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2023年5月,梁杭淳和妻子何春丽乘坐飞机在西昌落地,随后又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到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他们此行要去看望他们的儿子,正在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支教的梁汉卿。
山路颠簸,他们抵达学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梁汉卿和班里30多名彝族孩子已等候多时了。看着讲台上的小梁老师和讲台下的学生,梁杭淳和何春丽夫妇思绪万千。一直以来,他们都守望着儿子的成长,“探索、自主、交流、信任”,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梁杭淳夫妇的家庭教育理念。
支持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何春丽是一名资深幼教工作者,从教三十余年;梁杭淳也曾在中学任教。
梁杭淳夫妇深知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而非强制,每个孩子都应该去探索自己的兴趣。
在梁汉卿的小学时期,梁杭淳夫妇并没有强制他学习某一种乐器,而是让他自己去尝试。钢琴、小提琴、架子鼓……梁汉卿一一去尝试了,但都不喜欢,父母也就没有强迫。
直到小学四年级时听到萨克斯的音色,他便为之着迷。
看到儿子眼中的光彩,梁杭淳夫妇马上给予支持,陪他一起寻找萨克斯老师。梁汉卿兴趣盎然,很快就上手,并且积极自主地拓展学习,从不需要父母陪练。上了大学,他对萨克斯与爵士乐的兴趣也丝毫不减,仍然时不时地聆听与演奏。
深度交流,支持孩子的选择
如果说支持孩子选择一种乐器,只需要给予探索的机会和全力的支持,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各种事关生命走向的选择则需要更为审慎地对待。对此,梁杭淳夫妇秉持的是深度交流的原则。
高中阶段,面对选课,梁杭淳夫妇和儿子一起分析学习上的强项和弱势,并且做了许多关于专业、就业的研究,最终支持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政治、历史和地理。梁汉卿在之后的学习中坚定了这一选择,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果。
高中毕业后,梁汉卿考上了浙江大学。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对比,他最终选择了教育学专业。“我们也说他不一定要走父母走过的路,但既然他选了,我们都支持他的选择。”
本科毕业后,梁汉卿入选了浙江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决定去四川大凉山支教。有人说支教很辛苦,也有人说支教会错过就业升学的大好时机,但是面对儿子的选择,梁杭淳和何春丽再次给予了全力的支持。
在这些年无数次与儿子的深度交流中,梁杭淳夫妇对孩子有着无比的信心。他们知道,儿子已经长大,支教的经历是他朝向理想前进的关键一步,也将会是他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关键一课。在支教的日子里,梁杭淳夫妇经常和儿子打电话,听他讲来自大凉山深处的故事,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梁杭淳夫妇也积极为大凉山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捐款捐物,一同传递爱与责任。
在人生各个关口大大小小的决策中,梁杭淳夫妇在深度交流、走进儿子的内心之后,提供必要的指导,并一同选择最适合的那个答案。这样的支持让孩子时刻保持着勇气和信心,去应对一切挑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