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从观众到主角:非职业剧团让城市文化更多元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6-03 16:21:00 来源: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一场由非职业剧团掀起的文化风潮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咖啡馆里的剧本围读会、幼儿园教室里的话剧排练、酒吧中的即兴喜剧……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上舞台,从“看戏的人”变成“演戏的人”。这些非职业剧团不仅打破了艺术的边界,更重构了城市的文化生态、空间逻辑与社交方式。

从 “仰望艺术” 到 “人人可演”

“10年前的一次交流培训,让我接触到了戏剧工作坊。在活动中,我发现戏剧不只是表演更是生命的一种呈现。我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表演,体察他人,探寻自己。”回忆起创立戏剧社的初衷,华苑奥兹幼儿园行政园长巩丽茹眼里仍闪着光。起初,这个由学生家长组成的剧团,主要是为孩子们排演儿童剧,但随着对戏剧的深入接触,家长们发现了新的天地。

“向往舞台的人,不一定善于表达。以前我一上台就手心冒汗,现在居然能背完《仲夏夜之梦》的大段独白,对我来说这是莫大的突破。”加入奥兹戏剧社短短两年,赵赵感觉自己收获满满。剧团“不批评、不比较”的氛围,让她从紧张的职场人蜕变成自信的舞台表演者。而全职妈妈周周则在剧团的另一个演出形式“一人一故事”的舞台上找到了情绪出口。在这个由演员、观众和乐师共同组成的即兴舞台上,周女士先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几位演员用肢体语言和简单的台词将她的故事转化成一段即兴表演。坐在台下,周女士泪流满面:“我的情绪在这里被看见、被理解,说出我的故事对我来说就是一场疗愈。”当戏剧从教育工具转变为探寻自己内心的方式,奥兹戏剧社出现了“毕业不离社”的独特风景,更成为家长们独特的社交方式。

从观众到主角:非职业剧团让城市文化更多元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与“自娱自乐”的奥兹戏剧社不同,由演员耿超创立的三七汇Club(俱乐部),则是以专业力量帮助渴望接触表演的“素人”,打破艺术门槛,站在聚光灯下。耿超还记得最初把“即兴喜剧”呈现在观众面前时的艰难:“天津观众刚开始可‘高冷’了,更多是带着审视的眼光评判你,很少主动参与,一副看你怎么演下去的样子。”直到台下一位观众抛出“996加班梗”引发全场共鸣,那一场才算演开了。“即兴喜剧”自由、灵活的表演,逐渐让观众放下“面具”,被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互动吸引,从起初的拘谨观望,到后来主动抛出点子推动故事的发展,甚至毛遂自荐上台参与表演。“我们这儿有想体验百味人生的白领,也有怀揣舞台梦的快递员。艺术不该被束之高阁,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我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耿超自豪地说。

从小心翼翼的旁观者到光芒四射的主角,这些非职业剧团用最温暖的方式,让普通人触摸到艺术的温度,完成了一场场关于勇气与成长的奇妙蜕变。

从“市井舞台”来到“专业剧院”

在天津,非职业剧团正从“市井舞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职业演员,耿超创办三七汇Club原本是为了搭建一个能让普通人体验表演的舞台,并把他热爱的“即兴喜剧”介绍给更多人。而巩丽茹带领的奥兹戏剧社最初以轻松姿态起步,希望大家能借戏剧发现自我、享受快乐。

然而,对戏剧的热爱如同一把火,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在一次次创作与表演中,成员们不断突破自我,发掘出意想不到的潜能。这份成长,不仅让他们渴望登上更大舞台,证明自己的努力与才华,更让他们希望将戏剧带来的快乐传递给更多人。

去年,奥兹戏剧社十周年之际,在智慧山飞鸟剧场连演两场。通过家长自发宣传,演出票成功售出,收入甚至覆盖了场地费。“当有人愿意花50块钱买票看我们的演出,我才意识到剧团的价值被真正看见了。”巩俐如感慨道。而今年3月,三七汇Club的素人演员登上天津人民艺术团实验小剧场的舞台,更是让耿超惊喜:“三场试演,最低上座率70%,最高超90%,我们证明了非职业演员也能绽放专业光彩。”这些“素人”演员自称“斜杠青年”,他们以独特的即兴喜剧形式,丰富了市民的文化舞台。

