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
主题教育看变化·普惠托育⑤
领着娃娃走稳人生第一步理想的托育服务,不仅要解决“托”和“管”的问题,更要实现“育”和“养”的目的。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省份,浙江省持续探索“医育结合”模式,不断擦亮“浙有善育”品牌。
本报记者 赵星月
踏实缘于人性化专业化
张埃姆在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曾经,临近下班时的张埃姆,好似打仗一样:与夜班交接工作后,便风风火火地往家赶,只为从马上要前往下一家服务的育儿保姆手中接到“二宝”。送“二宝”入托前,这一度成为张埃姆的生活常态。
“父母上了年纪,照料二宝力不从心,请育儿保姆帮忙还顾虑能否看护到位。”张埃姆说,为此,家中安装了摄像头,她时不时就要点开看看。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的年轻职工占比大,与张埃姆情况类似的家有0~3岁婴幼儿的职工就超过了150名,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市面上的托育机构报价一个月费用不低于5000元,相当于请一个全职育儿保姆。”张埃姆说。
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2020年年底,该院与第三方托育公司合作,对医院行政楼1层进行改造,在院内筹建起普惠型托育中心恩宝园。自2021年2月开园至今,已招收45名婴幼儿。
“午休时间,我从行政楼前经过,看到‘二宝’在保育师的看护下午睡,感到特别踏实。”张埃姆表示。
这份踏实缘于服务人性化。托育中心开闭园时间,与医院上下班时间同步,从7∶30到18∶30。“遇上全天手术,很晚才能下班时,保育师就免费延长晚托时间;节假日要值班时,托育服务也不间断。”张埃姆告诉记者,去年援沪期间,她有1个月左右不在杭州,医院工会主动提出替她接送“二宝”。
这份踏实也缘于服务专业化。该院工会主席兼人力资源部主任介绍,园区依托医院儿童医疗保健资源优势,由儿童保健医生为园区婴幼儿一日生活细节进行“医育”优化:从保育护理到卫生消毒,提供专业且科学的建议与指导;定期或按需上门评估入托婴幼儿的健康发育状况;制定营养均衡的带量食谱,由医院膳食部根据食谱制作后配送至园区。此外,托育中心设有260多平方米的独立户外活动场地,为婴幼儿体能运动、生活体验、艺术探究等提供了多区域的场地保障。
这般尽责且称心的托育中心,其收费标准为2400元/月。“价格普惠,一方面是行政楼1层改造成托育中心,免费提供给第三方托育公司使用;另一方面是上级相关部门给予了每托位1万元的补贴,用于托育中心的前期建设。”该院工会主席兼人力资源部主任说。
自2020年至今,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在包括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等在内的7家委属医疗卫生机构开办了托育机构;在此基础上,成立卫生健康系统托育服务联盟,规定联盟成员单位内部举办的托育机构,在保障本单位职工子女入托的前提下,向联盟成员单位所有职工子女就近提供托育服务,且联盟单位职工子女入托,享受与托育机构所在单位同等的价格优惠。
儿童保健医生送出助攻
杭州市把托育机构“搬”进医疗机构,而宁波市,则为托育服务注入医疗力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医生应春浓,近3年来多了一个身份——宁海县九色鹿托育中心健康指导员。
2020年以来,宁波市推进婴幼儿照护与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立签约服务制度。
现在,宁海县5家托育机构均配有儿童保健医生。正如应春浓,她每季度要定期到访九色鹿托育中心,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生长发育、心理行为等开展健康宣教、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我们的加入,使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与早期教育并重。”在应春浓看来,儿童保健医生的职责之一是向保育师输送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保育师组织孩子玩耍时,活动项目以讲故事、读绘本、唱儿歌为主,种类相对固定。”应春浓说,科学育儿倡导通过陪伴、互动、示范等方式引导婴幼儿尝试不同的活动,在欢乐的氛围中激发探索的兴趣,促进心理行为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建议保育师利用室内和户外各种条件和场所,与婴幼儿一起进行不拘形式的玩耍。”应春浓说。
儿童保健医生的另一职责是监测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婴幼儿健康不仅表现为没有疾病或虚弱,也体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以及潜能的充分发展。”应春浓告诉记者,一些孩子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发音不清,比如把“g”念成“d”,“n”“l”不分等。“在儿童保健医生眼里,这些孩子可能患有功能性构音障碍。”
这几年,应春浓就在托育机构中发现了几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应春浓说,即使保育师具有一定疾病识别能力,仅由他们将健康隐患告知家长,较难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而由儿童保健医生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家长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推进婴幼儿照护与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的初衷”。
2022年,在加快托育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过程中,宁波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医生累计参与1500余人次、服务婴幼儿3万余人次。宁波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妇幼处处长卢婉君表示,宁波市将搭建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持续提供婴幼儿照护相关政策咨询、养育指导、亲子课堂等服务。
探索医育互动“云场景”
当孩子家长谈及对托育机构的期待,硬件设施、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不一而足,而排在最前面的一项,往往是安全。
“温州市依托市大数据平台,在浙江省率先打造‘安心托’智汇平台,实现婴幼儿照护由‘人管’到‘智治’转变。”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处处长张怡怀介绍,该平台家长端提供家园互动功能,“婴幼儿入托后,孩子家长可在手机上通过平台‘看生活作息’‘看监控视频’‘看成长反馈’3个功能,实时掌握婴幼儿在托育机构的情况,全程了解在园生活成长轨迹。”
张怡怀介绍,家长端还提供查询导航、预约参观功能,孩子家长可查询附近的托育机构信息。“入托一件事”功能模块也实现“入托报名”全程在线办理。
除此之外,平台机构端针对办托机构日常管理,梳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托儿童3个维度需求,为托育机构量身定制规范化、可复制、操作简便的园务管理系统。平台管理端则配套数字驾驶舱技术,进行实时数据集成和业态分析,以满足监管部门科学管理需求。
“今后,平台将陆续上线‘养育百科’‘成长自测’‘在线学习’功能模块;推动专业人员照护技能‘云学习’,积极拓展智能实训;打造医育互动应用场景,为婴幼儿家庭提供便捷、专业的线上育儿互动课程。”张怡怀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09: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