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依托梨文化打造生态旅游高地,总产值超千万实现“新靠山吃山”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8 11:1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吴昊 刘炳文

2023年,潍坊市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因“山阳梨花节”而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创历史新高。饮马镇山阳村党总支书记王成敬笑称,山阳村实现了“新靠山吃山”。北依博陆山的山阳村,究竟是如何依靠博陆山上近千年的梨园达到千万产值并带动当地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

2月26日,记者走进昌邑博陆山,探访了解“千年梨园”与背后梨文化的发展与变革。

依托梨文化打造生态旅游高地,总产值超千万实现“新靠山吃山”

系省内最大规模古梨树群

3万多棵梨树赋能博陆山梨文化经济

沿博陆山山路而行,一片占地超2000亩的古梨园映入眼帘,这里有梨树30000多棵,且大多数在百年以上。其中树龄超过300年的梨树多达5000多棵,是迄今为止山东省内树龄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梨树群。每年春季,漫山遍野开满洁白的梨花,恰似穿越时空的芬芳缠绵,世代守护陪伴着山阳村的村民们。

在位于博陆山东坡的位置,还有一座霍光将军的衣冠冢在此。据《山阳志》记载,博陆山在汉代之前应被叫做“陆山”,大将军霍光被封为“博陆侯”之后此处被纳入了霍光的封地,故而改名为“博陆山”,而博陆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相传“孔融让梨”“八仙过海”等故事也与博陆山的梨文化有关,传说与历史丰富了博陆山地区文化的精神内核,谦让孝顺、勇敢顽强、热情好客等都成为刻在山阳村村民基因里的美好品质。饮马镇山阳村党总支书记王成敬说,博陆山“千年梨园”里每一棵梨树的基因经研究都具有“唯一性”,这也正如博陆山梨文化一样,具有历史唯一性与独特性。

依托梨文化打造生态旅游高地,总产值超千万实现“新靠山吃山”

据了解,博陆山“千年梨园”里最老的一棵梨树已经有970多岁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王成敬告诉记者,对于这样树龄的古树来说,已经没有办法仅仅依靠“数树轮”的方式来判断它的年龄。“我们给树做了CT检查,也寻找了很多相关专业的生物学家进行研究,结合多种方式才最终确定了这棵古树的真实年龄。”王成敬说,现如今这棵已经存活近千年的古树已然成为“千年梨园”的一个著名“打卡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专程来看这棵古树,抚摸它的树干,感受这份来自近千年之前的生命与活力。

每年盛夏,“千年梨园”里的古树们“争相结果”,一颗颗清脆甘甜的山阳大梨挂满枝头,山阳村的村民将它们采摘收纳,再卖向全国。“千年梨园”成为山阳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希望,博陆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博陆山梨文化经济。

由石英石矿区变生态旅游村

村民实现“新靠山吃山”

“十几年前,这里虽然也很富裕,但空气和环境都非常不好,我们生活在这里都觉得不舒服。”潍坊博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小赞说,在没有开发生态旅游之前,博陆山曾是一片巨大的石英石开采矿区。

1976年,山阳村集体开办了石英砂厂,石英石开采加工成为山阳村的支柱产业,山阳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山阳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随着石英石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破坏、扬尘、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要继续发展石英石矿业开采,那就要把山上的梨树都挖走,‘千年梨园’也将不复存在。”王成敬说,当时的山阳村“两委”陷入了深深纠结之中,博陆山的保护开发以及村庄未来发展也陷入了“迷茫”。

“那时候,山阳村村民可以是‘家里有矿’。”王成敬说,即便放任村民开采,博陆山的石英矿储量估计也能坚持近百年。但即便如此,山阳村还是决定放弃这份赖以生存的“铁饭碗”,转而发展生态旅游业。

依托梨文化打造生态旅游高地,总产值超千万实现“新靠山吃山”

2010年,山阳村“两委”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逐年大幅压缩石英矿开采规模,最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包括村集体石英砂厂在内的100多家石英矿开采加工企业,全部予以关停取缔,同时积极发动党员群众架桥筑路、凿石取坑、运土上山、修渠引水、封山育林。“山上的每一棵新的树木都是我们村民自己种植的,山上公路的每一寸土地也都有我们村民的心血。”王成敬指着博陆山景区的盘山路说,博陆山原是荒坡秃岭,乱石遍布,缺水严重,而现如今山顶的1座蓄水池,1台150KV的变压器,1200米的引水管道,以及3口井都是在村委和村民的集体努力下逐渐建成的。

