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有自媒体称,蜜雪冰城暂停了瓶装饮料业务。1月16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后,有不少网友都表示第一次知道蜜雪冰城卖瓶装水。
也有网友表示,我都进了奶茶店,为啥要喝矿泉水。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月15日,蜜雪冰城负责瓶装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目前产品调整,蜜雪冰城的瓶装饮料项目暂停代理。
针对暂停瓶装水业务原因,蜜雪冰城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蜜雪冰城正在申请香港上市,不便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小红书@雪王爱喝水
不到两年,蜜雪冰城叫停瓶装饮料业务
蜜雪冰城的瓶装水品牌名为“雪王爱喝水”,由蜜雪冰城子公司上岛智慧供应链有限公司委托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80ml规格的瓶装水零售价为1.5元/瓶,550ml规格的零售价为2元/瓶。
此前,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记者曾致电蜜雪冰城官方招商电话了解到,蜜雪冰城的瓶装水业务只对蜜雪冰城门店加盟商开放地区经销代理资格,便利店、商超等终端代理商可以从区域经销商进货。
图片来源:微博@雪王爱喝水
河南一名“雪王爱喝水”经销代理商曾告诉记者,如果进货量较小,一箱24瓶550ml规格的瓶装水批发价格为21.6元,比不少主流品牌矿泉水要便宜一些。这相当于售卖“雪王爱喝水”,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超过50%。
除了瓶装水外,2023年5月,蜜雪冰城还曾上线了两个口味的瓶装汽水,包括香橙味和陈皮话梅味,这个系列的瓶装饮料由元气森林(湖北)饮料有限公司负责生产,480ml的零售价约5元。
图片来源:微博@雪王爱喝水
不过,蜜雪冰城的瓶装业务似乎已经悄然下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月15日,走访了广州多家蜜雪冰城门店,均未见蜜雪冰城瓶装水和瓶装饮料的身影。苏州一名蜜雪冰城加盟商则向记者透露,蜜雪冰城的瓶装水曾在2022年10月在其门店上架,不过目前门店已无相关产品售卖。
蜜雪冰城电商平台的官方渠道同样没有销售瓶装饮料的相关产品。在电商平台上,仍有数家第三方店铺在售卖蜜雪冰城的瓶装水,不过月销量均不超过3位数。
事实上,蜜雪冰城在小红书、抖音上的瓶装业务宣传账号“雪王爱喝水”,早在2023年10月便停止更新,其中的抖音账号曾在2023年10月12日回复评论称“彻底下班”。
针对此事,1月15日,蜜雪冰城负责瓶装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目前产品调整,蜜雪冰城的瓶装饮料项目暂停代理。
专家称商超货架有限
蜜雪冰城卖瓶装水无优势
蜜雪冰城于1997年在河南郑州创立,主品牌“蜜雪冰城”主要售卖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产品价格在2-8元之间,另外其还有聚焦现磨咖啡的品牌“幸运咖”。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蜜雪冰城在全球的门店为36153家。
蜜雪冰城的生意经是通过向加盟门店销售货品、设备以及提供服务赚钱,在卖现制茶饮上,蜜雪冰城交出的成绩单亮眼:2021年-2022年,蜜雪冰城分别实现营收103.51亿元、135.7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9.10亿元、19.97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实现营收153.93亿元,净利润为24.01亿元。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尽管在现制茶饮领域蜜雪冰城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但在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看来,通过门店卖奶茶和通过商超渠道卖饮料是两门截然不同的生意。王国平告诉记者,蜜雪冰城卖瓶装水的主要挑战是动销问题。餐饮逻辑与快消逻辑不同,消费者首次猎奇购买瓶装饮料后,不再复购,导致蜜雪冰城库存增加,成本无法摊薄,所以只能放弃。
“为数不多的货架能够摆放的商品数量是相对固定的,如果货架用来摆放蜜雪冰城,相当于要撤下农夫山泉或怡宝等商品。商超能够做出撤下农夫山泉等品牌的决定,一般是新品牌给了相当诱人的排面费,不然就是新品牌销售强劲。但是给太多费用不符合餐饮企业的经营逻辑,论销量也没有农夫山泉们高且稳定,如果持续派驻促销员进行地推,成本又很高。”王国平进一步指出。
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则告诉记者,尽管蜜雪冰城门店超3万家,但是消费者去门店消费并非冲着瓶装水去的。瓶装水之于蜜雪冰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身这个领域竞争激烈,对供应链的管控要求较高,且毛利空间有限。蜜雪冰城放弃瓶装水业务,主要是该业务无法为其带来太多的收益。
茶饮“巨无霸”蜜雪冰城港股IPO估值猜想
就在1月2日,蜜雪冰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2年,蜜雪冰城曾寻求在A股深交所主板上市,但受政策环境变化影响,2023年下半年,业内就不断传出蜜雪冰城要转战港股上市的消息。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从最新的招股书来看,仍能看到蜜雪冰城在快速扩张和发展。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154亿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门店数量超过36000家,其增速令人侧目。
按照最新的门店数和出杯量计,蜜雪冰城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现制饮品企业。茶饮赛道内如此一个“庞然大物”登陆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蜜雪冰城的估值。港股招股书并未披露其具体募资金额,结合此前A股IPO披露的数据以及最新公开信息,可管窥一二。
