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麻省理工学院的3D纳米级晶体管利用量子隧道设计绕过物理限制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07 09:58:00 来源:cnBetaCOM

硅晶体管的表现已然非常出色,但就像物理世界中的其他物体一样,它们也受到一些限制。 物理定律对性能和能效造成了瓶颈。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工程师可能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利用一种激进的新型晶体管设计,以狂野的量子方式突破这些限制。

麻省理工学院的3D纳米级晶体管利用量子隧道设计绕过物理限制

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所谓的"玻尔兹曼暴政"。 它指的是在室温下开关硅晶体管所需的电压的基本极限,如果将电压调得过低,晶体管就会失去开关能力。 这一电压下限阻碍了电子产品能效的大幅提升,随着耗电的人工智能应用接管更多的处理任务,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用锑化镓和砷化铟等独特的半导体材料,而不是传统的硅,制造出了实验晶体管。 这项研究部分由英特尔公司资助,最近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

然而,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微小三维设计,该设计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纳米研究专用设施 MIT.nano 使用精密工具设计而成的。 这种晶体管采用垂直纳米线异质结构,直径仅为 6 纳米,研究人员认为这是迄今所报道的最小的 3D 晶体管。

麻省理工学院的3D纳米级晶体管利用量子隧道设计绕过物理限制

在这一尺度上,一些量子效应开始发挥作用,使晶体管能够绕过硅的物理限制。 科学家们设计的晶体管可以实现量子隧道效应,电子基本上可以穿过绝缘阻挡层,而不是越过它,这样晶体管就可以在更低的电压下启动。 另一种效应是量子约束,即纳米线狭窄的尺寸会改变材料的特性。

结合这些效应,麻省理工学院的设备实现了硅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使用极小的电压就能达到极快的开关时间。 测试表明,它们的开关电压斜率比传统硅材料的极限斜率还要陡峭。 事实上,其电流性能比其他实验性隧道晶体管高出约 20 倍。

"这是一种有可能取代硅的技术,因此你可以用它来实现硅目前具有的所有功能,但能效要高得多,"该项目的第一作者、博士后邵彦杰(Yanjie Shao)说。

当然,从概念验证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团队也承认这一点。

"传统物理学只能做到这一步。 严杰的工作表明,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我们必须使用不同的物理学。" 该论文的资深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 Jesús del Alamo 说:"要使这种方法在未来实现商业化,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但从概念上讲,这确实是一个突破。"