如今,越来越多“非典型”空间被赋予文化功能:咖啡馆的剧本围读会、幼儿园的排练场、酒吧里的“喜剧之夜”……这些空间不仅为非职业剧团提供了展示舞台,也成为市民释放压力、交流互动的场所。正如耿超所说:“我们不仅是在表演,更是在为城市创造更多可能,让文化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当越来越多普通人从观众席走上舞台,天津的文化故事,正翻开崭新的一页。(记者 田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3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南京:越韵流芳 景中生“戏”
...难忘的七夕。当晚,“廿一熙园”内好戏连台,南京市越剧团继续带来三场大戏——《红楼梦·读西厢》诠释宝黛之间的纯真情愫,《天女散花》场面美妙绝伦,《碧玉簪·送凤冠》讲述破镜重圆的
2025-09-09 08:48:00
市越剧团李晓旭、市话剧团杨彦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南京再添两朵“白玉兰”南报网讯(记者邢虹)昨晚,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举行。南京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2024-04-27 08:06:00
小百花,让年轻人爱上越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老字号)
...照。越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图片均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提供核心阅读传唱40年的《五女拜寿》、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龙门客栈》、视听效果升级的新版《梁祝》……创建40年来,浙江小
2024-07-10 05:58:00
自贸港的年轻人 | 三亚琼剧演员曹肇寺:用热爱演绎更多精彩作品
...妆、描眉画眼,穿上戏服,摇身一变,曹肇寺还是江林琼剧团的一名演员。小戏迷自学成才出生于1986年的曹肇寺是土生土长的三亚市海棠区人。小时候,爷爷奶奶就经常带着他看琼剧,从小耳
2024-11-08 20:09:00
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在汉上演,讲述老旧街区改造中的深情陪伴
...饼的小贩、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员……5月14日晚,南京市话剧团打造的原创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原:话剧《小西湖》)在临空港大剧院精彩上演,这部话剧根据南京小西湖街区改造的真实故
2024-05-15 11:17:00
张艺谋首部大剧《主角》来袭!
...的人生际遇和兴衰沉浮。忆秦娥从一个农村的放羊娃到县剧团的烧火丫头,再到无名配角再到省剧团的秦腔主角,最后成为火遍全国的秦腔名角,中间经历了千般艰难,但是忆秦娥学戏能吃苦敢拼命
2023-06-13 14:21:00
...的孙艮业,是肥城市新城街道孙庄社区“故事班子”庄户剧团的团长。这个庄户剧团里有27名各具特长的文化志愿者,孙艮业组织志愿者们投资2万余元购置了道具、音箱等设备,围绕党的政策、
2023-08-25 09:58:00
赣州赣县区:“周末剧场”如何驱动文化引擎?
...,客家文化城内总是锣鼓喧天、曲调悠扬。一场场由乡村剧团带来的采茶戏、东河戏、木偶戏等传统表演,吸引着数千名观众驻足观赏。从“乡戏进城”到“文化惠民”,赣县区通过“周末剧场”这
2025-06-18 19:17:00
这家民营川剧团靠抖音团购“起死回生”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从濒临解散到场场爆满这家民营川剧团靠抖音团购“起死回生”1624位观众在抖音给了三花川剧团满分的评分不少老年人是三花川剧团的忠实戏迷大花王娟、二花伍玉和三花陈英
2024-01-05 02:0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亮相巴黎时装周,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闪耀国际T台!
鲁网10月17日讯2026春夏纽约与巴黎时装周相继落幕,一个闪耀的东方面孔多次出现在各大时尚品牌秀场,她就是第十八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时尚表演与传播专业2025级新生赵孜琪
2025-10-18 10:19:00
电影《小山河》:一封写给故乡的“味觉情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0月16日,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小山河》专场在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举行
2025-10-18 19:16:00
梨园戏《红眠床》受邀参加2026香港艺术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桂杰)香港艺术节近日公布2026年演出剧目,其中,来自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梨园戏《红眠床》将于2026年3月21至2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
2025-10-19 00:17:00
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8日12时,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53300000次见证,53300000份铭记
2025-10-18 21:28:00
超甜!他们在福州牵手了!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杨玉娟 文/摄)当军装的坚毅遇见红妆的温柔,一场专属于军地青年的浪漫邂逅上演了
2025-10-18 23:00:00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 赵鹏飞 通讯员 汤靖)近日,荣成市少年宫第一届艺体科技嘉年华暨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四载耕耘,童心绽放
2025-10-18 21:07:00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持续上演:以国粹之韵讲好黑土地振兴故事
10月16日至17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在大众剧场上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重点打造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作品
2025-10-18 21:59:00
就在今晚!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
10月18日晚7:30,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音你而来 乐动毕节”主题音乐会将在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热情上演
2025-10-18 20:53:00
《非凡的你》致敬“人工天河”设计师,红旗渠精神闪耀银幕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红旗渠的潺潺流水不仅滋养了豫北大地,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2025-10-18 19:47: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跟着节奏跳起热舞,吸引了观众围观。
2025-10-18 08:32:00
话剧《我这半辈子》“大剧场版”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7日-19日,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
2025-10-18 19:16:00
青春华章丨“苏超”短剧即将上线!历史名将“穿越”,用兵法叱咤球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夏思宇汉代名将韩信跨越两千年时空,闪现万众瞩目的“苏超”赛场?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齐聚绿茵场
2025-10-18 09:21:00
南昌保利大剧院一年举办167场艺术演出活动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了“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媒体探访商业及文化地标
2025-10-18 16:57:00
《依依向北风》,回首金陵岸年代大剧周日登陆央视,取景地包括260多个南京场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故事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25-10-18 09:21:00
冲击文华奖河北两作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史晓多)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
2025-10-17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