,该行也正式迎来了“一正五副”高管格局。
具体来看,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1965年)、行长瞿纲(1974年)、副行长杨伟和刘瑞嘉(1966年)、副行长高波(1970年)、副行长韩建红(1969年)、副行长唐一鸣(1974年)。
其中,瞿纲、高波和唐一鸣均为70后,高管成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对于这个年轻化的高管团队而言,他们正面临华夏银行业绩放缓,内控合规问题频发,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承压的困境。
尤其在不良方面,颇为糟糕。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6%,而横向对比可知,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长期居于9家股份制银行之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6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