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些年手机厂商为了快速向世人宣传自己的手机影像力有多大,一方面在硬件上铺垫大底传感器+打磨算法,另一方面则是纷纷找来相机厂商联名寻求出圈。像是小米找来了徕卡,OPPO找来了哈苏,华为离开徕卡自成一派,不过这些联名都是影调,最终成片还得看看疗效,对比完小米14Pro和刚发布的一加12后我才知道,大底主摄+潜望长焦拒绝各种花里胡哨,变焦尤其暗光拍照一眼差距出人意料。
对标Pro,原来是真的
直到拿到真机之前,我一直觉得一加12对标各家Pro机型是句玩笑。同骁龙8G3平台上影像旗舰真不少,名字带Pro的就有小米14Pro,小米的主摄传感器、光圈更大,理论上来说主摄画质更好;而一加12的Lyt808主摄成本不低,超广角更有IMX581大底+OV64B3倍潜望助力,结合各自的算法对比样张,一加12对标友商Pro的影像表现,显得有些轻松了。
主摄对比:
比较巧合的是,小米14Pro和一加12的主摄焦段都是23mm广角端,因此视野上几乎一致,有利于对比,而且全程均为自动测光自动对焦,不手动干预成像,结果如下:在白天室内场景,一加12的画面显得更加明亮,更接近人眼真实视觉,小米14Pro影调有些欠曝,但放大50倍看解析力稍好,这是OV50H1/.31英寸传感器更大的优势,但肉眼上一加12观感更舒服,小米的算法如果参考一加12来调教,潜力更大。
而在夜景场景,两台手机的表现有些不符合“底大一级压死人”的理论了。一加12的1/1.4英寸Lyt808主摄无论是在解析力、左上角边缘噪点,还是楼宇建筑HDR高光表现,都要略胜于小米14Pro1/1.31英寸的OV50H主摄;应该是一加12的防抖算法和多帧合成速度起作用了,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算法的重要性。
3倍长焦对比:
除了苹果外,4K档以上的旗舰手机几乎都配备了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出现,也避免了主摄“数码裁切”造成的糊样片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小米14ProJN11/2.76英寸传感器是比一加12OV64B1/2英寸小得多的,而且小米75mm焦段是基于67mm原生焦段裁切了,理论上高倍率长焦画质下降要厉害一些。在3倍场景,小米14Pro的优势在于默认焦距长,空间压缩感更好。一加12则是画质更好,暂未像小米一样启用锐化+涂抹,拍照“塑料感”轻微不少。
在3倍夜景上,像这组光线充足的广州塔照片,一加12还原了当时灯光秀复杂光线,有远处塔绚丽的柔光,也清楚地捕捉到了白炽灯摇晃的瞬间,小米14Pro则是把灯光秀“远射灯”的亮度弱化了,应该是JN1感光能力差有关系。不过我认为小米14Pro和一加12的差距很小,放大数毛能看到小米14Pro的锐化更多一些,f/2.0大光圈也弥补了一点小米和一加的差距。
6倍变焦:
夜景光线充足,小米JN1和一加OV64B潜望长焦的差距存在,但没这么明显。到夜景光线劣化时,小底传感器的小米14Pro出现了明显的涂抹现象,此时ISO已经来到5000,噪点也十分明显。而一加12还是能通过ISO640低感光度达到和小米14ProISO5000一样的明度,放大中心看细节,一加12样张画质明显更好,底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还是逃不掉,谁让一加12有OV64B潜望长焦呢?确实不讲武德。
(左:小米14Pro右:一加12)
结语:
以往大家为了用上更好的旗舰,不可避免地就要跳过标准版,选择加钱升杯购置Pro甚至是Ultra机型。不可否认小米14Pro今年的提升很大,徕卡“毒味”算法收敛观感更佳,还引入了可变光圈增加星芒玩法,但当我真正体验过一加12,我才明白:不是徕卡买不起,而是哈苏更有性价比。原来一加的标准版,可以拿下Pro级别的影像配置,Pro级别的拍照算法,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加钱,至少现在还有得选择,至少在现在,一加12让我无需加钱上Pro。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