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朕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不择其短。”这乍听起来像是一位江湖大佬在招兵买马时的豪言壮语,实际上,这可是金朝世宗皇帝完颜雍在选拔官员时的一句名言。
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阿骨打的孙子,1161年当上了金朝第五位皇帝,是个实实在在的治国高手。
他当了皇帝之后,日子可不好过。汉人和契丹人都闹起义;南边儿那南宋王朝也不安分,老想着北伐来抢地盘。
完颜雍倒也不慌,先是用软的手段,招抚这些起义军;不听话的就直接派兵镇压,又调兵遣将,把南宋的北伐也给打回去了,还逼他们签了个“隆兴和议”。在1162年又把契丹人移剌窝斡等捣乱分子收拾得服服帖帖。
金朝的江山算是坐稳了。他搞了个“女真为本”的民族政策,让女真族和其他民族处得挺好。还有经济方面,他也没闲着,改革来改革去,金朝的经济就这么被他盘活了。
完颜雍在位二十九年,人口从三百万户涨到了六百七十万户,国库也满满的,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后来大家称那时候的金朝是“大定之治”。完颜雍这皇帝,干得确实不错。
完颜雍还重视教育。他信奉儒家那套,自己也按儒家的道德标准来做事。他把科举制度给弄得更加完善了,有才能的人都能够进入官场。
他还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为金朝打下了好基础。完颜雍是个挺有远见、挺实在的领导者。
乾隆皇帝对金世宗完颜雍的评价可是相当高的,在他的《四帝诗》中称赞完颜雍:“福己兼福人,宇内致雍熙。世称小尧舜,可为后世师。”
说到用人,完颜雍那更是一绝,眼光准、心思细。有一天金朝皇宫里,选拔官员的会正开着呢。完颜雍就坐在龙椅上,盯着下面一排排等着被选的候选人。这些人里头,有的聪明得跟猴儿似的,有的学问大得吓人,当然,也有那么几个不太完美的。
完颜雍知道这世界上没哪个人是完美的,重要的是怎么把人用到刀刃上,让他们的长处能发挥到极致。就这样,他一边琢磨着,一边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继续审视着这些候选人。
这时候,有个白头发老臣子,一瘸一拐地走上前来。这老头在金朝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经过了好几个朝,什么都见过,什么都懂点儿。知道完颜雍这皇帝在用人上挺有一套。
可今天,他就是想给这皇帝找点麻烦,看他怎么应对。于是,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然后开口问道:“陛下啊,老臣我有个事儿一直想不通,您在选官儿的时候,遇到那些有短处的候选人,您是怎么看的?”
完颜雍一听这话,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这老臣明显是在试探自己嘛!他脸上微微一乐,慢悠悠地回了句:“朕用人嘛,就跟使个物件一样。”那意思就是,你老臣也别跟我绕弯子了,我心里有数。
这话一出来,全场都愣住了,大伙儿心里都在琢磨完颜雍这是要唱哪出。
完颜雍看着大家的表情,就接着说:“咱们啊,都明白一个道理,碗是用来盛饭的,壶是用来装水的。咱不能因为碗装不了水就说它一无是处,也不能因为壶盛不了饭就把它给扔了。
人呢,也是这么回事儿,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在朕选官儿的时候,更看重的是他们的长处。只要长处能顶上事儿,朕就用他。至于那些短处嘛,只要不影响正事儿,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完颜雍这么一说,大家心里都明白了,原来他是这个意思啊。这完颜雍还挺会讲道理的,把个选官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大家听了都觉得挺有道理的。
这位皇上,他可不瞎,不是看不到官员的那些小毛病。他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就像每个器皿都有它的用处一样。他知道怎么用人,怎么用好一个人。
这种“用人如用器”的想法,不仅说明了他聪明,会用脑子,也说明了他这人宽容大度,能容得下别人的短处。这人在用人上,确实有点儿水平。
完颜雍这哥们儿一开口,在场的人都愣了。这位皇上不仅看得远,想得深,而且心里还能装得下整个天下。
那句“朕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不择其短”的话,一下子就在金朝传开了,大家都觉得他说得在理。后来啊,这句话还成了选拔官员的座右铭之一,就是因为完颜雍这种实事求是、宽容大度的用人态度,让人佩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