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帮河南青年真中!(“豫”见嫦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4 06: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尹江勇 本报通讯员 徐张旗 耿悟书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探月,国之骄傲。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有一群来自河南的年轻航天人,他们根植沃土,志在凌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

许博文:团队中的“定海神针”

来自洛阳的许博文,是指控中心某光学分系统技术骨干,更是团队中的“定海神针”,为整个团队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在执行测控任务中,中心控制台是重中之重。各点号设备操作手将设备状态发送至中心控制台,并由中心控制台进行远程控制和状态监控。每次任务,许博文都会坐镇中心控制台,哪里出现问题,他总能凭借对设备烂熟于心的了解,沉着冷静分析并解决。

“1号测控点检查一下时间,检查时间统一模块。”

“3号测控点单杆状态下抖动,检查伺服零点电压。”

按照许博文的指挥,组员在测控点号多次快速定位并应急处置。有他在,组员就有了主心骨,每一次任务都完成得精准而高效。

单风辉:善于钻研解难题

坚守在文昌发射场指控中心通信调度岗位上,来自安阳的女孩单风辉负责整个发射中心的调度系统配置,保障各级指挥员通过调度系统指挥时畅通无阻。

单风辉温婉坚韧,面对工作挑战时,她善于钻研。在嫦娥任务进程中,有一次单风辉发现两个调度用户群出现了中断,这将直接影响指挥员的指挥通信。她以富有创意的思维方式积极寻找办法,不仅解决了两个调度用户群通联的问题,还在功能上进行提升,实现了一对多群的自由通信。

“岗位上不挑活儿,男同志能干的,我也能干!”从拟制文书、机线整修,到设备改造、科研攻关,样样工作单风辉都处置得有条不紊。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她对照应急预案反复练习,大大提高了应急预案的完备性与操作性,将应急处置时间缩短了近一半。

魏维宁:彰显新生代风采

作为指控中心的新生代力量,来自郑州的魏维宁一入职就赶上了新增设备的研制。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提出不少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无论是功能实现还是数据处理,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不放过一丝细节。

设备进场后,安装调试时间紧、任务重,指标测试、状态验证多,魏维宁加班加点,对标对表逐项过,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确保了设备如期完成安装调试。这期间,为了验证设备夜间成像指标,他多次熬到深夜,反复修正参数设置以获得低照明度下最佳成像效果,为夜间任务状态设置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多次任务中得到有效应用,展示出了新生代航天测控人敢想敢干、不畏困难、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下午,文昌卫星发射基地,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承载着嫦娥六号探测器拔地而起,出征月球。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网通院”)研发的深空测控系统,为探测器提供精密的测量与导
2024-05-04 06:57:00
准备就绪!嫦娥六号完成发射前最后一次系统间全区合练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嫦娥六号月球探测任务5月1日上午组织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飞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远望号测量船队以及任务各测控场站等实施联调联控,目前各
2024-05-01 16:15: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尹江勇5月3日晚,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开启探月之旅,将实施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河南航天企业也用智慧与汗水,
2024-05-04 06:18:00
...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中,从测控通信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等主要系统,到火工品、配电器、快卸充气嘴等“配角”零
2024-05-04 06:17:00
...五所研制的射频芯片等助力深空信号“放大镜”,保驾“嫦娥”奔月路本报讯(记者 傅子悦 通讯员 窦秀文)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
2024-05-04 08:38:00
搭载嫦娥六号,上海交大“思源二号”探月卫星飞天
...技术中心研制的“SJTU思源二号(ICUBE-Q)”探月卫星伴随嫦娥六号探月任务,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SJTU思源二号”将在抵达月球轨道后与嫦
2024-05-04 19:45:00
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胡浩(前左一)与同事交流嫦娥六号任务进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胡浩在查看嫦娥六号探测器模型。本报记者  伊  霄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海运至文昌
2025-03-04 06:28:00
新华社记者“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
2024-06-26 06:11:00
将携月背土壤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53天任务接近尾声
6月21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官方新媒体号发布信息表示,来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正在运输中,运输进度已超70%。昨天晚上7时,嫦娥六号探测器又在新媒体号上发了这么一条消息:“听说今天
2024-06-25 10: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