“我们常见的梨树都是长在土里的,但我们山阳的梨树不是,它们的根长在石头里,跟石英石生长在一起,历经千百年。”王成敬说,山阳村的村民就跟博陆山的梨树一样,他们依靠双手开采石英矿致富,同样也依靠双手种植、发展梨文化走上新的征途,这是独属于山阳村村民的“新靠山吃山”。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

“千年梨园”实现千万产值

2010年,第一届“山阳梨花节”开幕,漫山的梨花似乎也在响应山阳村村民的决心,那一年梨花开得特别茂盛,为山阳村吸引来了3万多名游客。截至2023年,昌邑市已连续成功举办14届“山阳梨花节”、9届“大梨采摘节”和11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2023年,潍坊市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因“山阳梨花节”而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500万元,创历史新高。

“千年梨园”为山阳村带来了千万产值,也为博陆山的梨文化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如今,山阳村注册成立的潍坊博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对博陆山进行了整体保护性开发,依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以及修复的矿坑,打造了梨花飞雪、东篱田园、博陆望远、潍水亲情、霍光路五大旅游板块,建成“朝花晓月”“遗址公园”“牡丹园”“红峡湖”“八卦坛”等20多个景点,搭建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框架,博陆山成为集自然风光、红色教育、历史古迹、农村习俗、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

“近年来,我们不断挖掘梨文化传说与故事,传播优秀中华传统美德,打造生态旅游与社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我们博陆山梨文化,也让更多人品尝到了我们清脆甘甜的山阳大梨。”潍坊博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小赞说,自从发展旅游业之后,山阳村当地的居民不断开拓创新,围绕博陆山梨文化研发了一系列农副产品,打造地域特色“农家乐”餐饮文化,梨花水饺、梨花鸡、梨花糕、秋梨膏等特色美食远销全国各地。

山阳村村民王欣已经在博陆山附近做十多年餐饮生意了,最开始她的饭店主要用来招待在博陆山开采矿区的工人们。“那时候成天尘土飞扬的,空气也不好,生意虽然还不错,但总让人过得不舒坦。”王欣说,直到矿区关闭当地开始发展旅游业,这种状况才好起来。

“现在的博陆山山清水秀,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赏梨花、摘梨子,我的饭店也迎来了许多新的游客。”王欣告诉记者,当地开始发展旅游业之后,自己尝试学习用山阳大梨熬制秋梨膏,并在自己的生态家园饭店中售卖。10斤山阳大梨能熬制成180毫升的秋梨膏,不需要额外再加糖,仅仅依靠山阳大梨本身的甜度就能制成一份具有化咳止痰、清肺润喉功效的秋梨膏。王欣说自己的秋梨膏回头客很多,当地也有很多村民跟自己一样使用山阳大梨制作秋梨膏,制作的秋梨膏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

山阳大梨再次成为山阳村民的“致富密码”,在不断发展与变革中,绽放出崭新的生命力。

2023年,“山东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公示名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已取得商标注册证、中国绿色食品证书。近年来,山阳村的经验做法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山阳村先后荣获全国宜居村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山东省级旅游特色村、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村、山东省乡村振兴规划联系点等荣誉称号。

