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6月22日讯近年来,郯城县杨集镇将孝善文化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精神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以“德孝杨集 魅力乡村”为目标,深入挖掘“百善孝为先”文化内涵,推行“孝文化+”多元融合模式,大力弘扬孝善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孝文化”讲堂,传播美德善行正能量。杨集镇充分发挥孝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孝文化进村居为契机,创新开设“孝文化讲堂”,建立完善讲堂宣讲教育规章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孝善宣讲+孝善服务+孝善文化”进村居暨“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定期不定期邀请邻里间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让“好媳妇”的婆婆讲述她心中的孝顺儿媳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好婆婆”的媳妇讲述她心中的榜样婆婆是如何与邻里和睦相处、侍候老人、关爱孩子的孝老爱亲的故事,引领广大村民以孝善为荣、以孝善为美、以孝善为德、以孝善为要,带动形成孝善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好婆媳”中,有的在日常生活中婆媳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是十里八村乡亲公认的“好娘俩”;有的二十年多如一日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孝为善之始”,是名符其实的“好媳妇”;有的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孝老爱亲、邻里互助,为乡亲们做出了榜样……她们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却诠释了真情,解读了无私,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孝文化讲堂结合二十四孝古言小故事,通过“我心中的她”等多元化的宣讲活动,讲述着“孝老爱亲”孝行故事,让孝善文化浸润村庄每一个角落。村民群众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倾听着“孝老爱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潜移默化中得到孝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崇德向善正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去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孝文化公益影院,弘扬孝善新风尚。“点单上菜”更精准,“你需我供”更暖心润心。近年来,杨集镇在公益电影进村服务过程中,结合孝文化进村居主题活动,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推出群众“单点”、所站“配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的孝文化公益电影放映“四单”模式,为群众“量身定制”精准化、多样化、多层次的贴心“菜单”服务。志愿者定期将放映孝文化之类的影片目录、时间、地点等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留言簿等进行发布,辖区内的党员、群众、老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点单”预约,志愿者汇集群众“点单”需求,明确点单项目,细化需求类别,精准匹配志愿服务队派送“点单”内容。公益电影放映员主动“接单”,并根据派单内容不断完善放映方案,并“无缝对接”群众,及时调整优化影片,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线上线下开辟“你点单 我放映”留言簿,村民群众留言写下自己想看的孝文化之类影片名称,志愿者们将及时收集整理观众喜好,第一时间上报县级电影公司,不断丰富影片库,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生活需求。
孝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打造孝善文化品牌。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孝”文化传递,志愿服务先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挖掘孝文化精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孝文化,创新打造“幸福小院”志愿服务活动综合体,下设爱心小广场、暖心小食堂、孝心洗衣房、郯心电影院、温心理发店、安心医疗室、顺心棋牌室等服务场所,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通过“四议两公开”的形式,逐人逐户摸排,建档立卡,成立以“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孝善先进文化”为宗旨的“孝”文化志愿服务队,将每周六设为“红领巾”志愿服务日,每周日设为“寸草心”志愿服务日,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托,用心守护“朝夕美好”。“幸福小院”志愿服务综合体创建以来,立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先后组织开展“爱心义剪”“孝老爱亲饺子宴”“您的银丝我的牵挂”“做您一天的儿女”“长者智能手机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幸福小院“牵手桑榆”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临沂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杨集镇被评为“弘扬孝文化工作先进乡镇”,杨集社区被评为“临沂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寺东村也被评为“郯城县弘扬孝文化工作先进村”。
桑榆不道晚,唯因孝德代代传。寺东村孝善品牌文化不仅惠及本村老年人,还带动周边村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孝善矩阵。目前,全镇40多个行政村都建立起以“关爱老人”“孝善传承”为宗旨的志愿服务队伍,参与人数达1200余人次,在全镇营造出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
孝文化进校园润童心,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以开展文明创建、移风易俗、普法宣传等进村组、进校园活动为载体,把宣传本村“孝”文化事迹、“百善孝为先”孝善典故文化知识,作为活动必备内容。在中心小学举办“‘育’见你,就预见了美好的未来”亲子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在亲子活动中快乐成长;在村里举办“其乐融融庆元宵、温暖和谐一家人”志愿服务活动;在初级中学举办“非遗进校园、圈粉青少年”传统非遗文化-扬琴戏曲进校园活动,将农家书屋与“四点半学校”结合,不断探索“农家书屋+孝心讲堂”融合的多种实践方式,借助学习雷锋纪念日、世界读书日等组织开展集中性阅读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
孝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了孝文化,让孝文化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将孝善文化、孝善美德根植于孩子们心中,使他们感悟了孝道,同时也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讯员 李井水)
责任编辑:王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