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悉心辅导学生作业。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徐箭明文/图
年轻教师李亚已经基本适应了木里县的生活和工作,从攀枝花实验学校来到木里县中学支教的三个月里,她一门心思做好两件事:一是全力以赴开展教学,将知识教授给班里的学生;二是照顾好自己刚满一岁的孩子。
在本轮援藏支教启动之初,学校领导动员她到木里工作时,她心中也有过一丝矛盾:孩子年龄还小,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李亚无法离开;但援藏支教工作同样重要,学校能派她,是对她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李亚无法辜负。
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无法取舍,思前想后,李亚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孩子一起去木里!
她给在成都定居多年的母亲打了电话,说了她的想法和顾虑:“如果我带着孩子去支教,平时工作忙,肯定没办法照顾好他,妈妈,您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帮我带孩子?”
李亚的母亲支持她的事业和选择,欣然同意。原本“一个人”的支教工作,成为“三代人”共赴木里。
到达木里后,没了“后顾之忧”的李亚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教学的困难远比她想象中要大。
“最难的是学生的基础问题,以前在攀枝花的教学方式,在木里并不完全实用,我拿出了我自认为最好的水平去教学,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有学生告诉我,‘李老师,你讲的课我们听不懂’。”
这句话,对于一名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来说,是多么重的打击。回到家里,李亚伤心地哭了。她向母亲讲述教学遇到的困境。
“会不会是因为你讲课的内容太深了?所以学生没办法消化吸收知识?或许你应该先调整教学,去适应学生……”母亲的话,让李亚茅塞顿开。
在刚到木里时,李亚每讲一篇课文,都会用创新的方式教学,把知识点融入其中,内容扩展得很深。她的想法,是一定要用最负责、最优质、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去启发学生的思维。“但学生基础实在较弱,有一个孩子,已经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了,但课本上的字有一半还不认识。”找到症结所在,李亚很快调整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基础。
课堂上,李亚鼓励学生写作文,这是在连续三节作文课得到良好教学效果反馈的结果。“不管写得好坏,只要去写,就能锻炼语言表达,就能不断强化对文字的掌握。”
在学习了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后,学生们开始在作文中不约而同地模仿其中精彩的排比句形式。“这是我没想到的,他们能学得这么好。”写作文让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测验成绩也快速提高,在年级名列前茅。
“等学生的基础打得再牢固些,我会尝试着加大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把优质的教育新思路、新方法留下来,这才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以及家人的支持和奉献。”李亚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