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科技加持“一杯好茶”
广西黄茶获全国大赛金奖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本报讯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银黄鲜润的外形,杏黄明亮的茶汤,甜香扑鼻而来,入口的滋味鲜醇甘甜,初次“遇见”,色香味俱佳的“桂黄韵”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6月4日,记者从第九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了解到,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茶叶加工研究团队研制的“桂黄韵”黄茶产品荣获黄大茶类金奖。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按其鲜叶的老嫩程度、叶片的大小、芽头,被分为三大类: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黄茶加工历史悠久,且“身价不菲”。
一杯好茶的背后是科技的支撑。科技人员告诉记者,因加工工艺精细复杂,同一茶树品种的鲜叶加工成黄茶和红茶后,黄茶的价格优于红茶。也正是对加工工艺学握不够精准,很多茶企望而却步,导致黄茶在广西茶叶市场占有率相较其他茶类偏低。为了突破黄茶加工瓶颈,早在10多年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便开展了黄茶加工工艺创新研究。
“黄茶的关键工艺是闷黄步骤,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将闷黄时所用传统的牛皮纸改良为布,使闷黄过程更加透气,便于湿热反应。另外,闷黄时的湿度及温度极为关键,不同品种的茶树,不仅湿度、温度不同,闷黄的次数也不一样。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准确掌握了闷黄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湿度等,最终攻克了黄茶加工中的关键难点,发布了广西黄茶加工技术规程1项。”广西南亚热带研究所茶叶加工研究中心主任梁光志一语道破“桂黄韵”斩获金奖的奥秘。
据悉,广西南亚热带研究所从1976年开始研究茶叶,主要从事茶树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栽培技术、茶叶加工工艺优化、新产品研发及技术推广等工作。“我们先后选育出优质国家级茶树品种‘桂热2号’、省级茶树品种‘桂热1号’。自主研制了红碎2号茶、黄金龙、桂香红美人茶、冰冻乌龙等多种类茶叶。其中,2004年研制的冰冻乌龙填补了广西无生产乌龙茶的历史空白。”广西南亚热带研究所所长陈海生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