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亲属去世想退演唱会门票遭拒
退票怎么就这么难,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想退票怎么就这么难?3月22日,广东娟女士因亲属去世想要退演唱会门票被拒,引发网友热议:“死亡证明都拿出来了为什么不让退票?其他事情可以说是我自己的问题退不了我认,这种悲伤的事情怎么还能被拒绝?”
飞机票、火车票都能改签、退票,为啥昂贵的演唱会想要退票这么难,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实习生 罗嘉一
亲属去世也不能退票
日前,广东娟女士在网上发帖求助,称自己花980元购买了3月17日某歌手演唱会门票,因父亲突然去世到不了现场,申请退款却遭到了拒绝。
据了解,娟女士父亲于3月突然去世,而演唱会是在3月17日开场,为了专心处理父亲身后事,再加上强实名门票不能转卖,娟女士在演出前向平台发起退票申请,但客服却斩钉截铁地说:“退不了,直系亲属去世也不能退。”在经过多次沟通,平台方让娟女士提供死亡证明,但又反悔说:“有这些证明资料也不能退……”深感维权无力的她选择了在社交平台发文向网友求助,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
消费者:强实名门票退票难
目前大部分演唱会的门票分成两种,一种是给消费者邮寄纸质门票,这种门票大多没有身份信息,购票后付运费邮寄,演出时凭门票入场。这种票在售出后可在二级市场流通,假使购票人无法到场,门票转手也较容易,在票务平台上这类门票的演出项目基本上是“不支持退”,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便是临时有事不能去看演出损失也不会太大。
另一种是电子票,需要消费者录入身份信息购票,演出入场需要刷脸和身份证,实名制入场,也被称作“强实名”。这种门票只能购票人本人去看演出,无法转卖或转让。不同的演出项目有不同的退票规则,总体来说其退票规则是由主办方来确定。
演唱会消费者小嘉表示,纸质门票因为可以倒卖,所以热门演出项目容易出现黄牛哄抬票价。但现在实名制购票情况越来越广泛,客观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牛抬价,但随之出现了“代拍”问题,也就是用购票人的信息使用特殊软件抢票。
实名制门票退票难的问题着实让不少消费者很头疼,毕竟谁能预料到自己会不会临时出个什么事没有办法到场看演出,现在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很贵,动辄就是好几千块,既不能转让也不能退票,这损失实在是叫人肉痛。消费者“桃乐西”认为允许退票的时间还是应该长一点,哪怕收手续费也行。消费者“阿拉蕾”则担心完全放开临期退票会不会遭遇恶拍。
业内:解决矛盾也需要突破口
这两年演出行业、票务市场到底怎么了,矛盾点究竟何在?记者联系到了一位在演唱会票务行业多年的从业者。
“现在矛盾点就在于在过去非实名制的情况下,消费者买了票去不了哪怕折价也能在二级市场自行转让,而强实名的票不能转也不能退。”从业者表示,实际上在“退票难”这件事上,头疼的不仅是消费者,“对于主办方来说压力也很大。我的一些朋友从事的是演唱会推广宣传这一块,门票不断地买买退退可能会造成数据上较大的误差。”演唱会的主办方大多是民营公司,而一场大型演唱会的成本可不小,演出场地、设备、前期投放宣传等等都是花钱如流水。
在行业人士看来,参考火车票、飞机票的退票模式其实不太管用。一方面,演出有其特殊性,这一场演出结束了就是结束了,不像交通票一样这一趟没了还能换下一趟;另一方面,演唱会除了一级市场外还有更大的二级市场,“比如有的演唱会,他在一级平台开票卖600,但这个项目不太好,到了二级市场就六七十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基于演唱会票务市场的复杂性,单纯照搬现有的退票模式并没有那么靠谱。
“我觉得最科学的方式还是要设置出一个退转的次数限制,以区分开消费者和黄牛。行业也在探索如何解决多方之间的矛盾,我们也需要一个突破点。”
律师:需要更灵活的退票机制
对于演唱会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规则,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曾表示,票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相当于将风险全部交由消费者承担,平台有滥用缔约优势推行霸王条款之嫌,需要制定出更合理的退改签制度,而非让消费者承担全部风险和责任。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认为“消费者退票,只要提前申请即可,不得再附加条件。”他表示,演唱会门票应当采取更多灵活便捷的退票渠道,以便消费者申诉便捷退票,也能让平台切身了解消费者退票的真实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