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法官“穿透式审判”抽丝剥茧断案止纷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4 17: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网

一棵树倒下,三个家庭起纠纷

法官“穿透式审判”抽丝剥茧断案止纷争

一个雨天,“嘭”的一声巨响,周家宅基地上一棵泡桐树突然倾倒,砸毁了邻近村民赵家的房顶,砸伤了正在洗菜的农妇赵瑛。这次意外给几家人带来了伤痛、困扰,更带来了无休止的争吵,村委会为此组织过多次调解,均无果。经起诉,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树到底是谁的?众说纷纭

“这棵树虽然是我种下的,但我家已易地建房,当年我和前妻许萍离婚时,宅基地连同地上的树都已在村委会的调解下给了她,不该由我来负责。”被告一周大说。

“离婚协议上确实确认这个宅基地归我使用,但当时并没有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我也已经申请他处建房,因此这个土地使用权应由村委会收回后再使用,不该由我来负责。”被告二许萍说。

“虽然法律规定农民在迁居并拆除原来房屋后,村委会可以收回宅基地,但前提是村民放弃不作为自留地。但现在农村的做法是农民迁居并拆除房屋后,原宅基地仍归原使用权人作为自留地使用。我们也没有责任。”被告三村委会说。

庭审中,各被告均到庭应诉,但都认为不应承担责任,一时僵持不下。

实地走访,抽丝剥茧

“第一次庭审,大家都不认为自己有责任,也都讲出了道理,案件陷入僵局,我决定去实地会一会这块地、这棵树,或许会有所突破。”承办法官俞瑛告诉记者,她带着问题和法官助理去到了这个村。

问题1:该宅基地归村民还是村委会使用?通过与村民和村干部交流,得到的说法与村委会说的一致,村民在“建新拆旧”后,原宅基地由原户主作为自留地继续使用,或种菜或种绿植。此做法不仅在该村存在,而且余杭区的其他村也是如此,且从上世纪延续至今。“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必须遵守,但乡规民约是村民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民间规则,具有深厚的生存土壤,更为广大百姓接受,也需要尊重。”俞瑛说。

问题2:该宗宅基地作为自留地,在周大和许萍离婚后归谁使用?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五条规定,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因宅基地使用权系经审批取得并随之办理登记手续,所以其转让也应进行登记。本案中,许萍未就案涉宅基地使用权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再结合其已在另一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的实际,可见双方的转让行为未发生转让的法律后果,案涉土地的使用权还是在周大手上。

问题3:村委会需要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吗?赔偿金额落到周大一家,压力巨大。为了使原告最大可能足额受偿,俞瑛第二次到村里走访,继续围绕“一棵树”展开实地调查。通过丈量和勘验,发现案涉泡桐树主体巨大,其不远处便是公共池塘,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经常会有泡桐树的树叶、树枝掉落。路过此地的特别是到公共池塘洗刷的村民已多次向周大一家及村委会反映。村委会也曾派人对该泡桐树进行整修,但终因成本过高作罢。“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但本案中,村委会并未就村民对涉事泡桐树反映的安全问题作出有效处理,确保公共池塘的使用安全和周围村民的出行安全。”俞瑛说。

共同担责,案结事了

经过充分调查取证,俞瑛在不违反“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大前提下,将善良的乡规民约引入审判,让百姓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判决周大作为该宗土地的使用者和涉事泡桐树的栽种者作出赔偿,避免“合法不合理”的机械审判;又从村委会的职能出发,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审判,对村委会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提出更高的治理要求,判决村委会作出一定赔偿。该案判决生效后,俞瑛进行回访,了解到赔偿款正在分期履行中,几家人都恢复了往日的生产、生活。

办案手记(俞瑛):