该团队还指出,他们需要改进制造工艺,使纳米级晶体管在整个芯片上更加均匀。

这并不是麻省理工学院第一次致力于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 今年早些时候,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种能在纳秒内开关的晶体管,其耐用性高达十亿周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7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佳欣)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开发出一种“非外延单晶生长”方法,在工业硅晶圆上生长出纯净的、无缺陷的二维材料,以制造越来越小的晶体管。根
2023-01-19 04:06:00
ASML压力山大,全球都想绕过EUV光刻机,来制造芯片
...直接在硅片上生成,不需要光刻,像比利时微电子中心、麻省理工学院,他们都建立了自组装产线进行研究。而除了这三种技术外,还有X-射线光刻。以及通过改进晶体管结构,比如3D封装、堆
2022-12-15 02:02:00
光子技术: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创立的光明科技公司正在开创性地利用光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以解决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艺术家概念图。)来源:SciTechDaily.com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校友
2024-03-18 10:48:00
科学家在新型晶体薄膜中观察到创纪录的电子迁移率
...创纪录的高电子迁移率。图片来源:由研究人员提供;由麻省理工学院新闻编辑具有高电子迁移率的材料就像没有交通的高速公路。任何流入材料的电子都会经历通勤者的梦想,在没有任何障碍或拥
2024-07-13 09:42:00
从“20分学生”到诺奖得主 巴文迪逆袭秘诀是“好奇心”
...生于法国,父亲是突尼斯人,大半生生活在美国,如今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当时只是习惯了不努力备考。”在哈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时,这位化学家第一次考试的
2023-10-07 17:31: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芯片上“长”出原子级薄晶体管可大幅提高集成电路密度科技日报北京5月3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跨学科团队开发出一种低温生长工艺,可直接在硅芯片上有
2023-05-04 02:05:00
有了量子点,未来我们的世界真的可以出现“五彩斑斓的黑”
...入南京大学工作之前,邓正涛曾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过量子点研究工作两年,与今年的诺奖得主蒙吉·巴文迪同在电子学实验室。“蒙吉·巴文迪教授对量子点领域的贡献非常
2023-10-05 01:10:00
晶体管,到底是谁发明的
...,以及硅晶体二极管的优异表现,坚定了默文・凯利发展晶体管技术的决心。他暗下决定,要带领贝尔实验室,allin半导体。1945年7月,二战临近结束。为了适应战后研究方向的调整,
2023-02-02 15:38:00
...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证明,新型光伏纳米粒子可发出单一的、相同的光子流,这可能为研发新的量子计算技术和量子隐形传态设备铺平道路
2023-06-28 02: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吴冰冰)我市跨境电商生态再添新支点,日前,POD(按需定制)专卖孵化平台公司正式落户银城智谷海熹跨境电商产业园
2025-11-25 08:11:00
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七):这位“农事专家”,让种地更聪明
这位“农事专家”,让种地更聪明——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七)11月14日,雄安新区都市农业科技博览园温室大棚内,工作人员查看番茄长势
2025-11-25 08:41:00
荣耀加冕!锦程酒管多店荣登消费者喜爱榜-2025年中国高端酒店100强
2025 年 11 月 20 日-21日—— 在备受文旅与酒店行业瞩目的 “2025 迈点文旅节・第七届迈点酒店运营创新大会” 上
2025-11-25 09:25:00
苏河汇一站式解决方案破解电商企业合规难题,驱动行业发展
2025年“双十一”收官,中国电商行业持续稳健增长,行业生态也迎来深刻演进。各大平台已从流量竞争转向全域生态协同,“双十一”形态亦呈现“简-繁-简”的演变
2025-11-25 09:25:00
治污攻坚 | 天宁:伊顿与黑牡丹的“近零碳”之路引领工业绿色未来
2025年,在常州市工信局公示的近零碳工厂名单中,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和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相继成功入选。根据常州市的标准
2025-11-25 10:16:00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嵌入,正重塑人才培养逻辑与知识范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创业自我效能驱动创业意向(DESE-EI)模型及边界条件研究(24A0450)”课题组研究认为
2025-11-25 10:31:00
常机电方案 | 深耕教材建设“试验田” 打造产教融合教材新范式
当传统职教教材还在讲述已被淘汰的技术时,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手中,正翻动着源自理想汽车生产线的最新案例集。在近日落幕的2025年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论坛上
2025-11-25 10:55:00
“温暖科技”升维竞争,米连科技让伊对算法拥有温度
在算法主导的数字时代,科技与人文的平衡正成为衡量企业创新深度的新标尺。当大多数科技公司仍在追求极致的算法效率时,米连科技通过旗下情感社交平台伊对
2025-11-25 10:55:00
四川托普学院“人工智能训练师定向班”进阶企业实战阶段
近日,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山西数智科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建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定向培养班”取得重要进展
2025-11-25 13:57:00
Ria Flow睿晰声誉管理全场景Agent正式启动内测,AI驱动行业智能化变革
近日,由大观传播、市场部网与公关行三方联合研发的Ria Flow睿晰——声誉管理全场景Agent,正式启动内部测试。作为一款深度整合行业经验与AI技术的智能工具
2025-11-25 14:57:00
江南时报讯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453家,平均每5天就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破土而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58%
2025-11-25 15:09:00
新加坡国家AI计划放弃Meta模型 转向阿里千问
11月25日消息,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国家人工智能计划(AISG)正在进行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在其最新的东南亚语言大模型项目中
2025-11-25 15:52:00
载体筑基 产业聚链 连云港海州区招商磁场持续增强
试运营即实现85%可租赁面积入驻,科创飞地孵化101家创新企业……连日来,海州区载体招商捷报频传。华欧科技产业园、连云港玉兰高新创业园等一批特色载体多点开花
2025-11-25 15:55:00
——解码全场景智慧服务生态的进化之路当人工智能重构交易链路、区块链穿透信任壁垒、大数据预判人居需求,房地产互联网平台正经历一场从“信息中介”到“智慧服务商”的质变
2025-11-25 16:09:00
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绿色经济与平台生态的深度融合,新经济环境已呈现“要素重构、生态重塑、约束强化、风险常态化”的特征
2025-11-25 1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