从“千年梨园”到千万产值,昌邑博陆山梨文化经历了一段曲折又漫长的发展历程,山阳村依靠几代人不懈坚持与奋斗完成了这次“华丽蜕变”,他们就像是扎根在石头里的古梨树一般顽强又执着,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为博陆山梨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传承千年,亘古不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荒山绿起来 乡村美起来
...栗、苹果、酸枣等种植面积80.35万亩,总产量23.03万吨,总产值近16亿元,辐射带动420个村、10万余户果农增收。打好生态发展牌,绿水青山引客来。在距离邢台市区半小时车
2023-10-15 06:10:00
...的推动下,2024年杭州市临平全区绿色能源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531.82亿元……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提质增效,也印证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
2025-08-16 23:41:00
青海海南:产业“四地”建设迈出可喜一步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海南州成功获批建设全国第三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组建了专门班子、制定了建设计划、争取了系列政策
2023-03-17 15:58:00
东湖融评:“长”链强锰企,产业向“阳”生
...县域边界,成为国家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典范。经济上,其总产值占长阳工业近五分之一,累计纳税超10亿元,有力支撑地方基建与民生改善;就业上,提供近2000个岗位,助力群众“家门口”
2025-08-27 22:54:00
美丽江西 绿色筑梯向“高地”
...2.1%,环比增长19.0%。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食品、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江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林业产业发展风起云涌。冬天的鄱阳湖,芦荻摇曳,蓼子花红,正
2024-01-19 16:32:00
广西融安香杉加工总产值超67亿元 打造全国“香杉之都”
...工、农产品电商发展,大力挖掘香杉产业及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发展森林康养、生态养生、林旅结合,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高效融合,打造全国“香杉之都”。
2022-12-19 09:35:00
...融合高效转化。特色林业产值7.5亿元、增长5%,林下经济总产值12.6亿元、增长24%。打造自然教育基地5个、森林康养人家4家。新增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正丰源木业完成技改,
2024-01-26 06:27:00
...、观赏花木等苗木花卉种植13.9万亩,森林、湿地康养等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同时,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取得新突破。组建渭南林草青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计划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林草
2023-01-04 00:09:00
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04万亿元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业总产值实现8.04万亿元,木本油料、林下经济、花卉、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绿色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培育了经济林、木竹材加工、生态旅游等三个年产值超过万亿元的支柱
2023-01-14 17: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响应县域高中振兴行动:海亮科服在黔南再落一子
近日,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人民政府与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惠水县海亮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自今年7月以来
2025-10-09 17:03:00
二十余载检测路,她用青春诠释“青山”
王桂敏,现任中建筑港海陆通检测公司副总经理兼质量负责人,被聘为交通行业、住建行业、水利行业评审专家,参编多本行业标准规范
2025-10-09 17:03:00
近日,安徽桐城市烟草专卖局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走进员工家庭,开展以“话家常、讲廉洁、问冷暖”为主题的廉洁家访活动
2025-10-09 17:03:00
国泰航空与湖北机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促鄂港空中互联互通
国泰航空中国内地华北地区首席代表魏然与湖北机场集团代表王磊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国泰航空中国内地商务及运营总经理徐谷昀与湖北机场集团总经理江涛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2025-10-09 17:03:00
临沂职业学院举行2025年山东省学校急救知识与技能大赛
鲁网10月9日讯9月24日至26日,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红十字会主办,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红十字会承办的山东省第三届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在临沂职业学院举行
2025-10-09 17:04: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融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东方红社区:上门庆寿辰 暖意满心房
鲁网10月9日讯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近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东方红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精心定制的生日蛋糕和鲜花
2025-10-09 17:04:00
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投入试运行
鲁网10月9日讯10月9日,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正式启用并试运行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位于兰山区临西十一路与聚才六路交汇处
2025-10-09 17:04:00
鲁网10月9日讯入秋以来,天气持续多雨,地处“板栗之乡”腹地的临沭县青云镇紧盯秋季栗园管理关键节点,按照“早排查、早防控
2025-10-09 17:04: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反邪教”宣传进村庄 共筑平安防护网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菅浩钧)为扎实推进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对邪教的辨识力与抵制力
2025-10-09 17:05:00
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成功承办2025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比赛
鲁网10月9日讯9月28日,由临沂市教育局主办,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承办的2025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比赛圆满落幕
2025-10-09 17:05:00
今年国庆旅游,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在一些景区和城市公园、湖边、江滩甚至路边,有些游客搭起了帐篷,形成了连片的“帐篷阵”
2025-10-09 10:01:00
三河浩然文化村:8天主题活动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陈晨)10月1日至8日,三河市浩然文化村围绕“借势节庆·广谱触达·深度深耕”主线,精心策划推出“国庆中秋8天乐”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9 10:02:00
体验非遗制香两岸少年共篆“福”字2025第二届海峡两岸(集美)科普研学季启幕东南网10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嘉庚故里
2025-10-09 10:16:00
城市设计共探索,馆校联动促创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城市设计的发现之旅”学术交流活动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建设“国土空间实践教学共同体”的部署要求,推动城市规划领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培养高素质规划人才
2025-10-09 10:25:00
暖心义诊进集市,健康服务零距离——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走进店子集
鲁网10月9日讯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提升居民健康意识,9月30日上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在廉忠学主任、孙美丽副主任及刘萍护士长的带领下
2025-10-09 10:28:00