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奋力打造基层中医药服务新高地
秀洲答好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中医药特色卷
■撰文 华 炜 沈沉缘
图片由秀洲区卫健局提供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璀璨明珠,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
新时代秀洲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也迈出了坚实步伐。2024年1月,秀洲区召开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动员部署会,吹响了打造中医药强区“集结号”,也迎来了全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聚焦卫生健康现代化和高水平中医药综合改革,秀洲区卫健局以提供更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牵引,将中医药特色融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之中,构建中医药“15分钟健康服务圈”,形成功能健全、特色鲜明、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奋力书写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秀洲中医药新篇章。
驶入“快车道”:
中医药服务网络日臻完善
“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成为老百姓的美好期盼,如何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中医资源和基层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
为此,秀洲区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形成以区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秀洲分院)为龙头,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打造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专业覆盖齐全、层次分布合理、服务优势明显的中医药重点专科群,构筑起生命健康科学高地。
在基层,秀洲坚持“基层中医化、中医特色化”的发展战略,加快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可及性和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基层标准化中医馆全覆盖,并完成新一轮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治疗区域改造提升,开展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做优中医药资源“一站式”服务。其中油车港镇卫生院建成全区首家“旗舰中医馆”,9家标准化“中医阁”焕然呈现,中医药“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秀洲在医疗合作领域大动作频频,加速医疗资源整合、融合。如今,秀洲正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依托浙江省中医院这样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化合作项目,促进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要素向秀洲聚集,带动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和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水平,让“在家门口看名医”成为秀洲市民就医常态。
秀洲中医药事业发展也得益于此。区人民医院中西医呼吸病学入选2023年市级基层优势类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卫生院中医骨伤科、油车港镇卫生院中医针灸科获列市级基层特色专科培育名单。秀洲各公立医疗机构也在积极探索与省市特色中医专科合作,快速提升辖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按下“快进键”:
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细条慢缕握在手,一针一孔转乾坤”。走进王店镇建设卫生院的中医骨伤科“姚伟斌名医工作室”,满目都是病人赠送的锦旗和堆放的感谢信,只见他把手轻轻地搭在患者手腕间,望闻问切,一气呵成。凭借精湛的医技,每天从四面八方赶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
在秀洲,像姚伟斌这样的名中医在基层还有很多,比如王江泾镇振民卫生室的沈氏“喉科”第七代“传人”沈如、区妇幼保健院的市级中青年名中医张静、区人民医院的区级名中医申屠锋军、油车港镇卫生院的中医内科专家朱雯等。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坐拥省中医院的优质资源,秀洲引来了3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牵线3位省级名中医,9名“本土学员”参加师带徒培养工作。
与此同时,定向委培按下了秀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快进键”。秀洲每年会与有意向从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秀洲户籍学生签订协议,其中,中医类专业比例高达25%,在高考分数符合招生要求后,将学生送往杭州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合作院校就读,毕业后经区卫健局分配,即可在秀洲基层医疗机构就业。
“90后”沈宇超就尝到了定向培养的甜头,不仅找工作不用愁,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还能享受补助。2018年,毕业后的沈宇超来到洪合镇卫生院工作,成为一名中医师。
为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秀洲迭代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培养机制,不断加强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工作,推进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镇、村两级医护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组织乡村医生定期参加中医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适宜技术等培训,达到全覆盖。积极组织参加“西学中”培训,截至目前,区内医疗机构共50人完成市级“西学中”培训。2023年举办两期秀洲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共有60名基层医务人员接受培训。
跑出“快速度”:
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在提升软硬件的同时,秀洲还建立了中医药财政补助机制,对普通针刺、灸法、推拿、药物敷贴、拔罐、刮痧等传统非药物治疗服务,按每门诊人次1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积极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中医非药物适宜技术。
“在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优势的同时,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中西医并重’的健康服务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中医药+医疗’的深刻内涵。”秀洲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区卫健局大力推进秀洲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促优专项行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大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中医药服务。
同时,推进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建设,开展“治未病”服务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等工作,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在基层“落地开花”,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乘着数字化的快车,秀洲区同步开展中药“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试点工作,并逐渐扩大使用范围和覆盖面,全部医疗机构实现中药的集中代煎与配送服务工作。全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药煎药系统全部对接市“云煎药”系统,全区各公立医疗机构积极推广使用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
不仅如此,秀洲区还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养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域内的清池温泉已被省旅游局等三部门评定为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新塍镇的“药膳文化节”、王江泾镇的石斛种植基地等项目使游客在“养生旅游”的过程中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今年,秀洲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这将是一次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展望未来,秀洲将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促优专项行动,着力打通基层中医药建设发展“最后一公里”,培育多层次中医药人群,扩大延伸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更多更好满足秀洲百姓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为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秀洲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