在这个新茶饮品牌层出不穷的年代,蜜雪冰城称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与喜茶、奈雪的茶走高端路线不同,蜜雪冰城的底色是“低价”,并深耕其他品牌不愿涉足的下沉市场,甚至被消费者认为有些“土味”。
但就是这样一家从中原地带走出的小小茶饮店,通过20多年发展,成为现在拥有超过3万家门店的“巨无霸”品牌。
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门店数量超过36000家。而上次披露的数据是:2022年3月末,公司门店数量为22276家。也就是说,仅仅过去了一年半时间,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就增加了约1.4万家。
门店增加之下,蜜雪冰城的业绩也一路攀升。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46.0%;分别实现净利润20亿元、25亿元,同比增长5.3%、51.1%。
再往前推几年,2019年-2021年,蜜雪冰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7亿元、46.80亿元、103.51亿元。不难发现,五年内,其营收规模增长了近5倍。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就指出,主打“低价”的蜜雪冰城其实并不是靠茶饮挣钱,而是靠卖原材料挣钱。
在最新的招股书中,蜜雪冰城表示,“主要通过加盟模式开展业务,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及设备。”据披露,其超过99.8%的门店为加盟门店。
蜜雪冰城还将供应链建设视为自己的价值核心:“端到端供应链体系覆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和品质控制等核心组成部分,是我们价值主张的基石。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我们的供应链体系是中国现制饮品行业中最大和最完整的,这从根本上将我们和同行业其他公司区别开来。”
数据显示,公司已建成占地共计67万平方米的五大生产基地,覆盖糖、奶、茶、咖、果、粮、料全品类食材。截至2023年9月30日,年综合产能达到约143万吨,提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约60%为自产,核心饮品食材为100%自产。
正因为这种业务模式,供应链建设成为蜜雪冰城的投资重点。最新的招股书虽未披露此次港股IPO的发行数量和募资金额,但提到了募资用途,包括:提升端到端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品牌和IP的建设和推广;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这和前次A股IPO披露的投向供应链、物流仓储和营销等基本一致。
值得关注的是,蜜雪冰城此次港交所交表,海外市场的开拓将成为重点之一。其在招股书中指出,部分募资将用于搭建国际供应链平台以支持海外业务的扩张。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已在海外11个国家开设了约4000 家门店。公司在对外发布的资料中表示,“在海外,首先蜜雪冰城会继续专注深耕东南亚市场,持续拓展当地的加盟门店网络。其次,蜜雪冰城会适时开拓其他市场,打造更加全球化的品牌。”
另外受市场关注的是,一年过去了,加上整体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蜜雪冰城的最新估值是否会有变化?
据启信宝数据,其仅在2021年1月完成一轮融资,由高瓴资本、美团龙珠、CPE源峰投资20亿元,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超过200亿元。最新的股权结构显示,蜜雪冰城的主要股东为自然人、员工持股平台,没有太多其他第三方机构。
据此前A股IPO披露的数据,蜜雪冰城拟发行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募集资金投资额约64.96亿元,据此推算,其估值将达到649.6亿元。
此后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已选择美国银行、高盛和瑞银牵头安排2024年在港股进行约10亿美元规模的IPO。该消息未得到蜜雪冰城证实,但招股书披露的中介机构与传闻相符。如果其融资金额确为10亿美金,并按10%发行股份推算,蜜雪冰城港股估值将达到100亿美金,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不过,从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茶饮品牌“奈雪的茶”的港股表现来看,估值表现并不佳。其于2021年登陆港股,募资逾50亿港元,发行价为19.8 港元,如今股价仅剩3.13港元。与蜜雪冰城不同的是,奈雪的茶仍在亏损:2022年,奈雪的茶总收入为42.916亿元人民币,净亏损4.61亿元。
在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看来,从整体市场看,港股估值要比A股偏低。“尽管它的成长性是很好,但同样的成长性,在A股也会比在港股的估值要高。”
其中,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成为关注点。此前市场传出A股主板IPO申报有“红黄灯”行业限制,不鼓励加盟模式上市,或成为蜜雪冰城转投港股的原因。
“蜜雪这类的公司,属于成长速度很快的公司,在市场空间饱和之前,都会快速增长。但模式是可以被模仿的,模式本身并不会带来超额溢价,更多还是规模溢价和品牌溢价。”王骥跃说,“这类公司现金流是很好的,上市主要目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品牌效应。”
从自身发展来看,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蜜雪冰城的门店超过3万家,它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资本效应已经是最强的。加上现在整体经济下行,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信心不足,蜜雪冰城这类国民大众品牌应该会受到资本的青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