最初翻阅案卷的时候,我认为这个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摆在那,村委会应该担责。

但是第一次庭审中,听到了各方的辩解,我发现事情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便带着“村民建新拆旧后原宅基地归属”的疑问第一次走进村里,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乡村民俗习惯,回来后又向其他村委会求证,发现实践中,村集体组织无需收回此类宅基地使用权,那么该案中村委会便不用担责。

正当我准备下判的时候,又回看案卷,巨大的赔偿金额即便都由周大一家承担,对村民来说履行都是很吃力的,那么原告可能无法最大可能得到足额受偿,案件虽结了,但事却未了。再复核一遍案卷,“泡桐树很大,经常有一些枯枝烂叶掉下来。”庭审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带着“村委会是否尽到管理义务”的疑问再一次走进村里。

村民们七嘴八舌,纷纷向我反映,“在这里洗东西的时候,经常有树叶、树枝砸落,也曾向村委会反映过,但没什么改善。”虽然没见到这棵80年代就种下的大树,但通过丈量、勘验,我发现确实如村民们所说,村委会并未就泡桐树的安全问题作出有效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或者督促树木所有人排除妨碍,或采取加固措施或设置警示标志等,确保公共池塘的使用安全和周围村民的出行安全,因此村委会对案涉事故的发生亦存在过错。

最终判决落下,被告虽有上诉,但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回看这一起案件办理,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翻看案卷、实地走访、电话沟通、开庭审理中,实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觉得法官和侦探极其相似,都是在一点点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还原案情、探寻真相。每一次穿上法袍、步入法庭,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我都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你要当好这个‘大侦探’,以‘如我在诉’意识,切实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身担正义,守护公平。”(本文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棚租赁引纷争 巡回审判入乡村
...图②:法官向当事人了解大棚的基本情况。图③:法官在村委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图④:法官开展巡回审判。
2024-05-28 06:21:00
...,本着从根源化解矛盾、修复亲情关系的原则,随即与当地村委会取得联系,组织双方进行实地勘查调解。调解当天,刘某颜和刘某东二人相互辩解近2个小时,双方没有达成调解意见。鉴于此,办
2022-12-20 00:53
柔性裁断让“家务事”不再难断
...法庭,在原告忽大爷和李大娘家里巡回审理此案,并邀请村委会人员及邻居现场参加庭审。开庭当日,村组群众、村委会干部10多人自发前来旁听庭审活动。庭审中,承办法官询问忽大爷和李大娘
2023-10-09 02:31:00
为了一棵桂花树
...访、公开开庭说明法院既重视案件又乐于接受监督;对于村委会来说,几次交流中法院对村居调解的意见建议,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调解工作既有意义又知道如何改进提高;对于旁听的村民来说,司法
2024-06-03 06:36:00
暖心调解  唤醒亲情
...官走进村居,与老人、老人的两个儿子、老人住所地所在村委会工作人员分别取得联系,深入了解该夫妻与儿子赡养纠纷的根源问题。通过走访调查,经办法官了解到,老人的次子对赡养老人的义务
2023-06-21 07:28:00
...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周寨法庭积极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村委会的联动,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以高效、专业的司法职能助力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大爷去世我摔了老盆,他的地我种不
2023-01-13 10:58:00
...土地征收分配款项的问题。关女士及其家人因此事多次与村委会发生争吵,村委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介入协调无果,双方关系愈加僵化。于是,驻村第一书记王小磊第一时间向邝法官“求助”。在王
2022-12-13 20:55
祖孙因家事起纷争 法官诉前调解续亲情
...现场情况,承办法官及时中止了调解。而后,法官多次与村委会沟通,多方走访当事人亲朋邻里,了解到纠纷的根源在于老人与几个子女的赡养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得知这一情况后,法官立即联合村
2023-05-10 09:1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近日,四川省渠县人民法院临巴法庭通过“车载便民法庭”巡回审理一起离婚案。据了解,陈某与杨某经人介绍结婚,双方仅在一起生活1个月左右便分居。受理此案后,考
2023-07-26 14: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