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吉林受灾地区推动补栽抢栽减少农业损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4 10:18: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华社长春8月23日电题:吉林受灾地区推动补栽抢栽减少农业损失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

受台风“杜苏芮”“卡努”连续北上影响,农业大省吉林省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引发灾情。当前,吉林省受灾地区正推动补栽抢栽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农业损失。

这几天,吉林省舒兰市莲花村田间机械轰鸣,抽水泵24小时不间断作业抢排内涝。

“一台抽水泵满负荷运转,每小时可抽出2000立方米积水,目前我们3台设备同时作业,加大排水力度。”莲花村种粮大户郭雨亮说。

截至目前,舒兰市已经完成20多万亩农田排涝工作,当地还出动大型机械设备,清理农田淤泥,加快平整土地。

前一阵的持续降雨造成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等地农田过水,农作物受损。随着积水陆续被排出,开原镇等地紧抓天气转好的时机,实施农田清理、土地平整和秋菜种植工作。

这几天,新开村村民邵正丰正忙着把当地免费提供的小白萝卜种子种到地里。

“旱田冲毁了3亩,希望抢种些秋菜,挽回一些损失。”邵正丰说。

“我们计划补种750亩,主要种植小白萝卜、水果萝卜等秋菜。目前,全镇已经平整土地52.5亩,9月初将完成所有补种秋菜的种植。补种的樱菜大约30天就可采收,一亩地能产3500斤左右,成熟后会销往延吉的咸菜厂。”开原镇农业农机科科长董志辉说。

吉林受灾地区推动补栽抢栽减少农业损失

舒兰市引导农民积极补种。新华社发(舒兰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水稻过水后容易滋生细菌或发霉,混合喷施杀菌剂、叶面肥很有必要,以此预防病虫害……”这几天,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何亚荣始终忙碌在田间地头。

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榆树市迅速组织排涝力量,相关部门紧急协调调度多台抽水车辆,开展农田排涝作业。与此同时,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迅速组织农技专家,分成8个专家组,深入一线科学指导灾后自救,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吉林受灾地区推动补栽抢栽减少农业损失

舒兰市通过无人机开展植保。新华社发(舒兰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洪涝灾害之后,咱家水稻田已经完成多轮植保,前两天,无人机连着飞了40多个小时。”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种粮大户李学明说。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成立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专班,采取“干部+专家”模式,持续跟踪服务。针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情况,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坚持因地制宜、因灾施策,围绕农田排水散墒、抓好粮油作物田管等6个方面,推动科学有序恢复农业生产。

截至目前,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技术人员2.77万人次,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32.2万亩次。

(来源:新华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众志成城 防汛救灾丨吉林受灾地区加强田间管理降低农业损失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长春8月27日电 题:吉林受灾地区加强田间管理降低农业损失新华社记者马晓成受台风“杜苏芮”“卡努”连续北上影响,8月初以来,农业大省吉林省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引
2023-08-27 15:17:00
抗洪排涝防病虫害——东北洪涝地区积极展开农业减灾救灾
...来,受台风“杜苏芮”减弱后残余水汽影响,黑龙江省、吉林省部分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农田遭受洪涝灾害。眼下,洪水渐退,黑、吉两省组织指导各地全力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措施,力争
2023-08-11 17:59:00
...别缠在一起,线夹要固定好……”8月8日早上7点20分,在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十里堡村,国网敦化供电公司额穆供电所员工邹义文和同事们正忙着抢修线路。抢修队员们一大早就集合赶路,在
2023-08-10 02:45: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本报讯(记者吴茗)8月上旬,我省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舒兰、榆树、扶余等地区受灾严重。面对灾情,我省企业家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支援防汛抗洪和灾后重建。吉林省万
2023-08-27 03:16:00
吉林舒兰洪灾后及时补种“秋菜” 减少农民损失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吉林8月21日电 (记者 石洪宇)记者21日从吉林省舒兰市获悉,当地受洪水波及的村镇正在加快土地修复工作,并实施灾后补种,以减少受灾农民的损失。8月初,
2023-08-21 15:19:00
东北“粮仓”全力抗灾迎丰收
...产地块能够弥补减产地块的损失”。在与黑龙江省接壤的吉林省舒兰市,75万亩水稻陆续开始收割。舒兰市平安镇永平新家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贺新家笑着说,他的客户们终于可以放心了。贺
2023-09-23 21:34:00
吉林舒兰市农技专家深入受灾农田
...生的高峰期。洪水退后,为最大程度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吉林省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深入受灾农田,现场查看农作物受灾情况,研究相应补救措施。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石万春说
2023-08-12 04:34:00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全力以赴助舒兰灾后农田重建、作物生产恢复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人民网长春8月22日电 (记者王海跃)8月21日,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在平整后的土地上播撒小萝卜种子,通过改种生长周期较短的农作物弥补受灾损
2023-08-22 17:32:00
农业救灾全面展开力争将秋粮损失降到最低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种植造成损失。处于生长关键期的水稻被淹之后,该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各地正在积极展开灾后农业生产恢
2023-08-11 18: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