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寻访山坡坡上的“科学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15 06: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寻访山坡坡上的“科学家”

杨夫臣(左三)在湖北安陆鑫民蓝莓基地做技术指导。廖鑫/摄

■本报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罗志霖

时下,正是蓝莓上市的季节。湖北各大果蔬市场里,蓝莓供应充足、新鲜可口,颇受欢迎。

近日,《中国科学报》从湖北省科协了解到,湖北蓝莓产业的从无到有是该省借助科学家力量,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湖北的蓝莓产业能够做起来,与一位“80后”科学家密切相关。这几个月他都在孝感、随州一带的田地里忙活。

“找科学家?省农科院的?你说的是杨专家吧?”记者跟着村民往山上走,果然找到了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杨夫臣。

斑白短发,皮肤黄里带黑——准确地说,是那种长年暴晒沉淀下来的褐色。如果不是身边人介绍,很难看出他的真实年龄,他年纪其实不大,是个“80后”;如果不是那副架在鼻梁上的窄边眼镜,一般人很难把他和“科学家”联系在一起。

一旦听到这样的“怀疑”,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农民周义华就会激动地反问:“要是杨专家都不是科学家,那谁是科学家?!”

不久前,在安陆市鑫民生态农业公司(以下简称鑫民公司)的蓝莓基地里,周义华老远就认出了杨夫臣,她疾步赶来向“杨专家”打招呼,并翻出手机里的一张天牛图片询问:“这个虫子老是在蓝莓地里出现,要不要想办法消灭它?”杨夫臣认真地回答:“天牛危害不大,不用担心,有害的是蠹蛾类。”

周义华告诉《中国科学报》:“10多年了,不论问题大小,杨专家都耐心地指导我们。我们一遇到拿不准的事就请教他,听他的,管用!”

“去年,蓝莓闹果蝇,危害严重,我们半夜给杨专家打电话,请求他施以援手。杨专家第二天立刻赶往基地住下,从蓝莓开花到采摘结束,不断地调查,最终找到了罪魁祸首——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并摸清了它们出现的时间——晴天的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他试验出诱杀果蝇的糖醋液配方,指导我们在蓝莓园里挂糖醋液进行物理防治,并告诉我们果蝇出现的时间和用生物药防治的方法,最终消灭了虫害,为我们减少损失200多万元。”鑫民公司负责人叶小六竹筒倒豆子一般向记者介绍杨专家的“神”。

湖北广水观音村党支部书记熊永俊一见面,就让我们尝尝刚摘下来的蓝莓,“要一把一把地吃才好吃!”这个村地处三县交界,历史上曾穷得叮当响。致富能人熊永俊返乡后,找到湖北省农科院,在杨夫臣的悉心指导下,种植了2600余亩的林果类农产品,其中300多亩蓝莓格外亮眼。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旅产业,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使当地乡村振兴的步伐逐渐加快。

熊永俊说:“多亏了杨专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深一脚浅一脚地出入田间地头指导我们,才让我们找对了路子,不然我们的蓝莓产业怎么做得起来?”

蓝莓种植大户唐希樱说得更恳切:“杨专家救了我的命!”2019年,热心农业的唐希樱从江苏出发,带着几乎全部身家——800万元来到湖北公安县,购买了一家名为怡番莓农业公司的蓝莓苗木。他辛辛苦苦流转土地、平地、栽培、管护,到了挂果期,却发现种出来的蓝莓树呈现枯黄病态,果实稀疏,看不到希望。

近乎灰心的唐希樱找到杨夫臣“求他帮忙”。杨夫臣吃住在基地,拿着铁锹,带着农民,挖树看根查土,发现全是老根,而且土壤积水、黏重,“这就是蓝莓长不好的病根!”他们根据现场实地情况,制定了“三改”方案,平地种植改为抬高种植垄、全园撒肥改为点式精准改良、人工除草改为全园覆盖防草,使蓝莓苗木当年种植成活率在98%以上,长势旺盛,第二年产量达10吨,第三年收回成本,创造了平原地蓝莓“1年种植2年挂果3年丰收”的成功事例。

唐希樱说,如果没有杨专家让蓝莓树“起死回生”,自己还不上债,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湖北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类型和土壤性质并非蓝莓的最佳适宜产区。以杨夫臣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通过引进适宜品种、改变起垄方式、改善土壤性质、创新生产管理新模式等办法,愣是让酸甜可口的蓝莓鲜果成为当地上千农户和企业的“甜蜜事业”。

如今,湖北蓝莓产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七,其中杨夫臣团队负责指导推广的蓝莓种植面积占了湖北的三分之一、产量占了一半。在湖北的蓝莓行业里,一说起“杨专家”,企业和农户几乎都知道。

“农民是真爱科学家,相信科学家。”熊永俊告诉《中国科学报》,在他们村里,老百姓不知道什么SCI,只知道“听杨专家的就没错”。

“你们也要发顶刊吗?”记者问。“肯定想发,搞科研的哪个不想发顶刊呢?”站在广水市观音村“猫狗山”山顶上,俯瞰大片大片成熟的蓝莓以及满山遍野体验采摘的游客,杨夫臣转而对记者说:“我的论文、影响因子就在这些山坡坡上,它们看得见摸得着,还好吃得很,你说是不是怪叫人喜欢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家揭示蓝莓呈蓝色之谜
...,作为一种疏水、自清洁涂层,它非常有效。但直到现在科学家才意识到,这种结构对植物呈现的颜色也非常重要。未来,研究小组计划寻找更简单的方法来重建涂层并进行着色,这可能会带来一种
2024-02-09 08:45:00
科学家证明多元宇宙可能存在,那么母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相距甚远。事实上,多元宇宙并不仅仅是一个幻想,一些科学家甚至已经发现了我们世界就是多元宇宙的证据。最近,一群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多元宇宙的存在,这意味着我们的宇宙只是母宇宙
2024-01-19 10:23:00
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在高山上发现陨石坑
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在高山上发现陨石坑,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上。地球上的陨石坑是宇宙中的小行星等天体,坠落在地球上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凹坑。陨石不仅是
2023-09-09 16:36:00
科学梦起航!湖北启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
...国家课程的同时,打造“行走的科学课”、引进“身边的科学家”、培育“开放的科学学校”;常态化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三位院士五次到访同一所乡村学校”,引领校园追星热潮;结合课
2024-05-31 08:23:00
...一场群众性科普盛宴,更是展现湖北科创最新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窗口。在科技创新成为全球竞争焦点的今天,这场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切口,以激活创新生态为路径,正在书写科技
2025-05-26 12:46:00
...时,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获得了实质性拓展。科普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沃土。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创新的灵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湖北开展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社区
2025-05-25 21:35:00
...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作为大会的一个特别环节,科学家走红毯活动已有六个年头。今年走红毯的阵容中,有两院院士,有科技企业首席科学家、项目总工程师,也有80后科技创新团队带头
2025-01-10 04:20:00
...来,建设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建立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将科学家精神由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故事,鼓励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
2024-04-19 12:18:00
湖北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加强基础研究激发创新活力
...步,将立足湖北科教人才优势和区域性特点,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推进科普事业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举荐等方面推进《条例》贯彻落实。”湖北省科协党组成
2024-04-26 10: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