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宋晓豪 见习记者 张晨曦 通讯员 李井水 孙中静 临沂报道
微宣讲,接地气,聚人气,“土味”足,却是这个夏天的“顶流”。
小处着墨,细处落笔。聚焦“切口小一点、效果好一点”,写好“润”字文章,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如绵绵细雨滋润万物、浸润民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教育阵地,郯城县杨集镇精心打造出10多支活跃在基层一线的理论宣讲队伍,突出“理论+基层”,采取“微宣讲”和“小板凳”宣讲等形式,围绕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10多项群众关注的工作开展宣讲,让宣讲“活”起来、“动”起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杨集镇寺东村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宣讲小分队成员梁慧开展“巾帼心向党、‘乡音’传‘党音’”微宣讲活动,以生动朴实的语言进行讲述,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理论宣讲不是为生动而生动,而是要精准对接群众的理论诉求、联系大众的生活实际。好故事好内容都是准备出来的,“宣讲前,我们要求宣讲员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仔细开展调查研究、精心备课,用沾泥土芳香的大众化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基层群众进行交流,进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宣讲讲出鲜味、甜味、乡土味。”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杨集镇聚焦群众事,说群众话,找准“需求点”、用活“小载体”、用好“活教材”,把“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从“纸上”融入“千家万户”,实现“精准滴灌”,将党的政策理论说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一场场宣讲如春风化雨,洒落乡村各个角落,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百姓心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15: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